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高海拔、低温、低压、低氧……这些情况,让“苦”成为在高原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武清援藏干部人才“不怕苦、能吃苦”,以奋斗诠释责任担当,用实干书写不凡篇章,以青春歌颂雪域高原的高洁与光荣。

雪域高原写担当(雪域高原显担当)(1)

(图中左三为白芳)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这是一段艰辛而自豪的经历,也是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既收获了党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收获了淳朴的藏汉情谊。我此生不悔去援藏!”在白芳心中,西藏留下了他青春的印记,更是他一生难忘的经历。作为武清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一员,白芳形容援藏的这一年是“挽救生命最多的一年”。经他手术的患者,最小年龄4岁半、最大年龄76岁,手术大到胸部外伤、肺破裂、腹部外伤,小到化脓性阑尾炎、痔疮、肛瘘,再到耳朵离体再植、断指再植等等。一年中,他实施全麻手术52例、腰麻手术9例,全部成功,无一例失败。“特殊的气候条件加大了抢救难度,既然选择援藏,我就必须全力以赴挽救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挽救更多藏区同胞!看过了淳朴的藏区,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和工作,以后有机会,还想再去一次,给藏区同胞看病,和同事一起去‘林卡’(野餐)。” 白芳不舍地说。

雪域高原写担当(雪域高原显担当)(2)

(图中左一为李晓东)

三年前,李晓东作为第九批天津援藏干部人才一员,来到江达县林业和草原局,为当地资源管护、林业产业化发展贡献武清干部人才的一份力量。在这里,走同样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在这里,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李晓东分管的江达县国土绿化工程新建绿化54233㎡。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西大门、G317两侧绿化带、麦冬警务站、字曲河中桥安置地块、文体活动中心足球场、江达天津桥旁地块等。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进入养护管理阶段。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响应江达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治江兴江战略,与同事们一起开展义务植树、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深入实施林业产业扶贫,选择优质的苹果苗,为邓柯乡退耕还林支持扶贫产业经济林建设项目200亩、波罗乡重点经济林建设项目312亩进行补植补造,现已将项目移交所属乡镇。目前可以挂果收益,可有效带动项目区农户211户13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159人持续增收,预计人均增收1500元。

雪域高原写担当(雪域高原显担当)(3)

(图中左一位石瑾)

高原寂静的夜,一位32岁妊娠8个月的孕妇,双下肢水肿、间断咳嗽伴胸痛、呼吸困难15天,在家属陪伴下来到江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在该院妇产科进行支援的武清“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石瑾为患者会诊后,诊断孕妇为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建议立即剖宫产终止妊娠。此时,由于胎儿尚未足月,孕妇和家属有些顾虑。危急时刻,石瑾向孕妇家属强调:“必须立即手术终止妊娠,否则母婴都会有生命危险。”孕妇及患者同意立即实施剖宫产手术。在医院没有血库的情况下,一边积极联系血源,一边尽快完善术前准备工作,石瑾顶着巨大的压力为孕妇实施剖宫产,先麻醉、后开皮,顺利将一名女婴娩出,随即送入温箱接受保暖治疗。一次成功的抢救,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个高原上的新生命体重2240g,出生评分为8分。在江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与武清“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交流过程中,抢救高危孕产妇的能力进一步成熟,江达县的老百姓不必再冒着生命危险转诊到两百多公里以外的上级医院。

雪域高原写担当(雪域高原显担当)(4)

(图中左一位田礼华)

巍峨的群山、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羊群、黝黑而淳朴的笑脸,这是田礼华心中藏区的模样。来到这里以后,一切对于他来说,却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高寒、缺氧、孤独、坚守和担当。“真情援藏,真心付出,这里的人民也会由衷的感激你。”在一年半的援藏时间里,田礼华在昌都市藏医院医务科任副科长,在主管院领导指导下,负责制定全院医疗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制定了《手术治疗及危重患者治疗知情同意书十一项》,规范医务人员操作流程,有效防止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为全院安全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他积极参与院内培训,内容涉及医患沟通、医疗安全等方面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考核,提高了藏医院医生对危急、重症患者抢救的应急能力。

雪域高原写担当(雪域高原显担当)(5)

(图中左二为张恒)

2021年,张恒随天津市第九批中期轮换专业技术人才到昌都市江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挂职副局长。援藏期间,张恒在对工地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为此,他立即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让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安全生产无小事。江达县海拔高,施工工期短,所以工程质量更要严格把关。针对住建局所涉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工期严格要求,张恒从施工图着手,同设计单位、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一起,针对工程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部位进行查验,对各个搬迁点的民建房屋,从地基、基础钢筋绑筋、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艺明确严格要求,确保牧民能如期搬进新家园。张恒心系群众,资助一名当地孤儿,帮助改善其学习、生活条件,直至顺利完成学业。他积极联系天津的爱心人士,连续两年为江达县邓柯乡第二小学和第三小学的学生捐赠了棉服、羽绒服、御寒鞋子、学习用品等物资,真正让孩子们接收到来自天津看得见、摸得着的帮助,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雪域高原写担当(雪域高原显担当)(6)

(图中前排中间为张明浒)

从内地到藏区工作,是人生中的一种高难度旋转动作,两次援藏经历,张明浒亦完成了两次“高难度旋转”。这一次援藏,张明浒被江达县委组织部任命为江达县财政局副局长。受局党组委托,主要分管党建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同时指导该县财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张明浒从建立健全江达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入手,与同事们协调配合,认真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任务。他结合自身相关经验,对当地党员干部深入解读《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累计培训会计人员80人次,并向财政局档案室捐献财经类书籍,供财政会计人员学习参考。按照江达县委组织部的要求,他培养了两名财政干部,在财政业务方面进行了专门辅导,与当地财政干部一起参加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培训,较好地完成了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和绩效评价任务。“一年半的援藏工作既艰苦又令人回味。今后,我要继续传承发扬援藏精神,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在为民服务中不断锤炼自己!”

条件越是艰苦

信念越是坚固

援藏干部人才的倾力付出

让藏区百姓感受到党的温度

他们横跨三千公里

路过风雨,踩着泥泞

黑黝面孔上洋溢的淳朴幸福

映射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

身披哈达——他们心中的江达是第二故乡

心系群众——他们梦中的康巴是一曲衷肠

他们在雪域高原传颂圣歌

他们书写了青春无悔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