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此一生,不负天下,唯负十一”,每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虐哭多少人。

一个是手握七十万王军受天下人敬仰的小南辰王,一个是世家大族漼氏的千金漼时宜,他们本该有最好的结局,却因有心人的算计,最终一个被剔骨而死,一个跳城楼而亡,他们的结局,让人虐心的同时,也让人唏嘘。

周生如故南辰王为什么被剔骨 他是造成辰时虐心结局的(1)

他出生于北陈的刘氏皇族,是先帝最小的儿子,从小天赋异禀,却遭人猜忌。本该享受出身给他带来的无限尊荣,可是却在最需要人教导和庇护的年纪,被迫舍弃皇姓,离开中州,只身上战场。

犹记得当年他在大殿上,对着自己的皇兄和一众大臣立誓自愿舍弃皇姓,跟随母姓,驻守西洲,此生不踏入中州半步,他的誓言,掷地有声,却也透着丝丝无奈。

他一生光明磊落,信守承诺,不喜皇室内斗,不愿看见暗地里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或许舍弃皇姓,离开中州,对他来说,算是解脱吧。

只是,离开中州后的他,人生之路却走得异常艰辛。

从没有一兵一卒被迫离开中州到后来手握七十万王军,这其中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常人难以想象。

宏晓誉后来和时宜说起她第一次见到周生辰时的震惊和敬佩之情,她说明明看着周生辰和她年纪相仿,她还是路边的一个小乞丐,而周生辰却在这样的年纪成为了王军的主帅。

常人或许难以想象周生辰从落魄皇子到王军主帅吃了多少苦,可久经沙场的宏晓誉却知道。周生辰麾下有十个徒弟,都是他的得力干将,也是他把他们从路边一一“捡”回来的。

西洲的南辰王府,对他们来说,就是家一般的存在,而周生辰,这个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主帅,在他们最落魄的时候,给了他们一个家,他对他们来说,如师亦如父,所有人都尊称他为“师父”。

他带领的王军,勇猛无敌,所向披靡,逢战必胜,北辰十多个州郡,来兵唯一不敢进犯的,唯有西州,只因那里是南辰王军的驻地。

他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国土之上,再无硝烟,人间炊烟不断,千里绵延。

周生如故南辰王为什么被剔骨 他是造成辰时虐心结局的(2)

她,出生于天下文人景仰的世家大族漼氏,一出生,便被内定为太子妃。

她的舅舅,是当朝宰相兼太傅,她的太子妃之位,是她的舅舅为求来的,也是为漼氏求的。在那个年代,一个家族想要获得较好的发展,就必须和皇室联姻,得到皇室的支持,漼氏也不例外。

出生世家大族的她,从小就被母亲漼三娘教导着学习各种礼仪,为以后入宫为太子妃做准备。尚且年幼的她,还没意识到“太子妃”这个称呼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只是后来,年纪渐长,当她有了喜欢的人之后,她才发现,“太子妃”似乎成了禁锢她的枷锁,也成了对她的诅咒。

出生世家大族的女子,向来身不由己,婚姻不能自主,她们一生下来,似乎就沦为了为家族荣誉而战的棋子,也是家族利益之下的牺牲品,漼时宜也不例外,从她拜师小南辰王和入宫为帝王妃便可见一番。

那年,她一袭青衣,在母亲的陪同下,到西洲的南辰王府拜了小南辰王周生辰为师,她朝他盈盈一拜,并磕了三个头,从此,他便是她的师父。

周生如故南辰王为什么被剔骨 他是造成辰时虐心结局的(3)

初到王府的日子,她遵循母亲的叮嘱,礼不可废,视自己的师父为父亲,严格遵守晨昏定省的礼数,这让恣意洒脱、不拘礼节的周生辰很不适应,为此,他免了时宜的晨昏定省和诸多礼节。

很快适应了王府生活的漼时宜,再也不用恪守在家时那些繁文缛节,再也不用时时刻刻端着,维持着世家千金的形象,她像只欢快的鸟儿,在王府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在王府,她不再是漼时宜,只是十一。

先帝去世后,刘徽登基为帝,而藩王的儿子刘子行,被接入宫中,封为了太子,成了刘徽的伴读。

太后对刘徽要求极为严格,但是刘徽犯错,她却从不惩罚刘徽,代之受过的,是刘子行。为了更好地控制刘子行,她残忍地剥夺了刘子行生命中所有的温暖与光,在偌大的皇宫,刘子行看不到任何希望,只能艰难地在夹缝中求生存。

刘徽不忍看自己的哥哥因为自己受苦,便把早已内定为太子妃的漼时宜赐婚给了刘子行,还派人到西洲南辰王府画了时宜的画像送给了刘子行,此后每隔一段时日,漼时宜的画像都会经人送到刘子行手里。

本不对任何东西抱有希望的刘子行,在看到时宜的画像时,心里早已熄灭的光仿佛瞬间又亮了起来。

偌大的皇宫,却没有他刘子行的容身之处,也没有真正属于他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被那个叫戚真真的女人毁了。

而他的弟弟刘徽,却又给了他希望,把漼氏贵女漼时宜赐给了他,漼时宜是唯一属于他的“东西”,以至于他为此生成了执念,为了守护仅有的属于他的“东西”,他不择手段,最终造成了辰时的悲惨结局。

漼时宜年幼时入王府学艺,那时的她,只把周生辰当自己的师父,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或许连她自己也想不到,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会爱上自己的师父,并且爱到刻骨铭心。

周生如故南辰王为什么被剔骨 他是造成辰时虐心结局的(4)

那天,她在城楼上,第一次看见自己的师父在万众瞩目之下,坚定有力地走来,登上高台,擂响战鼓,为七十万王军助威,英姿勃发,气势如虹,她不禁看呆了,她从未想过,她的师父,比自己想象中还要耀眼夺目。

誓师大会后,王军出发了,她一个人留在了王府,在王府的那几年时光里,大多数时日,她都是一个人度过的,她的师父经常领兵在外作战,留在王府的她,时时刻刻都在担忧着师父,时时刻刻都在为王军祈祷,盼着王军能得胜归来。

而周生辰也从未辜负时宜的期望,他向时宜发誓:会得胜归来,从那以后,王军只有捷报,周生辰每战一场,时宜手里便会多一份捷报,次次如此,从未间断。

天长日久,在与周生辰相处的过程中,时宜渐渐爱上了他,等到她发现时,他早已入了她的心。

而周生辰,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自己的这个小徒弟,只是他从未表明自己的心迹。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或许他们相互爱慕的情愫,产生于时宜的日日祈祷与担忧,又或许产生于他赶在除夕之夜回王府陪她过节,具体怎样,也许连当事人也不知道吧。

他们一个是未来的太子妃,一个立誓此生不娶妻妾,不留子嗣,纵然情深,却一直恪守礼节,从未越雷池半步。

自刘徽登基后,朝政就一直把持在戚太后手里,刘徽为了掌权,听信奸臣的谗言,软禁了戚太后,本以为自己可以掌权,可政权却落到了奸臣手里,自己反而被软禁了。

刘徽求告无门,只能派刘子行到西洲向周生辰求援,后来周生辰与刘子行里应外合,为朝廷除去了两大奸臣,立了功的刘子行趁机向戚太后求恩典,恢复他与时宜的婚约,并且择日完婚。周生辰为消除掌权者对他的猜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大殿上立誓:一生不娶妻妾,不留子嗣。

周生如故南辰王为什么被剔骨 他是造成辰时虐心结局的(5)

虽然除去了两大奸臣,朝局暂时稳定了下来,可帝后争权还在继续着。刘徽终究棋差一招,败在了自己母后手里,并因此送了命。

而戚太后为了能把持朝政,找来一个婴儿冒名顶替先帝刘徽的孩子,企图通过控制幼帝继续把持朝政。

为了结束戚太后把持朝政的局面,周生辰只身入中州,废除了戚氏所立的幼帝,另立了藩王的儿子为帝。

而刘子行,却趁着幼帝刚登基,朝政不稳,暗地里和金荣勾结,挟持幼帝,谋朝篡位。

后设鸿门宴,邀请周生辰赴宴,在宴会上以幼帝和北陈皇室宗亲的性命逼迫周生辰放弃反抗,之后绑了周生辰,对周生辰行剔骨之刑,剔除了周生辰一幅让世人敬仰的美人骨。

而时宜,也在周生辰被剔骨的第四天,从周生辰守护了一辈子的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辰此一生,不负天下,唯负十一”成了辰时感情的意难平,每每想到周生辰的遗言,心情便万分沉重。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当初刘徽没有把时宜赐婚给刘子行,刘子行就不会对时宜产生执念,后来他也就不会为了彻底得到时宜不择手段,从而造成了辰时的悲剧。

而今,细细品味,才发现,刘徽才是造成辰时悲剧的“罪魁祸首”。

周生如故南辰王为什么被剔骨 他是造成辰时虐心结局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