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汉帝

苍山滴翠,烟雨霏霏。清明前夕,我们随社会爱心人士一行,探访烈士李道洲亲属。

得知消息,李道洲的父亲李春旺早早等在了小区门口。见到大家,他热情地迎上前一一握手言谢。

双鬓斑白,手掌温厚有力,握手之间,我试图在李春旺身上搜寻某种情绪流露的痕迹,但他除了面色憔悴外,眼神里似乎充满平静。

这个家是一套紧凑的两居室。客厅里,除了墙上的一幅全家福外,再没有过多装饰。全家福上,李道洲仍在幸福地微笑。客厅里,5岁的翔翔仍在蹬着脚踏车,满屋子玩耍。一切似乎都还和从前一样,一切却已和从前大不一样。

李春旺掏出香烟,挨个递了一圈,确认没人抽烟后,仍然自顾自地点上了一根。“这段时间烟瘾越来越大了。”他猛吸了一口,忽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有位记者在采访过李春旺后,发了条微信朋友圈说:“这是世上最坚强的父亲。”儿子牺牲一个月来,从来没人见李春旺流过眼泪。流露这个半百老人丧子之痛的唯一痕迹,是他面前烟灰缸里成堆的烟蒂。

儿子不在了,老伴和儿媳情绪失控,面对一双懵懂无知的孙儿,李春旺明白,自己一定不能垮。聊天中,李春旺念叨最多的就是这些天来社会各界对这个家庭的帮助。

最先赶来的,是烈士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李道洲牺牲后的那几天里,战友们几乎寸步不离地陪伴着李春旺一家。

得知消息后,一名现在驻港部队工作的战友专程请假赶往武汉参加追悼会;还有一位已经退役的战友,一直把李道洲送到光山县烈士陵园才依依不舍离开……

武汉市和信阳市的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也纷纷上门慰问。为了不给烈士家里添麻烦,很多远道而来的人连口水都不肯喝便匆匆离去。“这样的慰问每天有好几拨。”李春旺感动地说,还有不少热心人,打听到家里的地址后,连门都不肯进,放下慰问金就走了。

在李道洲救火牺牲的小区,人们自发地开展悼念活动,组织募捐。李春旺保留着一份长长的捐款单,他指给大家看,上面不少落款都是“环卫工人”“的哥”等职业称谓,献爱心不留名。

这一切,李春旺都认认真真地做了记录。他望着孙子孙女说:“将来,我会把这些爱心交给他们,还要教会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

李道洲牺牲后的第3天,空降兵部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共青团武汉市市委、青联追授他“武汉青年五四奖章”。3月,李道洲被评为湖北省“荆楚楷模”。

聊起这些时,李道洲的母亲一直蜷坐客厅角落里,时不时抹把泪。听到丈夫回忆起儿子的点点滴滴,她偶尔会忍不住插嘴补充几句。然而就是这几句话,又勾起她的伤痛来,轻声抽泣瞬间变成失声痛哭……

因为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李道洲的妻子王慧这段时间情绪似乎平复了不少。但她话仍不多,眼睛经常直直地看着地板。狭小而局促的家里,依然弥漫着无尽的忧伤和思念。

“孩子就是我们以后生活的希望……”看着襁褓里不到10个月的小孙女,李春旺眼神里写满了慈祥。探访快结束时,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页纸交到了我手中:“请一定帮忙向社会各界表达我们的感激!”

这是李春旺亲笔书写的一封感谢信,上面写道:“道洲做了他应该做的事,在离世之际,给繁忙的您们增添辛劳……”

每一天有爱(关爱绵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