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收到了李永乐老师写的新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一套十本。拿到之后,我就快速地看了起来,半个小时把这10本小书全部看完了。
为什么看这么快?
1
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很喜欢李永乐老师的讲课风格。我经常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他讲课非常清晰,强调逻辑,语句也简练,符合我的审美。他讲的很多内容我都知道,但我还时不时去听听,看看是不是跟自己的思路一致,或者有没有小细节我不知道的。
第二,这套书的编排我非常喜欢,符合我对物理的理解。书内容的排列跟屋子里的家具摆放一样,好的摆放让人赏心悦目,愿意阅读。
一套好的科普书,第一需要正确。正确不单单是指知识的正确,这也很重要,这是科普书的最低的底线。很多科普书都达不到这点。
要求更高一些,正确不完全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要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学物理,不单单是学物理知识,更是要学会物理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单纯学知识,那不是科学,那是宗教。
第二是有趣,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好的老师或者一位好的作者,能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白一个道理。前一阵,有个视频非常火。一位老师单手劈砖。他真的做到了,在学生目瞪口呆的时候,他给同学们讲解了动量定理。
李永乐老师这套书,这两点都做到了。
2
前一阵我研究了一下初中物理教材,看完之后,跟几位大学教授吐槽,让他们关心一下中学物理教材。
我看的初中物理教材,第一章讲的是物质、物态变化,这个跟国外教材的编排方式是一致的。但是,开篇没几页,说到了温度,提到了温度的定义,规定在1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为0度。
我看到这里,前后翻了半天,前面没有讲大气压,也没有讲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学生应该怎么理解?是不是老师先需要给学生们补补课?如果爱思考的学生,应该还会问,为什么要1大气压下?大气压为什么会对温度的设定有影响?为什么要取冰水混合物?这有什么讲究?单纯取水行不行?单纯取冰行不行?……
李永乐老师的书从力学开始讲起。我们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就是从伽利略的实验开始,到牛顿三大定律,这些建立起了古典物理学宏伟的大厦。原先不好解释的,纷繁的世界都可以用牛顿力学进行解释了。
因此,这套书的第一本讲的就是力学,运动的相对性,牛顿的三大定律。讲完这些再讲热学、物态的变化,就非常顺畅。因为物态的变化本质还是运动。
而初中教材里面,先讲了物质、物态变化,接着讲运动、牛顿定律。过了很久,到了9年级的课本,又开始讲内能。我估计同学们都忘了前面的知识,而且也没有很好强调温度的微观本质。
李老师这套书里的热学,一共加起来不超过500字,在教科书上也就半页纸,但比教材写得清楚很多,逻辑非常顺畅。
比如对于冰、水、水蒸气三者之间的融化、蒸发、沸腾、凝结的过程,描述得非常简练,不同温度产生不同的过程,不同的过程产生水的不同形态,一共就4句话。清清楚楚。初中教材分散在不同年级的教材里面,啰里啰唆,讲了好几次,好几页,还不如这4句话说得明白。
3
这套书除了内容正确外,还很有趣,举的例子很生动。比如,一个人推山,山不动,这是惯性。一个大海浪过来,拦不住,也是惯性。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把惯性定律中描述的两种情况说得又生动又让人印象深刻。
李永乐老师讲故事就像放电影一样。讲分子,先从沙滩开始,这是一个远景,拉近,到沙子,再拉近,成了微观的分子。
还有的是倒过来。小朋友在树底下玩,树不动。把镜头拉远,看整个地球,地球上的树跟着地球也在一起转啊转啊。一个镜头的变换,把运动的相对性就解释清楚了。
这些例子在本套书里面特别多。
4
另外,这套书的插图也非常好。
这套书的风格有些借鉴《宝宝的量子物理学》。《宝宝的量子物理学》是一位加拿大的博士爸爸写给自己孩子看的书。这本书出名是因为脸书老板扎克伯格。扎克伯格抱着刚出生十天的小宝宝,给她看这本《宝宝的量子物理学》。一下子就让这本书火遍全球。
十天的小婴儿再天才也听不懂量子物理学,扎克伯格只是借助这本书的图画,来训练小宝宝的视觉。
但这也启发了国内的一些作者,原来可以给小小孩写科普。咱们国家的科普都是给小学生以上的人看的,量子物理更是给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以上的人看的。
中山大学的李淼教授曾经也写过一套类似的书,《给孩子讲量子力学》。我翻过一点,感觉上还是需要小学高年级以上,或者初中生以上才能看。
李永乐这套书是真正的给低幼儿童写的科普书,在上小学前后就可以看。图画更是2岁小孩以上就能看。小孩看书第一个是看图画。这本书里面的图画也带有很多物理的信息量。
比如,灯光照在小猫的身上,小猫的身后就有一个影子。地球绕着太阳转,在背对着太阳一端的地球,是黑的。这些信息也同样传递了丰富的物理内容。
这套书比《宝宝的量子物理学》这套书要内容深,那个真的是小宝宝看的图画书。
5
现在的家长对早教已经很重视了。不过,我看了下,大部分家长主要做的是英语和文学方面的早教,很少有人在科学方面做早教。
科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用说了,我们今天的上天入地,跟世界另一端的人方便地沟通,生活能这么的方便,地球上能容纳这么多的人,跟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
科学虽然重要,但很多人怕科学,觉得很深奥,很枯燥,学不好。
其实,每个人都能喜欢科学。科学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只是,我们没有用对方法。
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非常简单,首先要有好奇心,大人陪着孩子一起探索,其次要多看科学方面的书。
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大家知道要多看名著,学习科学知识也是如此,要多动手,多看高品质的书。
李永乐老师的这套书就是一套合适的科学启蒙书,推荐给大家。#品书团”##李永乐微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