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因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陨石撞击或气象变化而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时波速高达每小时达700-800公里,这与客机的速度相当。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可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由于深度变浅,波浪高度就会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水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水墙所到之处,寸草不留,摧毁堤岸、建筑物、淹没陆地,夺走生命,破坏力极大。

智利11.21地震最新信息(遭受史上最强地震的智利)(1)

海啸虽然对陆地的破坏力惊人,但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深海中是没有海啸的,如果你航行于大洋中部的时候是感觉不到海啸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海啸发生时,海底震动产生的海水主要沿水平方向大规模运动,只有遇到陆地阻挡的时候才会出现海浪,在深海当中由于没有陆地阻挡所以不会产生巨浪,当然也不会有海啸了。

海啸按受灾现场可分为遥海啸和本地海啸两类。本地海啸也称为局地海啸。因为本地海啸从地震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相距较近,所以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也较短,只有几分钟,多者几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海啸预警时间则更短或根本无预警时间,因而往往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

遥海啸是指横越大洋或从很远处传播过来的海啸,也称为越洋海啸。此种海啸波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源地生成后,在无岛屿群或大片浅滩、浅水陆架阻挡情况下,一般可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衰减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公里之遥的地方也遭受海啸灾害。如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大海啸就波及到日本东海岸,造成巨大损失。

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是历史上最强的地震。

1960年5月21日,这本该是个平常的工作日。人们像往常一样上班、出海,学生们照常上课,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到了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灾难突然来临:发生了里氏9.5级地震。地震将房屋震塌,人们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下被埋在瓦砾中。地震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地裂,有的地裂中还喷出了高温的气体、水和岩浆,人接触到就会被烫死,树木接触到就会起火。因此,此次地震又引发了火灾,这大大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难度。

智利11.21地震最新信息(遭受史上最强地震的智利)(2)

同时地震也造成了大范围的地陷,有的地方陷幅在几秒钟就有数米之多,而且陷幅十分不均匀,有些楼房就象翘翘板一样,一端被抬高了20多米,而另一端则陷下去20多米。人们惊恐万状地四散奔逃,但又无法逃脱。整个状况犹如世界未日。

但更可怕的灾难还在后头。地震发生后,海边的人们看到海水忽然迅速退落,好象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把海水往海的中央吸回去一样,露出了深深的海床。还有一些来不及随海水退走的海洋动物,留在靠近海滩的地方拼命挣扎,这情形让人不寒而栗。

靠近海边人们下意识的感觉到情况不妙,纷纷转身向高处奔跑,一时间呼儿唤朋、惊叫连连。但由于在稍远地方的人们看不到海水的情况,再加上刚刚发生了地震,地上到处是残墙断壁、裂缝,导致人们奔跑的速度受到影响,根本就跑不快!大约15分钟后,海水就象聚蓄了足够能量的马达一样,骤然奔腾而至。顿时波涛汹涌滚滚而来,浪头高达10米,最高达30多米,巨浪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袭击了沿岸的城市和乡村,所经过的地方都几乎被夷为平地。

那些在地震过后幸存的人们顿时被巨浪吞噬,而海边的船只、港口、码头等建筑物均被摧毁。一波冲击后巨浪迅速退去,同时把能够带动的东西都席卷一空,15分钟后再一次冲击。如此高强度的反复,持续了将近几个小时。导致在太平洋沿岸以蒙特港为中心,南北800公里的范围内,都几乎被洗劫一空。

智利11.21地震最新信息(遭受史上最强地震的智利)(3)

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的速度横扫太平洋,袭击了包括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方。海浪到达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时波高仍有6到8米,最高8.1米。日本的本州、北海道等地方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有几千所住宅冲毁,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港口、码头设施多数被毁坏。而中国沿海由于受到外围岛屿的保护,所以受这次海啸的影响较小。

此次地震延续了一个月,在一个月内的时间里,7级以上大地震至少发生了10次,其中2次达到或超过8级。巨大的地震不仅使得6座火山再次喷发,而且形成了3座新火山,把智利国土面貌都改变了。幸运的是,虽然是史上最大的地震,并且又引发了海啸,但由于智利针对地震灾害做了准备,所以伤亡人数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得益于智利的预防措施得当,智利遭遇史上最大地震但伤亡不严重。

智利是著名的地震带,早在1835年就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造成了五万人死亡的大灾难。智利吸取了此次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人们避险意识,定期举行地震逃生演习,建筑物采用抗震设计等。

 智利采取的建筑质量标准极高,验收标准也极其严格,特别是抗震指数等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标准都依照法律严格执行。其中“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是智利普通采用的,建筑的主要支撑物是钢筋混凝土立柱,柱子则通过钢制框架加固。这种防震设计理念不是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提供尽可能缓冲、释放地震产生的能量,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为达到政府抗震标准,智利平均每栋建筑要增加约15%的成本。

 智利拥有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网络,各地监测站取得的信息会及时通报至全国地震服务中心,能让有关部门迅速评估灾情,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智利民众拥有非常高的防灾意识,人人懂得如何自发疏散。大灾来临时不需政府组织就会自觉沿着已经确定好的安全路线撤离。智利民众高度的防灾意识得益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的大力宣传。智利官方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向民众普及防灾知识,发放通俗易懂的防灾指南和疏散路线图。各地都会根据具体情况,每年组织民众举行多次防灾疏散演习。

智利11.21地震最新信息(遭受史上最强地震的智利)(4)

正是由于从制度上制定了预防地震的措施,而且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到官方举行的各种活动中来,才使得智利在1835年后发生的多次强地震中保持了低死亡率。如1960年发生的史上最强地震及海啸,智利死亡6000人,而在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中(史上强度第二的地震),则死亡超过23万人。

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7.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超20万人遇难。2010年2月27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的马乌莱附近海域发生8.8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至少526人死亡、25人失踪。两次地震的遇难人数相差悬特。

天灾的发生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让损失降到最低。智利针对地震灾害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告诉我们,天灾虽然可怕,但只要措施得当,全民参与,是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