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万谈恋爱的高富帅(他为恋物男同砌筑专属空)(1)

“Anada”创始人Andy

文| 铅笔道 记者 赵芳馨

导语

“你是一个恋物的人吗?”

“对啊。我喜欢运动鞋。”

电话的那一端,Andy大方地承认自己的恋物情结。

他曾浪迹在恋物论坛中,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在移动网络崛起后,论坛人气不再,一批面向LGBT的App和平台破土而出。“但挺没归属感的。”

因为市面上这些App服务的是大市场,并没有照顾到“恋物者”这一小众群体的需求。Andy由此打造了“Anada”,一款同志恋物内容社区App。

第一版App功能简单,主要是社交和图库。

社交是指把用户的爱好标签化,通过标签第一时间找到同好。

截至目前,“Anada”用户5万人,UGC产量近6万,达人专区有2000多个专辑,官方图库也有3万多张图片,日活率12%。

近日,“Anada”正寻求下一轮融资

花500万谈恋爱的高富帅(他为恋物男同砌筑专属空)(2)

注: Andy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他是恋物者

“学校里,商场里,大街上……任何场所,有一位男生经过。他长得还不错,脚踝很好看,小腿的线条流畅、筋骨分明,最重要的是他还穿了一双运动鞋,白袜子微微露出。你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而且产生非常强烈的占有欲,想把那双鞋现场扒下来然后带走。”

Andy是一位同志,也是恋物者。他描述了这样的画面来解释“恋物”,“它是对某一种东西超乎寻常地喜爱,甚至近乎于恋爱的状态”。

Web1.0时代,他常混迹于恋物论坛,如“白袜子俱乐部”、“白色帝国”等。在上面,他乐于分享个人关于恋物情结的摄影作品,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论坛已日薄西山,面向LGBT人群的App、平台相继涌现。但Andy觉得这些平台没有照顾到恋物者这一更小众群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挺没有归属感的。”

市面上并没有一款属于恋物者的App。在国内,恋物群体占比较小。“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总人数还是很多的。”Andy说道:“他们隐藏在茫茫人海中,平时没有渠道交流。”

由此,他想为恋物者砌筑一方平台,“一个同志的恋物内容社区App”。它要像曾经的论坛一样,恋物者们可以分享图片、聊天交友。

同志恋物内容社区

今年1月1日,“Anada”(日文“亲爱的”之意)启动。

Andy先做了一番调研,“我要验证用户是不是真的需要这款App,而不单单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他考察很多同类软件,也询问了圈内人士,“大家还是希望出现这样一个平台,把我们的需求核心化,能交流感受,释放压力”。

大环境也让他看到曙光。“如今LGBT软件已经不胜枚举了,80、90后,甚至00后对LGBT群体也持相当宽容的态度。”

随即产品进入研发阶段。因为不是技术驱动,Andy把App的开发交给外包公司,他先试水iOS版本。“我想试探市场的开放程度。”3月,该版本开发完成。“幸运的是,第一次审核就通过了。”

这给他鼓了一把劲,有了底气后,安卓版本乘胜开发,两版在6月15日统一上线。

第一版功能简单,主要是社交和图库。

在“Anada”中,标签化是交友的基础。注册时,用户要为自己贴上标签,“比如喜欢袜子、鞋子、手套、眼镜等”。系统会据此推荐符合其恋物倾向的其他用户,之后可查看他的头像、个人主页照片、资料等。“若契合交友标准,双方能直接聊天,不符合就略过。”

花500万谈恋爱的高富帅(他为恋物男同砌筑专属空)(3)

恋物的boy们,你们喜欢什么?

图库则类似于一个图片社区。“从普通用户,到圈内网红,再到官方作品,层次感很强,满足用户的观赏需求。”

在这里,用户的创作力被激发出来。“到家了,自拍两张传到平台上。”这些UGC内容会在后台进行一次审核,敏感的图片会被屏蔽,精品则被筛选出来,放入用户靓图区。

Andy说:“后台UGC产量非常高,现在1天更新4次,以后要增加到1天更新6~8次,让用户像刷微博一样,每时每刻都有新鲜内容可以看。”

平台还提供恋物圈内大咖、网红们的美照。他们日常会拍摄很多美图,再通过App的邮箱投稿。“Anada”为其开辟了“达人专区”,曾经散落在各社交网站上的图片被整理成专辑,汇集于此,“用户可一站式欣赏”。

红人们还是平台的“后盾”。产品上线前,Andy琢磨着让第一批注册用户有图片可看,就找身边的朋友要了一些图片资源。“我说,你们把这么多年的照片打包传给我吧。”Andy笑称:“最后拿到了98000多张图片。”

除此之外,“Anada”还设立官方图库。Andy在公司里辟出一间小型影棚,“我们会邀请模特、朋友、大咖和网红们来拍摄”。目前公司签约了9位专业拍同志生活和男体男色的摄影师,每天产出专业图片。“现阶段的拍摄都是免费的。”

花500万谈恋爱的高富帅(他为恋物男同砌筑专属空)(4)

官方图库

产品上线后,Andy低调地没有推广。在恋物圈小有名气的他只发了一条微博:“有一款同志恋物内容社区App上线了,大家可以帮忙测试一下。”

在粉丝和身边朋友的口耳相传下,两个月内,“Anada”收获5万用户。“小众群体的用户黏性大,我也想验证一下产品的自发推广能力。”

用户的凝聚力也很强。“初创业时,我们的资金、人力等准备不充分。”Andy坦言,“但我遇到了很多热心的用户,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帮助我们设计VI标志,还自发组织了技术小组,为App排查隐患。”

截至目前,“Anada”用户5万人,UGC产量近6万,达人专区有2000多个专辑,官方图库也有3万多张图片,日活率12%。

融资91万

“Anada”不仅吸引用户,也得到了资本的注意。今年5月底,产品即将上线之前,Andy把产品简介挂到某天使融资平台上,投资机构迅速找到他,想要约谈。

他首选了澜哲资本,3次见面即搞定融资。6月5日,Andy和澜哲资本的合伙人竹绍龙初次相识,“简单聊了下产品的构想”。

6月11日,两人第二次见面。在澜哲的办公室内,Andy洋洋洒洒说了两个多小时。七八个投资人听得认真,却一脸费解。

“在座的各位有听懂的吗?”竹绍龙问。

“我们都没懂。”大家摇摇头,异口同声道。

竹绍龙当下拍板,“你们都听不懂的项目,我就投!”

第三次见面,双方开始探讨投资细节。7月底,种子轮91万元到账。

“Anada”的可复制性低。这是Andy及投资人对项目的信心,他笃定道:“恋物的圈子小,外人很难进入。如果他们做这样的项目,不会懂得我们的需求。”

而他却会关照有恋物情结的男同性恋同胞们的需求。“他们爱美,注重仪表,也想把自己的生活用镜头记录下来。”但Andy认为,“普通摄影师可能没办法理解Gay想要的感觉”。

花500万谈恋爱的高富帅(他为恋物男同砌筑专属空)(5)

拍摄中~

基于此,他正布局“摄影师专区”,签约全国各地的专业摄影师,“摄影师拍好看的人,创作好作品,我们为他提供展示平台”。涉及到版权问题,此版块预计收费,“只有开通会员才可以看”。

目前,“Anada”正寻求下一轮融资,“用于App迭代,加强用户互动等”。

Andy的目标是把“Anada”打造成立体式的社区。线上加入文字版块、话题讨论区、星座专区、同志资讯等;一些活动通过专区来呈现。未来会切入电商变现盈利。

/The End/

编辑 王 姝 校对 赵 远

求报道

请加pencil-news为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