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图 吴浩然
馄饨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当初这是一种密封馅料的饼子,没有七窍,所以叫它为“浑沌”,后来根据形声字的造字规则才改称“馄饨”。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政权,北风南吹,从此南方人也开始了吃馄饨,并在制作上逐步演化成现在的模样。
馄饨如今已是遍布全国的小吃,而且还形成了不同的称呼。江浙一带称“馄饨”,而广东称“云吞”,湖北则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则称“抄手”,新疆地区谓之“曲曲”。
馄饨有大小之分,大馄饨可以果腹,小馄饨则以味美饱人口福。曾记否?好几十年前,嘉兴街头巷尾经常可见一种专卖小馄饨的流动馄饨担。担主边走边敲着挂在担子上的竹筒,发出“笃笃笃”的响声,因此大家都称其为“笃笃担”。“笃笃担”上的小馄饨之味堪称一绝,绝不亚于现在知名度颇高的新塍“蟹叉三”。
挑“笃笃担”的都是些安徽汉子。小小一副担子所有煮馄饨的家什都能担起来,甚至还能带上一张小折叠桌和几只小凳子。担子骨架以竹制成,一头是锅灶,锅一分为二,一边煮馄饨,一边熬老汤。灶膛里烧的是劈得细小的松木柴,等客时,锅灶内不熄火;另一头则放着馄饨、肉馅、馄饨皮、佐料、小汤勺、陶瓷碗。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微型厨房兼流动餐厅了。有人来吃,忙着张罗顾客。没有顾客时,忙着添柴烧汤或包馄饨。肉馅是预先准备好的,只见他左手拿皮子,右手在肉馅里一拨,左手一捏就是一只,手艺已是高度熟练。
“笃笃担”上的小馄饨,以皮薄汤鲜而深受吃客青睐。来了顾客,担主对着锅灶猛吹几下,火头便蹿上来了。掀开锅盖,沸滚的水,在锅中奏出一首欢快的歌。抓一把馄饨下锅,很快就淹没在滚水之中。盖上锅盖,可以想象得到馄饨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在沸水中上下舞动。没几分钟馄饨就出锅。因此便有了这样一个谜底是小馄饨的谜语:“白布头包檀香,一丢丢到海中央。听到潮水响,拿张网来张。”给出锅的馄饨加一小勺猪油,再舀上骨头汤,撒上葱花虾皮胡椒粉等佐料,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就端给你了。浓白的汤,翠绿的葱,漂浮的虾皮,水晶样透明的馄饨还没吃口水就出来了。趁着热乎,连汤带水几乎不用嚼,呼噜噜灌了下去,顿时一股热流顺着嗓子眼暖到胃里。那个鲜,那个爽,那个舒服,简直令人终身难忘。
馄饨担一般从下午开始入市,直至深夜。尤其到了夜间,闪着红光的灶火,在夜色中飘忽,成为那个年代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那灶火,让夜行的人从很远处就注意到它的存在,它飘散在空气中的香味,很容易让人勾起食欲,然后掏几个角子来上一碗充当夜宵。
馄饨担出现在街头的历史应该是很长的。记得苏州人沈复写的《浮生六记》中就写到“馄饨担”:男主人沈三白偕同几位朋友,有一年在苏州菜花黄的时候春游,苦无酒家小饮。女主人芸娘便出主意,雇佣市中一个馄饨担,锅灶俱全,一同前往……沈三白的那次春游在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已好几百年了。后来编《浮生六记年表》的俞曲园先生,也将街市“馄饨担”写了出来。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的第三回里也有好汉们在馄饨担上吃馄饨的插曲。
到了我少年时候,“笃笃担”上的主流食客变成了“丈量马路”的热恋中人和上中班刚下班的中年人,一般晚上10时左右是生意的高峰期。有行人从馄饨担子旁经过,卖馄饨的人便会大声对行人招呼道:“来碗馄饨?”有的行人被他一招呼,便坐在折叠的小桌前等待。只需片刻,一碗香气扑鼻的小馄饨,便会成为舌尖上的美味。
城市的发展,业态的升级,“笃笃担”早已成为一种记忆。但如果在华灯初上时,记忆中那动听的笃笃声再次响起,我一定还会跑出去买上一碗那种小馄饨,伴着年岁的调料,用日渐苍老的味蕾去追寻那曾经的滋味。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