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95后,美发店主

大象新闻记者 冯靖雯/文图

1月25日起,郑州市理发店、部分商场有序恢复营业。得知这一消息,激动地称“要哭了”。这是“95后”小伙的第四次创业。疫情反扑,他的美发店曾被物业通知暂停营业。他和同行走上街头,连续10天免费为郑州市民理发。

作为疫情下美发行业的普通一员,太多计划被按下暂停键,一半员工辞职,有的改行跑外卖,有的去工地打工。这两年,几度暂停营业,临时“摆摊”免费为郑州市民理发5000余人次。他说,“不断被认可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疫情早日结束,郑州还能像以前热闹。我每天都在不断学习,会把这个店好好做起来。”

三次摔倒第四次站起,“不甘心回老家”

郑州理发店是否开业了(郑州95后美发店主)(1)

2008年,的妈妈把他从老家驻马店送到郑州,跟着一位同乡学美发。从此,他没有再跳出过这个行业。

随着手艺的不断精进,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客源。2015年底,向亲朋好友借了20多万开了第一家店。因多种原因,美发店干了没多久便关门了。不服输的又在北三环接了一家门店,同样以失败告终。

这次,认真总结失败原因,和同行前辈交流经验,最终选择外出培训、学习。

“每次投资信心都很大。”2017年,学成归来后在郑州国贸第三次开店。回想起来,这也是他多年开店生意最好的一年。

2020年,是个不寻常的开始,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国多地。的美发店提前歇业后,便回到老家过年,一直到4月份“云开疫散”才返回郑州重新开业。

“如果没有疫情,会很好。”坦言,这个店最终坚持到2020年年底,因疫情及其他原因关门了,“没赔也没赚。”

“一直都在创业,干了十几年美发行业,我没想过改行,也不知道改啥,持续创业就有经验。”一心想着再开一家店,“出来十几年,如果回老家也不甘心,很没面子。”

经历过疫情,发现,受冲击最大的是沿街铺面。再三考虑,他决定把店开在写字楼。

“这个地方是写字楼和商场一体的模式,周边还有十几所高校。”去年5月,来到平安大道与博学路交叉口的太格茂。

记得很清楚,那天他站在9楼往商场下面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即决定租下店面,满怀欣喜准备大干一场。

开业遭遇暴雨疫情 “转行”免费理发

郑州理发店是否开业了(郑州95后美发店主)(2)

去年7月,带着20多位年轻人,前后花费40万元,将美发店装修一新,却在试营业期间遭遇“7·20”暴雨。

在全国各地支援郑州救灾期间,他自发来到路边,开车免费接送有出行需求的市民。那段时间,他收获了很多感谢,“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断被认可,感觉到还是有价值的。我们作为90后,应该更积极,有更多正能量。”

暴雨带来的伤痛还没过去,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郑州陷入“涝疫结合”的局面。一心想着,用自己的特长为郑州做点什么。

就这样,他带领店里20多个伙计,在平安大道与博学路交叉口的公园边支起摊子,通过网络平台召集市民免费理发。一天最多服务400人次,连续11天,直至疫情结束。

疫情过后,原本一心期待的大学生客流,因各大高校一直封校管理,店里并没有可观的人流量。再加上周边新开了一家大型商场,美发店的生意并不是太理想。

一般来说,美发店的旺季在12月。也不例外,去年12月开始,年底换发型的人常常得排队,店里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做头发,十几个理发师忙到深夜有时也顾不上吃饭。

“想在郑州有个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转变发生在1月4日,郑州发布2022年1号通告,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2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一系列防控措施开始实施,美发店的客流随之下降,直到1月12日被通知暂停营业。这一次,给员工放假后,第二天通过短视频宣布“我又来了,还是老地方”,带着几样工具便开始义剪了。

1月20日,郑州气温骤降,天空飘起雪。吃完午饭,顾不上休息便赶往店里取工具。一路上,不停有人打电话问“下雪你们还来吗”。

“稍等一会儿,马上到。”耐心解释着,匆忙跑到楼上,和刚赶到的同行一起带着剪刀、垃圾桶快步赶到公园。此时,等待剪发的人群已经排了4队。

在刺骨寒风中,大家自觉排着队,每个人坐着理发时,都小心翼翼扯着围布。起身后,都不约而同地说一声“谢谢”,还有市民送来饮料和奶茶。

抬头望去,手握剪刀的把头缩进帽子里,动作如行云流水,手指却早已通红,三人轮班才得以继续下去。

郑州理发店是否开业了(郑州95后美发店主)(3)

“大家都说这一年的郑州很难,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大家在郑州也能感受到一些温暖,用新面貌迎接新年。”其实,一直在做爱心义剪,经常去敬老院、医院和周边农村,在街上看到环卫工、流浪人员,都会帮他们剪头发。

坦言,这两年的疫情,对美发行业的影响特别大,房租压力很大,员工因为疫情走了一半,有的改行做外卖,有的去了工厂。

眼下,美发店已经复工,虽然员工都已放假,还是打算开门自己多干点,以弥补闭店带来的损失。这两年,在创业中不断被肯定,这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已经买了房和车,未来我想在郑州有个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