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行星介绍(百科全书-天文篇-行星)(1)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百科全书。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

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形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

历史上行星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阳系内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经被人类发现了。16世纪,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类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颗行星。

望远镜被发明和万有引力被发现后,人类又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被重分类为矮行星),还有为数不少的小行星。行星位于太阳的周围,它们在各自固定的轨道上,按相同的方向做有规律的运动。

行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在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行星的形成与恒星有一定的关系。恒星形成之初,周围有一个原行星盘,就是它所包含的物质最终形成了行星。原始分子云中的尘埃因为碰撞产生大量岩石碎块,形成体积较小的岩石,小岩石逐渐聚集形成原行星盘。经过长期演化,原行星盘形成一个行星系统的雏形。再经过数千万年,它才逐渐演化成行星。

为什么恒星发光而行星不发光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恒星发光的原因。恒星有巨大的质量,内部温度高达1000万℃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物质会发生剧烈的热核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恒星会损失一部分质量,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从内向外传递,使恒星看上去闪闪发光。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得多,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木星还不到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行星的内部温度也远低于恒星,绝不可能达到发生热核反应的程度,因此它们不发光。

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行星吗?

一般来说,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通过肉眼可见的行星。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行星,有时在白天也能看到。当火星处于火星—地球—太阳这种相对位置时,会在日落时从东方升起,日出时西落,整夜可见。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通常比火星还亮,在夜空中很容易用肉眼看到。土星也可用肉眼观测到,但是通过肉眼看不到它美丽的光环。大行星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辨认它们的身份,比如,水星呈青白色,金星呈金黄色,火星呈火红色,木星呈橙黄色,土星则呈土黄色。

“八星联珠”会带来灾难吗?

八大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有时会同时走在太阳一侧一个比较小的区域内,像珠子一样排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八星联珠”。有人预测,“八星联珠”时,地球受到其他行星引力的影响,可能会有大灾难降临。其实,“八星联珠”是天体运行中的自然现象。由于各大行星相距遥远,出现这种情况时,地球所受到的其他行星的影响总和还不及月球对地球影响的十万分之一呢,不会带来灾难。

每天一个小知识,让学习改变自己,让积累创造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