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奇志的怪物(聊斋志异黑兽)(1)

1原文

闻李太公敬一言:“某公在沈阳,宴集山颠。俯瞰山下,有虎物 来,以爪穴地,瘗之而去。使人探所羡,得死鹿。乃取鹿而虚掩其穴。

这个故事是太公李敬一讲的,说他听说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沈阳,跟朋友在沈阳的山顶上开宴会。这是野营去了,也没说哪个山,就说是沈阳的一个山。

一帮人在山上吃饭的时候,就看山下有一只老虎,嘴里叼着个东西就来了,老虎用爪子刨了个坑,把嘴里叼的东西放在里面,然后又埋好了,走了。

山上的人看见觉得新鲜,这人就让下面人去看看老虎埋的什么东西在那,几个人下去,把老虎埋的东西挖出来,一看是一只死鹿。

这帮人正野炊呢,得只死鹿,这算是加菜了,就把这只死鹿拿走,然后又把坑埋好了。

其实这块有点不合理,这帮人能这么快下去,可见离老虎不远,这帮人看见老虎就不害怕吗?还在那吃喝,不跑,还敢去挖老虎的存食。

2原文

少间,虎导一黑兽至,毛长数寸。虎前驱,若邀尊客。既至穴,兽眈眈蹲伺。虎 探穴失鹿,战伏不敢少动。兽怒其诳,以爪击虎额,虎立毙。兽亦径去。”

这帮人挺缺德的,把人家存的东西拿走了,还在山上面看着下面。一会儿功夫,老虎回来了,这回领着个黑兽回来。

这只黑色的野兽,毛长数寸。老虎在前面引路,黑兽在后面跟着,老虎就像邀请一个尊贵的客人一样。

两只动物一前一后来到之前老虎埋鹿的地方,黑兽就在边上看着,老虎就去挖自己之前的存货,它哪知道,鹿已经让人拿走了。

挖了半天,没挖着,老虎就吓得一动不敢动。边上的黑兽觉得老虎说瞎话骗它,上去一爪子打在老虎脑袋上,老虎一下就死了,黑兽就走了。

咱也想不出这黑兽到底是只什么兽,是黑猩猩吗?按说哪有这么大的力气,一下就把老虎拍死了。

聊斋奇志的怪物(聊斋志异黑兽)(2)

3原文

异史氏曰:“兽不知何名。然问其形,殊不大于虎,而何延颈受死,惧之如此其甚哉?凡物各有所制,理不可解。如猕畏狨;遥见之,则百十成群,罗而跪,无敢遁者。

蒲松龄说:问这只黑兽叫什么,没人知道。问这只黑兽大概的形状并没有老虎大,那何至于老虎一动不动等死呢?

何至于恐惧到这种地步,也是不可理解,看来万物相克是有道理的。

这个情景就让我想起看网上的视频,小牧羊犬,没多大,一只狗就管好几百只羊,没有一只不听话的,这也是奇迹了。看网上,不管多小的猫,都敢抓老鼠,老鼠就没办法。当然这不包括在家养废了的猫。

比如猕猴害怕金丝猴那样,远远看到了,则百十成群,罗列而跪地,没有敢逃跑的。

4原文

凝睛定息,听狱至,以爪遍揣其肥瘠;肥者则以片石志颠顶。戴石而伏,悚若木鸡,惟恐堕落。狱揣志已,乃次第按石取食,馀始哄散。

凝睛定息,任凭金丝猴来了后,用爪子触摸测定肥瘦,肥的就用一片石头置于头顶作为记号。猕猴戴着石头趴在地上,害怕得像木鸡,唯恐石头落下。金丝猴揣摩标记好了,于是就依次按照石头来吃猕猴,其他的就一哄而散。

这个景象是没见过的,也没看动物世界里演过,想来挺有画面感。

5原文

余尝谓贪吏 似狨,亦且揣民之肥瘠而志之,而裂食之;而民之戢耳听食,莫敢喘息,蚩 蚩之情,亦犹是也。可哀也夫!”

我曾经说贪官污吏就如同这金丝猴,也都是揣摩人民的肥瘦而做个标记,然后吃他们的膏腴;而人民俯首帖耳,任凭贪官作为,不敢有任何喘息抵抗,老百姓畏惧贪官污吏的情景,也像猕猴畏惧金丝猴一样啊!难道不感到悲哀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