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级市,位于鲁中泰山西麓,东与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汶上县隔河相望。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西汉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之誉。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2)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勘探开发历史悠久,已发现矿产29种,占山东省已发现矿产总数(63种)的47.6%,其中岩盐、钾盐居省内前列。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3)

内有孔子、颜渊、李白、杜甫、关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4)

说到这里,相信不少朋友都猜到了,没错,此地便是肥城,说起肥城,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个么?

左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5)

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与孔子同为春秋末期人,二人关系密切,曾与孔子一同前往周室,鼎力支持孔子从政,受到孔子的好评,加上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器重。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6)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作为一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左传》不仅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且又是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历史经典之一。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7)

伙大门景区位于肥城市孙伯镇五埠村,这里三面环山,西为水口,房子全部就地取材,为青石、花石等垒砌而成,没有任何辅助的凝固材料,高矮错落有致,村内保留完整的明、清、民国时期的民俗院落200多套,古时有“一鸡鸣五县”之说。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8)

原来五埠岭叫“五步岭”,最早皮氏在此居住,地方不大五岭起伏,一步一岭,后因在此定居的赵氏家人为南方人,“步” “埠”不分,埠是行船的码头,加上他们对江南水乡的思念,“五步” 也就变成了“五埠”。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9)

古民居依山而建,石屋石墙、石大门,错落有致,走进有600多年历史的五埠村,犹如走进一座石头博物馆,村内古迹众多,有古井十八眼、古姓氏谱碑、古戏台、古藏兵洞等众多古迹。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0)

村中还有“一路分两州”,分的是东平州和泰安州,左边以水为标,将石头垒成波浪形,中间留有漩涡眼,代表着东平州;右边以山为基,将石头垒成拱形,寓为泰山,代表着泰安州。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1)

大肥桃肥城人崇拜桃树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境内已种植桃树。《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七年(前556),齐鲁两国交战,齐兵围困鲁国北部边境的“桃”(今肥城孙伯镇一带),当时,此地可能已大量植桃,“桃”地之名,盖由此来。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2)

《孔子家语》里亦有鲁国君以雪桃招待孔子的故事.民间年画上的老寿星,手里的“道具”总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寿桃”,肥城素有“君子之邑”的美誉,民风淳朴,性情敦厚,自古就有以桃祝寿的良习。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3)

“硕大凝甘露,鲜肥结玉脂。蟠桃王母宴,无此不成仪”,肥桃种于春秋,成于晚唐,熟于明末,广于当今,以果实肥大、外形美观、果肉细嫩、味美甘甜、营养丰富为主要特征,肥城亦有“中国桃都”之称。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4)

云蒙山又名琵琶山,位于肥城孙伯镇东北部,与泰山一脉相通,海拔343米,因山形地貌奇特,常给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东西长约十二华里,区内林丰树茂,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5)

历史上孙膑、庞涓曾在此斗智斗勇,留下了孙伯陵、索鲁城、蝎子城等众多遗址,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曾在此驻扎,留下了古寨门、古寨墙、古兵马场等遗址。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6)

区内景观众多,有观日峰、览月峰、望鲁台、燎星峰、落风岭五大峰,在绿荫掩映之中有远近闻名的白衣庵、“超群绝伦”的古碑刻、千年“青檀”、“紫檀”树等,置身其中,吐故纳新,荡气回肠,令人神清气爽。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7)

康王河康王河为横亘肥城市最大的山洪河道,上游由肥河、康河汇流而成,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肥城西北部,处在康王河与龙山河的交汇处,规划面积168公顷,其中绿化生态面积110公顷,水域面积58公顷。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8)

相传北宋宣和年间,金兵南下,宋王朝康王赵构被金兵追赶,仓皇逃入肥城县境时,被一洪水奔腾大河挡住去路,赵构慌忙中见寺前有一马,急跨马加鞭飞渡对岸,脱险后,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匹泥马,故肥城长期流传着“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19)

公园分为自然保护、展示中心、水泽天地、荷田野趣四个景区,通过改造把生态展示回归自然与郊野风情融为一体,实现了公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与牛山森林公园、十万亩桃花园构成山、水、花“三园一线”的生态旅游观光线。

伏见桃山起源(史圣左丘明的家乡)(20)

你对肥城的印象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山河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