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诗词的人,都应该读读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这是一本极美极美,一读之下会让人惊艳的文学批评著作。走进这本书,不仅可以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纯粹的美,体会到词人的婉转深情、家国情怀,还会让我们受到诸多关于人生的深刻启迪。

王国维先生以北宋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为喻,生动唯美地说明了若想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人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三种境界,是我们在追求理想时必定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引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原文是: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皆凋零,景既萧索,人又孤独,但依然凭高远眺。王国维先生借此告诉我们做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应不畏人生旅途的困苦、凄怆、迷惘无助,执着追求、登高望远、矢志不移。这种精神如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不拔。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句取自宋朝词人柳永《蝶恋花》。原文是: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本意是写甘愿为相思所折磨,即使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表达了一种坚贞不渝的情感。王国维先生借用这两句词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大学问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坚韧、忘我、锲而不舍的精神,用以勉励世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必须坚定不移、勇毅执着、孜孜以求,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取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最后四句写作者在元宵之夜的人来人往中,寻找那个美丽的女子,快要绝望时,一转身却发现,那女子就在灯火阑珊处。有人认为,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其实是辛弃疾对自己当时处境的一种写照,表现了遭受冷落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王国维以此四句为“境界”之第三,意思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必须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宽广博大的胸襟、耐得住寂寞、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经历过苦苦寻觅和不懈追求的前两重境界后,才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走向人生的巅峰。

王国维先生这三个阶段的“意境说”,不同人读了会得到不同的启示,可以适用于工作、事业、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由此可见,他对诗词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人间词话》这部书籍,薄薄的一本,寥寥数万字,可以说无一句不美,无一段不雅。让我们一起再来再诵念几句: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果你喜欢诗词,请务必读读《人间词话》;若你热爱世间一切美好,也请务必读读《人间词话》。

讲书笔记的25条金句(读人间词话品人生三境界)(1)

【作者简介】

陈桂珍,随心随性随缘,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若你读到逢着这浅浅淡淡的文字,那注定相遇的就是你了……安好。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