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口吐莲花(舌灿莲花沟通的艺术)(1)

近期在读西汉刘向整理勘校编订的《战国策》,该书文学性较强,逻辑精彩、语言有趣。于我而言,比起《资治通鉴》,《战国策》读起来要轻松容易不少。

学会口吐莲花(舌灿莲花沟通的艺术)(2)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 《战国策—楚一·荆宣王问群臣》

《战国策》中写了很多士的故事,创造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大家都听说过的一个成语,狐假虎威,便是出自于此篇。

楚宣王问群臣:“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就用了狐假虎威的故事,来类比昭奚恤和荆宣王。

“老虎与狐狸同行,百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狸借助虎威这件事的事理和性质,与昭奚恤借助楚宣王造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件事有可比性,江乙用类比的说话技巧更易于让荆宣王理解。

学会口吐莲花(舌灿莲花沟通的艺术)(3)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战国策—齐一·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我学生时代教材中的课文,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名篇了。

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城北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齐国宰相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俊美长得好看。一日早晨,他穿戴打扮完毕,看着镜中的自己,自信满满,觉得自己也颇为帅气。于是分别问他的妻妾和来访客人自己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帅?得到的答案都是徐公比不上他。

第二天徐公登门拜访,邹忌看到徐公,细细打量,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于是晚上辗转反侧,一直在思考。

邹忌有所领悟后,便入朝参见齐威王,告诉他这件事。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但是由于妻子偏爱,小妾畏惧,客人有求于自己,所以他们都没有说实话。

邹忌借此来劝谏齐威王:“齐国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邑,宫中嫔妃哪个不偏爱您?满朝文武哪个不怕您?国内百姓哪个不有求于您?由此可见,大王您实在是被蒙蔽得厉害啊!”齐威王认同邹忌的观点,于是广纳谏言,后来齐国也因此更加强大。燕、赵、韩、魏四国听到这件事,都来齐国朝见。

邹忌完美运用了暗示、类比等方法对齐威王进行劝谏,他通过相同的属性的两两相比,将妻私臣”、妾“畏臣”、客“求于臣” 与宫妇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两两对应,先委婉,后直接。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说服了齐威王纳谏。

学会口吐莲花(舌灿莲花沟通的艺术)(4)

邹忌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深知“兼听则明”这一道理,自己询问他人时,分别问了妻子、小妾、客人。这三人答案相同,但是在见到了徐公并仔细比较后,邹忌认清了一个现实:自己不如徐公俊美。邹忌当晚就思考自省,得出了结论:人们出于私利或者畏惧或其他原因,常常会言不由衷。

所以当我们在听取别人建议时,除了要多听取别人建议,做到“兼听则明”之外,还要考虑对方与自己是否存在利益关系或者对方是否处在一个不自由的状态中。我们一定要明察斟酌、明辨是非,这样对自己,对事情才能有个清楚的判断。

对那些比自己位高年长之人,我们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沟通也要有技巧,并且要掌握人性。身处优势的人为了自己的位置、姿态、利益等等,一般不会轻易采纳他人的建议。对他们说建议之前更要注重说话的方式方法。

我们可以设问一些最基本的事理,或者讲一些自身经历、引用些寓言故事等。上述的设问、经历、故事等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后,说明双方在基本事理上达成一致,对方对此也表示认同。这时,我们就可以表述出自己真实的目的和想法。善于引导加上迂回曲折的说话方式会消除人们的抵抗心理,反而能够有效说服他人,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