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

中国人对茶的品味,离不开对香味的追寻。

花香,是其中一种。

花和茶这对老搭档,对我们来说早已不陌生,但相比那些从西方而来、总有花儿岁月静好地躺在茶叶里的时髦茶包,中国的花茶,却偏偏不见花。

明代罗廪在《茶解》中就讲了:“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

古人会在茶园里种植香气馥郁的花,让茶树通过地下的根脉吸收花香,增加茶的香气。相比西方茶包以人工香精提香,中国人种树木以提香,虽亦为人造,造的却是“香境“,是纯天然的“大地牌香精”。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

图|英子同学 ©

中国人更有另一种古老手艺,能将鲜花的香气入茶,只闻花香不见花,它的名字叫“窨”。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3)

明代顾元庆《茶谱》曾记载窨制花茶的香花品种:“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对于喝茶讲究的古人来说,喝花茶喝的是一个风雅:像明人孔迩述在《云蕉馆纪谈》记载的海棠花入茶、《浮生六记》里芸娘制作的莲花茶;古人的兰花点茶,盐渍梅花烹茶,越淡越雅。

而今天,中国人喝花茶,浓淡皆宜,丰敛由人。

唯一不变的,是对花与茶协调之味的共同追求——“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喝的是一份身体在香气间的舒坦。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4)

走过八月,安溪西坪,香得痛快的栀子就要走完它今年的花期,福州伏天的茉莉正接力开放;杭州满觉陇的山头正要迎接一场桂花雨,白桃花香正被中国茶人,以地道窨制工艺复刻重现……

眼下,正是喝花茶的好时节。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5)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6)

“一面用男士的笔名,写着《关于女人》的游戏文学,来挣稿费,一面沏着福建乡亲送我的茉莉香片来解渴。这时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茶的特别香冽。我虽然不敢沏得太浓,却是从那时起一直喝到现在。”抗战时于重庆歌乐山居住的冰心曾这样怀念家乡茉莉的味道。

后来家乡人到北京探望冰心,最好的礼物也是这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大俗大雅。它香得直接,哪怕是不懂茶的人也会爱上它。它又香得澄澈轻灵,深得雅士之心。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7)

传说京城茶叶商人南下寻茶,将茉莉花茶带回京城。

因为北京水质硬,从前泡出来的茶都会显得香低味淡,唯独这茉莉花茶泡得香气浓郁、茶味清爽。于是茉莉花茶便成了“京味儿”的代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非京籍“北京土特产”。

八月伏天,做茉莉花茶最好的伏天茉莉,在这时成熟了。茶人们会在最烈的日头下采茉莉,等待晚上九点左右慢慢吐香。

将呈虎爪状的鲜花,覆盖在明前制好的白茶之上,让水气裹挟着花香分子,渗进茶叶的疏松空洞里,等茶骨吸饱花香,便将花取出。

一次窨制,需要花费三到四天,九窨甚至十二窨,甚至要耗费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对天气的把握更为考究。

所以每回喝茉莉花茶,都会格外地珍惜,因为在甜郁清雅的香气背后,是上万多的花魂的贡献,和茶人熬过的无数个夏日长夜。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8)

图丨不知春斋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9)

以桂花窨茶,有人爱广西桂林的桂花烘青,因广西九月金桂色泽金黄、馥郁甜腻,与绿茶的相融,清甜感宛若在舌尖跳舞。

福建安溪桂花乌龙,则以桂花窨制铁观音,独得清雅深沉的“观音韵”。

不过另一味用桂花窨制的桂花九曲红梅,却少有人知。

一入秋,桂花开了,杭州城甜到像天上洒下一把糖。这里自古就与桂花有很深的渊源。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0)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唐代时,“杭州市长”白居易就在《忆江南》里写过江南的桂花香。

丹桂和四季桂香气较淡,而金桂则香气厚而高雅,更宜用来窨制花茶。

用作茶底的,则与是龙井并称“西湖双绝”的九曲红梅。红梅香,玛瑙汤,连弘一法师都盛赞它:“白玉杯中玛瑙色,红唇舌底梅花香。”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1)

九曲红梅,采清明或谷雨前后的龙井,阴摊、萎凋、揉捻、烘干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它在春天制作,夏日转化,到了秋日,静待与桂花的一场奇遇。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2)

一口桂花九曲红梅下肚,桂花香夺人,多饮几泡,梅子香显,一次喝足两种杭州滋味。

当红茶的老木香在舌苔喉间化开,便如身置满觉陇山头,观水流,云动,树影婆娑,桂香涌动。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3)

图|乔恩 ©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4)

栀子的香,香得直透人心,宛如夏夜晚来风。

栀子的花期要早于茉莉,盛夏一过,花香难留。栀花乌龙,取的是安溪西坪的野生栀子花。那里的栀子树的树龄有四五十年了,长开的也是大花。

窨制所用的花朵,理想的状态是花苞成熟,当天初初开放的。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5)

栀子乌龙工艺与福州茉莉花窨制工艺相似,但相比茉莉花茶更为复杂。

因为栀子花的花蕊显微酸性,花萼带苦涩味,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手工摘除花萼与花蕊,只留下白的花瓣用来窨茶。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6)

迎着扑鼻的香气,啜一口入喉,茶味鲜灵通透,竟还尝到奶香和蜜香。躁动的夏末秋初,意外地,被这一口茶,熨得服帖而柔软。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7)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8)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喝茶于多数人而言,不仅是口味和呼吸上的品味,更是眼睛和心灵的享受。

蒙顶甘露最像舞者的茶,色泽如银的茶尖尖,当热汤冲进盖碗时,便如流云般翩然起舞,即兴的、全然投入的。

一根根茶尖排列得如同芭蕾舞剧里起舞的小腿,有肌肉,有力量,而那份纤细和松弛感,却能让观者在茶出汤前,便安静下来。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19)

图|蒙顶山茶 ©

福建省内的花茶,多以茉莉花、桂花窨制,味道亲切,家常。而由白兰搭配蒙顶甘露窨制的这杯茶却很少见得。

茶客们欢喜于它的不可多得,它的清郁、它的月凉如水,宛如坐在山间舀着清凉的泉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很多茶在放冷之后苦涩尽显,而这杯茶却相反。在夏躁浮动,秋凉入户的夜里,任它渐渐凉去,别有清意,滋味尤佳。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0)

遇见一杯好的花茶,是有必要的。从山林被带到城市的花与茶,带着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乡土的味道、茶人汗水的味道,让你重拾自然而真实的惊艳。

只闻花香不见花,茶却因花而赋“魂”。一杯花茶里,似也有人生启示。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茶席上的花香不能永存,却“长”在了我们的唇齿和心间。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1)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2)

飞花令

飞花令是古人的文字游戏

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

《寒食》中的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3)

青春深圳将在“诗意青春”栏目

推出“飞花令”环节

邀您在评论区留下

含有令牌中指定汉字的古诗词

以诗会友

共赏诗词之美

本期飞花令的令牌之字

↓↓↓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4)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5)

END

编辑:孟丽君

校对:陶铮

审校:余治国

来源:极物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6)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极物微信公众号(ID:ijiwulife)。踏遍万乡,溯源美味;源头好物,就在极物。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7)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一杯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遇见一杯好花茶)(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