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野水集渔舟,网得银鳞发棹讴斜日微风吹过岸,一声声出白蘋洲”这是清乾隆年间天津知县张志奇吟咏津沽八景的诗句之一这首名为《西淀渔歌》的竹枝词,以清新、流畅的笔墨,为读者绘制了一幅西淀寒烟秋景图,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武清三角淀?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武清三角淀
“弥漫野水集渔舟,网得银鳞发棹讴。斜日微风吹过岸,一声声出白蘋洲。”这是清乾隆年间天津知县张志奇吟咏津沽八景的诗句之一。这首名为《西淀渔歌》的竹枝词,以清新、流畅的笔墨,为读者绘制了一幅西淀寒烟秋景图。
诗中的西淀,即指三角淀(以其位于天津之西)。三角淀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洼淀,位于武清南部王庆坨镇及周边一带。翻阅各时期的地理志等史料,三角淀的位置、范围及与众多河道的联系均有较为系统的记载,同时这些史料也记录了三角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为我们了解武清南部的这一独特地理人文景观提供了便利。
三角淀经历了从形成、发展到消失的历史过程。从地质上所说的全新世(1万年前)到我国历史上的两汉时期,是它的形成时期,起初它的面积相当大,周回达数百里,甚至更大。到了北魏乃至唐宋时期,是其发展时期,三角淀面积当为历史时期最大,特别是在宋辽对峙时期,其面积甚至超过了形成初期的历史阶段。从明朝到清朝这个历史阶段,三角淀开始出现萎缩,并随着永定河干流的导入,面积逐步缩小乃至消失。从清乾隆年间,在三角淀原址范围内,由于永定河中泓、南泓干流的侵袭,陆续复现了沙家淀、朱家淀、曹家淀、叶淀等有水洼淀,这些洼淀构成的区域被称之为大三角淀地区。由于永定河干流的淤积作用,加之1939年特大洪水期间,位于南北遥堤之间的永定河干流北徙至黄花店以北行洪,堤南地区夹于南北遥堤之间的这些洼淀陆续干枯。从此,三角淀在人们的视线里彻底消失了。
先说三角淀的形成过程。在全新世时期,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气温上升、冰盖融化),华北平原曾经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海侵活动,今白洋淀及其以东地区均为海水浸没,成为泽薮之地。大约从5000年前开始,在古黄河(河口在今天津入海)、永定河等多沙河流的共同作用下,华北平原上的海水开始往东逐年退却,在这个过程中,白洋淀、东淀、文安洼及以东的三角淀等诸洼淀逐步形成。因此,从理论上说,华北平原上的这些洼淀,均为海退过程中由河流冲积作用所形成的,它们本身是古海洋的一部分,地质上称之为“泻湖”。从位置上看,白洋淀形成的时间要早于文安洼,文安洼要早于东淀,东淀则又要早于三角淀。当然,在三四千年前,今武清南部及周边一带并无人类活动,亦无上述洼淀的名称。直到西汉时期,人类开始在上述区域出现,并逐步形成聚落,朝廷为此还相继设置了郡县。在西汉时,三角淀一带属于泉州县管辖。但具体范围并无记载,亦无三角淀之名。
再说发展过程。到了唐朝,三角淀一带仍是众多河流的停蓄游衍之所。并且随着后晋石敬瑭出卖燕云十六州,三角淀一带成为辽、金与大宋朝之间的边界。宋朝利用所谓的“塘泊政策”,在由海河、拒马河、大清河所构成的东西向数百里水道上设置了防御体系。人们所熟知的“杨六郞镇守三关”的史实,就发生在三角淀及周边这一带。实际上,唐宋是三角淀最大的时期,因为三角淀与其他洼淀已连为一体,形成了东西长达近200里、南北最宽约60里的狭长水面。
现在所见到的最早有关三角淀的文献记载是元朝时期的《元一统志》,其在有关东都路“东船河”的记载中描述:“西出霸州永济镇,东入永清县,东与武清县三角、白河合”。三角、白河,即指三角淀与白河(北运河)。据明代出版的《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记载:“三角淀:在武清县南。周回二百余里。或云即古之雍奴(薮)。”该记载还认为,三角淀即为古之所谓“雍奴薮”:“雍奴者,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薮。”《读史方舆纪要》认为,三角淀的水源来自范瓮口(今大范口、小范口)河、王庆坨河、越深河、刘(六)道口河、鱼儿里河诸水所聚。东汇于叉(汊)沽港入于海。
(天津市·武清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