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演员基努里维斯在出演《黑客帝国The Matrix 》时,导演给他看3本书学习,其中一本是《道德动物》,作者罗伯特·赖特。(注:《黑客帝国》讲述的是人们生活在一个精心打造的梦境幻象世界里的故事,也被人称作“达摩电影”)
作者在《道德动物》之后写了《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书的另一个名字是《Why Buddhism is True》。
作者罗伯特·赖特是一个研究进化心理学的学者,他在这本书里研究解释人性本能(比如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怎么进化形成并固化在人类的大脑里。
作者也是佛教内观正念冥想的练习者,他发现两千多年来,佛教一直试图揭示人们如何被无形地约束和控制,生活在一个不真实的幻境之中。
作者从一个现代人的视角,把佛学和科学/进化心理学联系起来,剥离宗教因素,把佛陀当成一位觉悟了的老师,尝试解读佛陀的思想学说。
如果你也好奇人性本能是如何内置在人们的出生基因里,来看下面的内容吧。
先归纳一下本文主要内容:(没时间看长文的朋友看这段就好了)
1人是进化的产物,「自然选择」不关心人类的幸福,只关心基因的繁衍。
2「自然选择」将「人的感觉」作为工具来引导人类做出对生存繁衍有利的行为。
3「感觉」不一定真实准确,人们不知道自己被「感觉」控制着,因为「自然选择」的设计就是要人们不必思考就服从,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天生有「以我为中心」的视角。
4「以我为中心」的视角除了让人看到一个不真实、扭曲的幻象世界,还带来「贪嗔痴」和无尽的烦恼。
5如何摆脱这个受限的视角?作者分享了内观正念冥想的体会和好处。
01 「自然选择」不关心人的幸福,只关心基因的繁衍。
在书的序言里,万维刚老师说得很好:
“人是进化的产物。说白了,人就是一种动物。
作为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在为我们的基因服务。基因想要被复制和传播,我们就得好好求生存求发展,要觅食,要求偶,要为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不断奋斗。动物的日子就是这样本本分分地生存、交配和繁衍。
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让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
也就是说,这种快乐的感觉,是自然进化在人类大脑中的设定,一代一代固化下来变成人性本能。
但是,正如“快乐”的名字,它会很“快”消失。
这也是「自然选择」的“设计”,快感易于消退,然后带来不满足,人们才会追求更多快感。
毕竟,「自然选择」并不“想要”我们快乐,它的目的只有一个:“想要”我们多产,将基因繁衍下去。
所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有利于基因传播的基因特性代代相传,而不利的基因特性被逐渐淘汰消失。
「自然选择」通过什么来达到这个目的呢?答案是:设定大脑中的「感觉」。
行为科学家认为「感觉」隐含着「自然选择」对环境中事物的隐含判断,人们的「感觉」是「自然选择」的工具,用于引导人类做出有利于生存繁衍的决定或行为。
对于这些行为,「自然选择」有3个基本设计原则:
1做这些行为可以带来快感/成就感/满足感,类似于奖励回报,比如xin、爱、美食、打败竞争对手、获得社会地位、获得财富等。
2快感只能短暂存在。这样才能鼓励多次发生,以便实现大量的基因传递到下一代。
3人们应该高估快感带来的幸福感。在1和2之中,人们应更关注1快感,而不是2短暂。一旦得到快感,伴随而来的可能是另一种不安的感觉,一种不满足及更深的渴求。
于是在这样的大脑设计下,人们本能地追求快感/成就感/满足感等。
「感觉」让人们自然无意识地就可以做到“趋利避害”,「好的感觉」使人们接近对其有利的事物,「坏的感觉」使人们躲避对其有害的。
「感觉」是人们一出生就自带的,「感觉」的出现,替代了大部分思考,成为固化在基因里的本能。它决定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比如,吃饭、做ai、和对手竞争、赢得他人尊重等。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说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这可以极大节约人类为了生存而耗费的体力精力,是提高生存繁衍效率的好办法。
02「感觉」不一定真实。
「感觉」出现的目的就是要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如果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人类陷入幻觉,比如“看见”并不存在的蛇(可以让人们害怕并逃离不安全的地方),「自然选择」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但是,在现代环境中,很多对我们的祖先有利的感觉,如今却起到了反作用。
比如,开车时的路怒症。
惩罚对自己不公或不敬的人,是深植于人类内心的一种欲望。
在祖先生活的社会里,在小村庄里,如果有人占了你的便宜——偷了你的食物,偷了你的伴侣,或者只是看不起你——你就需要给他一点教训。
毕竟,如果他认为欺负你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就很可能会不停地这样做。更糟糕的是,你所处社交圈的其他人会认为可以压榨你,于是也开始欺负你。
在这样一成不变的狭小社会环境中,对压迫者表现出极度的愤怒,直面压迫者,敢于反抗,对你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即使打输了,甚至被揍得特别狠,你也传递出了对你不敬必有后果这一信息,长远来看,这种信息会给你带来好处。
但是,这种突然爆发的愤怒感觉,放在现代的高速路上会带来怎样的荒诞结果?
不会带来任何益处,甚至会害死你!
「感觉」可以理解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基因里固化了的自动化算法,大多数「感觉」在我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为我们做选择和判断。
虽然我们有时可以意识到问题所在,但是很难挣脱出来。
03 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理性」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
也许有人会说,人类可是有理性的啊。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理性是“感觉的奴隶”,做决定的不是「理性」,而是基于「感觉」做出的决定。
以常见的购物决策为例。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观察到,人们在做购买决定时,大脑中活跃的区域并不是负责理性的部分,而是负责感觉的伏隔核、脑岛部位(控制快感的部位)。
实验证明,大脑的权衡过程是通过不同的「感觉」互相竞争实现的。
有科学家们认为大脑是一个多元体,由至少七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做什么由他大脑中各个模块的竞争结果决定。
所谓「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思考对行动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思考的起点和终点一直都是「感觉」。
「感觉」告诉我们应该想什么,经过思考之后,「感觉」又告诉我们该做什么。
人们的「自控力」经常被描述成「理性」凌驾于「感觉」之上。实际上,「自控力」的挣扎是两种「感觉」之间的冲突。
前额叶被认为赋予我们「理性」,但是前额叶中嵌入的「理性」能力本身也受到「感觉」的控制。
「理性」的「自控力」并非抑制一种「感觉」,而是强化能够抑制这种「感觉」的另外一种「感觉」。
两类模块并没有更「理性」之说,只不过二者有不同的目标,在某个时间里一种模块比另一种模块更强而已。
比如人们面对甜点,大脑中一个模块主张多吃点(带来快乐),另一个模块主张少吃(为了健康)。
如果其中主张少吃的模块竞争胜出,那么我们以为自己有「自控力」,是「理性」的;反之我们以为自己「自控力」不足。
但实际上,有科学实验证明,如果一个人刚看了一个“亲人得病离世、家人悲痛欲绝”的电影,他大脑里主张少吃(为了健康)的模块大概率会胜出;
而度过了精疲力尽一天的打工人,他大脑里主张多吃(为了快乐)的模块大概率会胜出。
所以,少吃甜食并不是「自控力」和「理性」的问题,而是在不同情景或状态下的某个「感觉」更强烈而已。
04 人们看世界时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天生「以我为中心」的视角。
人类是无意识的评判者。
我们主观、不自觉地给各种事物加上评判和标签(正面或者负面的)。比如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
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事物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感觉」而已。
如果说「感觉」是「自然选择」在我们大脑里刻下的基因,我们生而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区别,也许在于我们可以审视「感觉」并发现有时候它并不真实可靠。
所有「感觉」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最初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人们不必思考就服从,所以它们会努力阻挠被客观地审视或质疑。
在这些阻挠里,最重要也是隐藏最深的一点,也许是人们天生「以我为中心」的视角。
这种「以我为中心」的视角,好像是人们自出生起就一直戴着的「无形的有色眼镜」,我们透过这副眼镜来看待所有其他的人和事物。
比如,我们在历史上把地球看成宇宙的中心;把大部分动物看作人的食物;把人看成“我的家人朋友”和“其他人”。
如果把「以我为中心」的视角稍作扩展,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像哲学家斯宾诺莎说的:“每一个人都想让别人按他的意向生活,赞成他所赞成的,反对他所反对的。”
在本文里,更细微也更说明问题的是:人类对于不利于自己的、自己不喜欢的,都会产生「不好的感觉」。
由于人们这种自带但有缺陷的视角,“人们会看不见自己身外的事物,然后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释一切事物,不得不裁剪其他东西以适合自己的标准。——斯宾诺莎”
就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解、误读就产生了。
我看到了你的行为,并不知道你的真实为人和意图,但是根据我的经验理解,我做出了对你行为的解读。
这种解读已经是人们的本能反应,想一想你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吧。
如果把这种失真的误读,从「个人—我」扩大到「部落群体—我们」,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部落关系会造成感知偏差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人们的一般感觉是:我/我们/朋友是好的,他/他们/敌人是(或可能是)坏的。
人们天生「以我为中心」有缺陷的失真视角,会造成并加剧「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或冲突。
作者指出:现代社会中,似乎越来越多不同群体的人因各自的身份定义与其他群体尖锐地对立起来。
看看不同宗教、种族、国家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公开的矛盾,作者认为这种部落主义是当今时代最大的问题。
为什么大脑会这样设计?让人们自带「以我为中心」的视角而不自知?
因为「自然选择」设计大脑并非要人类准确地评判他人,而是要引导人类做有助于本人基因传播的交流。
人类处于进化阶段的狩猎—采集社会中,持续散播敌人的坏话确实会对他的社会地位产生可观的影响,同时还可以警示他人不要与你做对。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中还是有聪明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爱因斯坦、释迦牟尼等。
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想要深刻理解物理学,就要摆脱你的特定视角。这个思考引导他后来研究出了相对论。
释迦牟尼据此悟出,「我执」是让人们深陷轮回得无明,因为默认「以我为中心」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人和事物是扭曲了的世界或者是虚假的现象(幻象)。
因为有「以我为中心」的视角,人们所有思考和行为的出发点和中心点就是「我」,即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于是,对待周遭的人和事物,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另一个是“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
因为“贪”和“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痴”。
「贪嗔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
所以就像《佛陀的启示》一书里说的,“「自我」的概念是一种虚幻的、错误的信念, 是世间一切问题的源头,世间一切的恶都可以追溯到这种错误的认识。”
只有摆脱这种视角,去除「自我」的执著,才能超越贪、嗔、痴,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
05 如何摆脱「以我为中心」的视角,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作者推荐一个方法: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的作用是训练人和自己各种「感觉」的剥离。可以在冥想中观察随时产生的各种「感觉」,而不被「感觉」所控制,不做「感觉」的奴隶。
正念冥想是一种了解人类大脑的好方法:坐下来,专注呼吸,然后观察大脑的运转。
几乎每个冥想者都体验过,此时大脑似乎处于某种默认模式:思绪流动、杂念纷飞,念头拒绝停留在某个地方。
小结一下有4个特征:
第1 念头是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没有现在当下的。第2 所有这些念头都是关于「我」的。第3 这些念头大多数都牵扯到其他人。
第4 所有这些念头都落在某一个大脑模块里,比如吸引配偶、保住配偶、提升社会地位(可能意味着要贬损对手)、关爱亲属、经营友谊等各种模块。
观察感觉或审视念头的意思是:告诉你自己,你并不是你的念头想法或者感觉,你和它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去评判它们,只是看着它们(出现或者消失)。
越少评价自己头脑中的感觉,就越能清晰地看待它们,也就越少被误导。这样你就能较为客观的看待它们,它们的活跃度和对你的影响力就会降低。
打个比方来说,你把自己的念头或感觉看作是一列火车,它出现在大脑的意识里,好像火车进站了,而你并没有上车,只是在旁边站台上看着它。
然后慢慢地它开着,驶离车站,在大脑意识里消失了,几乎同时,又一列新的火车进站了(大脑里出现了个新的想法或感觉)。
如果你突然意识到自己不知何时上了火车,也就是思绪开始不自觉游荡,就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呼吸上。
随着能专注于呼吸的时间越来越长,杂念会越来越少,有一种从喋喋不休的大脑中解放的感觉,那是一种安宁,甚至深度的安宁。
作者所修习的正念冥想属于“内观派”(Vipassana)。
内观禅修特别强调正念冥想,对现代人有很多好处,最初可以用于简单的减缓压力或焦虑、缓解愤怒或控制自我厌恶情绪等理疗性的尝试。
随着练习和体会的加深,逐渐转变成为某种哲学和精神追求:超越所有受限制的视角,不带任何自私的偏见,可以实现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深刻体会。
写在最后:
人类的大脑好像是「自然选择」设计的机器,对外界的刺激和输入会产生反射性的自动化反应。
比如人们的所见、所闻、所嗅、人、新闻、视频,这些输入的信息激活人的「感觉」,不管这种「感觉」多么细微,都会启动想法和反应的列车。
所以控制这台机器的关键就是被激活的「感觉」。
如果人以贪爱本能来处理这些「感觉」,自然、反射性地渴望快乐,自然、反射性地抵触痛苦,那么,你就在按照「自然选择」的程序脚本行事,继续被周围的世界和「自然选择」控制。
除非你开始注意到发生的一切,否则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如果你能以正念审视这些「感觉」而不是简单地自动化反应,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控制。
对个人来说,只有摆脱了控制,内心的自由与觉醒才会慢慢到来。
对世界来说,一切可能会变得更美好。
这也是作者写本书的主要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