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广告、不上综艺和真人秀、影视作品之外鲜少露面,演员张鲁一很低调。

但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他一直勇于打破,稳步前行。《新世界》中的铁林、《大秦赋》中的嬴政、《前行者》中的马天目,几个反差极大的角色接连上画,张鲁一演得过瘾,观众也看得过瘾。

如今的湖南卫视开年热播剧《完美伴侣》,让我们看见了这个宗法现实主义的演员的又一面——家庭暖男。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1)

这次故事落定在了现代,聚焦两对夫妻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权衡与选择。40岁的金牌律师陈珊(高圆圆 饰)忘我工作,无暇顾及丈夫和女儿的情感需求。丈夫孙磊(张鲁一 饰)在一家国企药厂工作,承担了照顾家庭的大部分重任,但也几乎放弃了事业追求。另一对,券商林庆昆(王耀庆 饰)为工作从不着家,妻子吴敏(王真儿 饰)在这段婚姻中也愈发没有安全感……

孙磊的“接地气”,成为《完美伴侣》开播首日被赞上热搜的一个主要原因;《新世界》中让观众“恨得牙痒”的反派铁林,让张鲁一提名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就连五年前拍的《这个世界不看脸》,也在江苏卫视2021年收视榜上名列前茅。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2)

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在每一部剧中都走进人物内心,是张鲁一的追求。近年在各种“男人戏”中如鱼得水的张鲁一,这回为什么接演了孙磊这样一个将家庭琐事挂心头、甚至看起来有点“怂”的角色?从嬴政、铁林、马天目到孙磊,加上《三体》的汪淼,这几年的张鲁一是如何完成角色跨度与演员进阶的?

在跟张鲁一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这不是惯性驱使,更不是幸运所致。他总是提前做足功课,跟自己较真儿,再与其他主创交流,让角色富于逻辑和生命力。

正向价值观下,一次“错位”的合作

作为演员,是否加盟一部剧,会考虑剧本、角色,而《完美伴侣》之于张鲁一,更重要的是“人”。

和谁合作?谁来做这部剧?

2020年下半年,张鲁一还在拍摄电视剧《三体》时,《完美伴侣》的制片人蔡艺侬就来到剧组邀他加盟,后来女主高圆圆也向他发出邀约。

“圆圆自《咱们结婚吧》之后,这么多年都没拍过电视剧了。我们十几年前曾经在话剧舞台上合作过。时隔十几年后接到她的邀约,我特别感谢她,也感到非常荣幸。同时Karen(蔡艺侬)也让我看到,她对做好这个剧的决心有多么强烈、信心有多么坚定。我就答应了下来。”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3)

最打动张鲁一的一件事是,中秋节他跟蔡艺侬发完问候微信后,说有时间可以就《完美伴侣》的内容剧情做些讨论。出差在外的蔡艺侬放下手中的事,立刻回来跟他讨论剧情。

一个剧本放在不同人的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品质,关键是谁来操盘做这件事情。同时,价值观的统一,也将促成演员与制片人的愉快合作。

跟蔡艺侬聊完,双方确定了一个理念:《完美伴侣》这部剧,就是要传递一些温暖、积极、正面的东西给观众。

首先,剧中两对夫妻的婚姻出现问题,自始至终都没有 “小三”介入,也没有发展出什么狗血情节。主要探讨婚姻生活中夫妻二人应该如何去平衡工作与家庭,如何合理地分担家庭责任。

其次,在《完美伴侣》中,即便夫妻二人因婚姻出现问题而分开,陈珊、孙磊也都是从自身出发进行反思,同时继续承担着家庭的责任。虽然不太“强情节”,但这种走向更自然、也更生活化。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4)

这是《完美伴侣》的创作前提。当然,在开拍后和林玉芬、梁胜权两位导演的实际合作中,张鲁一又有了一些新的体验。

在两位导演过往的作品履历中,奇幻、仙侠剧成绩突出。这也不免让张鲁一起初有些担心和好奇:在这部写实的现代戏里,这个组合搭配会不会有火花?

张鲁一发现,其实双方的磨合过程就是在寻找两种不同风格的结合点。一旦找到了这个结合点,之后的合作就会非常顺畅。

“我觉得作为演员,我们能够带给这部剧的,是把一些看似不太接地气的东西,用经验和表演方法把它拽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大家相信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而导演们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把很接地气的东西,在某些关键点上,基于生活的基础再拔高一些,看起来更浪漫更好看。”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5)

林玉芬导演很善于把握人物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做放大化处理。陈珊和孙磊十几年的夫妻关系或许已趋于平淡,但林导总能在关键点上传情,或者营造浪漫氛围。

比如剧中开篇时,陈珊开车追客户,发生追尾致使女儿受伤,孙磊很生气,但微表情里也是心疼妻子不要命地工作。

两个人生闷气的时候,孙磊用创口贴贴住了自己的嘴,表示不想说话。后来陈珊为了求和,拿出了早年孙磊给自己做的贴画,并跟丈夫解释,夫妻二人冰释前嫌。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6)

这些精准的捕捉和有趣的设计,让张鲁一觉得这种“错位”的组合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当内地学院派演员遇上香港“情感心理师”导演,这个合作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很多地方令人耳目一新。

现实主义为纲,让自己和对手人物立住

《完美伴侣》在2021年春节后才正式开机,在开机前剧本的结构也做了一些重大调整。对张鲁一来说,新的戏剧结构如何理解?人设要不要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表演方向怎么定?这些问题都要仔细思考。

剧本创作中,曾经有过“夫妻互换”的选择。但编导演制等主创人员在讨论后否决了这一走向,回到“滋生嫌隙—各自分开—彼此理解—重新靠近”的框架中。

很显然,这是创作者出于温暖现实主义的考量,而选择的故事走向。那么演员的表演也要跟着调整,特别是前期人物动因和铺垫不能有差错。用张鲁一自己的话说,“虽然知道大方向在哪,但创作的时候心里还是会稍微有点没底,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

剧集开播后,弹幕中经常出现类似“家庭主夫孙磊和家庭主妇吴敏更搭,陈珊和林庆昆两个工作狂更配”的言论。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7)

作为一部长剧,烟雾弹和剧情波折是必须要有的,但既然最后不是交换伴侣,那么两个家庭成员在前期的互动中,就要从语言和肢体动作上减少暧昧。这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逻辑和细节上的基本要求。

比如说,陈珊和林庆昆在外封闭工作,而孙磊和吴敏也因为孩子的关系有了更多的交往。他们一直以“跳跳爸爸”和“靖靖妈妈”来称呼对方,而相处中也总带有家长之间的客气和生分在内。张鲁一和王真儿很好地拿捏了这种分寸感。

另一方面,“女强男弱”只是一种世俗的看法。孙磊这个角色不仅仅是家庭主夫。他在专业领域有成就,曾经拿到过创新发明奖,在一家顶尖制药厂担任重要职位。只是出于家庭分工之所需,他放弃了一些职场的进取机会。

另一方面,他又是个热心肠和擅长换位思考的人。他领着跳跳到靖靖家烤肉,遇到捣蛋的男孩儿搅局。他不卑不亢地掌控着局面,直到男孩儿的妈妈出面,彼此和解。这场戏,显出了平和讲理的力量,“温柔”的莫之能御。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8)

在张鲁一的演绎下,孙磊不是“怂人”,而是明白人。当然,从戏剧配合上来说,孙磊“小富即安”的性格,也是要衬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陈珊。

“虽然我们在表演创作上的气场是一致的,但具体走戏过程中还会有相互的交流调整。”比如剧情发展到后半程,原本是陈珊要说出很多伤人的台词,但张鲁一觉得这会影响人物的整体形象,她的反思和转变也可能会立不住。

他建议陈珊这些伤人的台词,由孙磊改成疑问句自己说出来。而高圆圆也会帮张鲁一“把关”台词,确保两个人物始终合辙。

创作就是这样,剧本提供了基本人设和规定情境,演员要完成一个由内心自洽到外化表现的过程,戏剧的坚实感和可信度就有了。

提前进入,深挖每个角色的隐藏面

张鲁一在创作中会提出问题,同时附带解决方案。

他对自己表演的要求,远远高于“不出错”。提前做功课,挖掘角色不为人知的隐藏面,最终成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新世界》的导演徐兵,是张鲁一成名作《红色》的编剧。三年半前,他完成了《新世界》的剧本。张鲁一看完剧本,直接拒绝了铁林的角色。他直截了当地跟导演说,“铁林是我张鲁一本人极其讨厌的一个人,他坏得完全不符合我的三观。”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9)

但之后又同意接演这个角色,是因为他在铁林这个人物身上看见了男人的不得已和造化弄人的无奈。

男人无论成功与否,都有很多苦衷和挣扎。一个英雄的孤独,或许在男人中只有5%的共鸣,铁林这种男人的心境,却能获得普通人更多的共鸣。并不是说都去干坏事,而是看到生活和环境对自己的逼迫,以及做成一件事有多么不容易。

按照这样的思路琢磨,张鲁一找到了铁林这个角色的“魂”。事实也证明,张鲁一对角色的预判与设计是准确的。这个反派,让观众一边痛恨又一边摇头叹息。后来又让张鲁一第三次提名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10)

拍摄《大秦赋》,不同于观众印象中始皇帝的威武霸气,张鲁一挖掘到了嬴政的“难”和“柔软”。

在他看来,扫平六国、走向权力巅峰前的嬴政,是很“难”的。他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声号令就能撼动天下。事实上,当时的他是被很多人裹挟的,内部自己人明争暗斗、外部利益集团在反对。

他每天晚上处理军国大事,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不同战线,李斯、吕不韦、赵姬都在给他施加压力。作为一个最高决策者,嬴政要承受的苦和他的难,是必须表现的。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11)

还有秦始皇的“柔软”,这是过往大多影视形象中不曾有的特质。在张鲁一看来,秦始皇原本就不是一个“硬”的人。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自己柔软的部分。当这些柔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触碰了之后,他就需要给自己设立一个保护壳,让自己变得强硬。

这不是张鲁一想当然的发挥,是他进组前查阅大量史书资料、看了众多影像作品后琢磨出来的。

再之后,还有《前行者》里意志如钢、智计过人的马天目,以及还没有和观众见面但期待值已经拉满的《三体》中的汪淼。张鲁一都用自己的方法论加持了人物。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12)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拍戏时便能轻装,“开机的第一天,我就要以角色出现在剧组里,这是我的创作习惯。”

【文/刘冰倩】

张鲁一演少年(张鲁一戏中完美伴侣)(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