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匮乏、空间狭窄、景色秀丽、四季变化的东瀛岛国,是个能够培养能工巧匠的天然场所,由这样的文化风土产生出对技术的崇拜之心是自然的。唯有精湛的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岛国,这样不啻是生存的法宝。

就具体的日本文化器物而言,有剑、马 、纸、砚、漆器等物。在百工皆善、器物皆精之中,显现出日本民族认真细致的性格特征。

器物仅仅是器物,但器物精良与否,反映出了日本民族的民族性。急躁粗陋的民族不可能制造出 的物品,而日本民族的性格也确实有细腻认真的特点,日本的器物正是这种民族性格的具体表现。

陶器

百工皆善,器物皆精显现出日本民族认真细致的性格形象。日本的这种民族性 至今未变,因而日本制品大多质优形美。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

lot813 深川制陶瓷茶盘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

lot814

最初是在公元5世纪之前,朝鲜半岛过来的陶工带来了东亚大陆先进的烧制工艺,产生了日语称之为“须惠器”的一种新型陶器,它是一种将耐火度高的黏土用制陶用的旋转圆盘制作成型后,放入窑中经千度以上的高温烧制后做成的结构细密、质地坚硬的硬陶器具。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

须惠器

唐代中国的三彩技术已传入日本,日本正式开始了铅釉陶器的生产,烧制出了光泽亮丽、色彩鲜艳的陶器 。16世纪末,丰臣秀吉出兵进攻朝鲜,强行带回一批陶工,其时中国的制瓷工艺早已传入朝鲜半岛。这些朝鲜陶工在日本的九州有田一带成功地烧制出瓷器,由此,日本的陶瓷器工艺不断突飞猛进。作为日本食器的瓷器,是一种细腻的瓷器,外形古拙,纹理清晰,其形状除圆形、椭圆形之外,还有叶片状 、瓦块状、莲座状、瓜果状、舟船状,呈四方形、长方形、菱形、八角形。其 色彩大多素雅、简洁,少精镂细雕,少浓艳鲜丽。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4)

lot807 扇形瓷盘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5)

lot803 日本皇室御用品牌瓷 香兰社瓷盘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6)

lot806 昭和时期制 老陶瓷斗笠碗 茶道茶碗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7)

lot804 日本明宝窑陶瓷茶道茶杯 四方皿

漆器

日本从文具到书房的家具都用倭漆器具。首先,倭漆是绝好的油漆。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8)

lot815 木胎漆器托盘

明代《天启宫词》记载:“上好弄油漆,凡所使器具,皆御用监内官监办。进作料,上手为之,成而喜,喜不久而弃,弃而又成,不厌也。宣庙青宫时,剔红填器俱,经裁定后厂制终不及前。倭漆中杂金屑,砂砂粒粒,光色莹然,亦为时所重。”倭漆不知何时传入中国,不过在明代倭漆为时重用,宫廷亦用倭漆。其次,倭漆工艺的仿造。倭漆器具在明人心目中是最佳器具 。倭人漆器乃是天下的极品,明代亦有仿造。“仿制的倭漆器具几乎与倭国原产漆器仿佛,可见当时仿造技术已经很高。茶山描述道:日本的技术之所以如此发达,得益于日本人经常往来于日本与中国江浙一带,习得了其精妙的工艺。漆器的餐具到了江户时代呈现出飞跃性的发展。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现象就是漆绘,主要是“莳绘”被普遍运用到了膳、碗、盆等食器上。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9)

lot815 运用了“莳绘”的漆器托盘

“莳绘”是一种用漆描画出图案之后,再用金、银、锡等金属粉末黏上去磨制出来的图画,起源于奈良时代,在平安时代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到了室町时代诞生了为将军家 服务的幸阿弥世家和五十岚世家两大几乎是世袭的画派,这两大“莳绘”的画派一直延续到了江户时代。将“莳绘”艺术大量运用到食器上来的,首先要推江户中期的尾形光琳。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0)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1)

lot815

其他器物

不仅陶瓷器是这样,在日本,以漆器为代表,瓷器、陶器、木器、竹器餐具材 料多样、应有尽有,各自显示出不同的肌理和质感,适合于不同的季节、不 同的食物和不同的场合;上面通常绘有风格淡雅的图案,拼合起来,又是一副美丽的绘画;种类也繁多,尤其是各种盛放佐料的盏盏碟碟。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2)

lot812 玉川堂茶淇茶则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3)

lot808 日本明治时期 锡制提梁茶壶

最使人心动的 ,是那种木碗,其花纹之精美自不待言,单就外观而言,那雍容大方的造型 ,丰满柔和的曲线,叫人爱不释手,观其形,想其态,味外之旨油然而生;而碗沿厚度恰到好处,与嘴唇相接,不滞不滑,天衣无缝,宛如与心爱的女人接吻。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4)

日式木碗

显然,这已经不能单纯地从美学的角度来解释了,对装饰美的迷恋和不懈的追求,已成为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是他们的一种本能。到了德川幕府后期,日本的这些工艺水平几乎可与中国并驾齐驱。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5)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6)

三为国际第7期网络拍卖会将于11月25日至11月30日举行“茶事雅器 · 日式器具专场”,届时为公众呈现数件日本名烧甚至御用的器具。集合了明治、昭和时期等百年古董,涉及陶瓷、锡制,漆器等典藏之作;对美极致追求的日本匠人、“风雅”的日式审美,我们期待这样一期的精品小专场能给公众带来惊喜。

专场亮点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7)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8)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19)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0)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1)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2)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3)

lot811 百年古董 本锡酒具一套

品名:本锡 锡制酒具一套

年代:近百年

材质:锡

品级:收藏级

款识:本锡,纯锡

尺寸:壶高11.5cm,口径3cm。杯高2cm,4.5cm

鉴赏:

年份非常老 带原配木箱 非常稀有的大全套

款识介绍:

本锡是纯度为97%以上的锡。大阪当初的名门锡器,正徳4年(1714年)创业,与其齐名的有大阪锡器、萨摩锡器。属日本锡器三大顶级制造商之一。

1996年,锡半最终传到第十代,十代锡半夫妇与大阪锡器商议,工匠归入大阪锡器门下,现大阪锡器的工艺有不少出自锡半。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4)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5)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6)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7)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8)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29)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0)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1)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2)

lot816 昭和时期 日本名烧之一 老九谷烧 茶杯一套

品名:九谷烧茶碗

年代:昭和时期

材质:瓷

品级:收藏级

款识:九谷旭山

尺寸:高5cm,口径10cm

鉴赏:

九谷烧顶级杯子,表面描金,内壁手绘图案, 老九谷 名家旭山作 5花杯 独具特色 茶道精品 原共箱 未使用品

款识介绍:

“九谷烧”是彩绘瓷(“烧”是日文中陶瓷的意思),因发祥地日本九谷而得名,距今350年历史。明朝末年,中国彩绘瓷器传入日本,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并得到迅速发展,因而日本彩绘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色彩是古九谷燒的最大特徵:釉色濃重鮮美而意境超群,強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濁而無光澤的質地形成完美的調和,展現日本彩繪瓷器的最高境界。另有一種手法是將素瓷上塗滿青、綠、紫、黃等色釉,因為沒有紅色而俗稱為「青手」,並有相當多意境高遠的佳作。

九谷烧瓷器艺术风格高雅、技艺独特,非常善于采用金、银等华贵的装饰材料进行装饰或绘画。装饰技法有红彩、金彩、绿彩、银彩等种类。现代九谷瓷器,在色彩种类方面更加用色大胆,色彩扩展到红、黄、绿、褐、紫、金、银等色。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3)

“三为”H5小程序

长按下方小程序码打开

参拍!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4)

三为国际第7期网络拍卖会“经典荟萃 · 西方古典油画专场”

预展:2020年11月25日 08:00:00

开拍:2020年11月27日 08:00:00

结拍:2020年11月30日 21:00:00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5)

期待阁下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三为审美”

精美的器皿(精美的器具为何频频出自日本人之手)(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