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私信我,讨论人生的意义。朋友的观点很明确,几乎绝大多数的人的人生毫无意义,与花鸟虫蛇无甚差别。繁衍生息,构筑社会基础。说实在话,这个观点我基本认同,但也不完全认定。之前也曾写过关于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文章,经过若干年,想法也有些差异。

为什么论心不论事千古无孝子(论人生的意义即存在)(1)

我不信鬼神,自然也不信宗教,但我信命,如果剔除这个观念,无论什么宗师大家,都无法探讨人与社会。很多事都是命中注定,不由得你不信。每个人都无法选择父母,人的出身即阶层。父母的境况、修养,几乎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好友小韬常说,当代人没多少人真正懂得门第观念的真正含义。府、第、邸、家、门、宅、户,皆有出处。《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唯有贾府称府,史家王家薛家没一个称为“府”的,否则就是僭越,弄不好会丧命甚至诛连九族。“寒门出贵子”,旧时所谓的寒门,这“门”字可了不得,不是普通人家能谦卑得出来的。旧时寒门通常泛指没落的士族或中小地主,曾经有过家业,有一定私产。居无定所,不名一文,哪来的门户?

说了一通废话,莫骂我是封建余孽。任何时代,人,生就不平等,时代进步,宣扬人人平等,但不会因此而荡平差异。天地造化,各有所命。是痴是智,因慧因劣,都是天之所赐,无从更改。有低才露高,存善方显恶,红花虽好,亦须绿叶扶持。诗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又云“高处不胜寒”,有仰望的,一定会有俯视的,立足点不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然不会雷同,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境界吧。

为什么论心不论事千古无孝子(论人生的意义即存在)(2)

谈了这么多,一定有人会嘲讽我说了一大堆风马牛不相及的言论,这些与人生的意义有什么瓜葛?自然会骂我迂腐消极,胡言乱语。非也!笔者之所以长篇累牍,铺垫陈述,所言皆为”存在”而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即存在。

存在,存是有时空之限,在无时空之束缚。万物皆有寿命,存世之时日或长或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王谢两家,早已泥牛入海,然而其名其事,千秋犹在。所以,儒家思想里一直秉承家风门第的观念是无可厚非的,笔者的思想或许有点守旧,一直以没落的“书香门第”为傲,自幼被逼见习古文史籍,有些观点贻笑大方也就不足为怪了。

是玉是石,皆因天命。石在千年,玉留万载,可遇而不求。认清本质,方能追本溯源。不谈前世,不议来生,只谈现世,方才是讨论人生的根本。什么前世种善因,今世结善果,都是骗人的鬼话。“众生平等,众生皆佛”,都是虚妄嗔念,不能信亦不能从。看似籍慰,实则诛人心智,削人手足。

多数人生活在社会低层,如我一般卑微。说实在点,在熟悉的城市,见到我能说出我名字的屈指可数。多少人记得父母的生日,更别说亲人的祭日。多少人记得你的生日,知道你的喜好……再扪心自问一下,你在意过谁?谁在意过你?多年未见的同学,见了面常常误认了谁谁谁,司空见惯。人走茶凉,人在人情在,这就是社会的真实面。毕业二十年三十年再聚会的同学会,立竿见影,谁存在于人群,谁疏离于圈子,不言而喻。有人春风得意,有人手足无措,有人失意伤怀,有人感怀自慰,有人漠然无视……

为什么论心不论事千古无孝子(论人生的意义即存在)(3)

别人记住你,是一种社会认同,即社会存在。品行优劣,成败荣辱,作为别人的谈资,频率与时长,可以量化。当一个人彻底被人群遗忘,众叛亲离,孤家寡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性死亡。人一旦到了这种境地,不仅仅是可怜,更应该称之为可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至理名言。所以无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他们的人生绝非寻常人能想象得到精采。毋庸置疑,这便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普通人没有可比的资本。

当然,人不可妄自菲薄,不求上进,自甘沉沦,也不可无视现实,好高骛远。相信只要风足够大,石头也会飞起来,不是笑话。机缘巧合,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奋斗者令人敬仰,华为任正非先生是一个草根成梧桐树的传奇,真实存在。有天资与奋斗的主因,亦有机遇与环境的撮合,所谓天人合一吧。

都是凡人,只有翅膀撑得起欲望,才会自信,才会自在。说点题外话,中国汉字是有生命的,一切文明的存在都离开了文字。建筑、图画、文物都受时间的局限,唯独能不息传承的只有文字。三皇五帝、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文献里记载的,无论真伪,记载了忠奸,记载了兴衰,记载了荣辱……二十四节气,是祖先的智慧,谁也无从考证是哪位圣人的智慧,但一直会存在于华夏文明,而不会昙花一现。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屈原、秦皇汉皇、唐宗宋祖、李白、杜甫、苏东坡、文天祥……纵然灰飞烟灭,依然永据人心。

为什么论心不论事千古无孝子(论人生的意义即存在)(4)

可爱的小友,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期望能得到你少许的认同。你我皆是凡人,人微言轻,年纪相差近半,我不敢以父辈自据,毕竟道不分长幼,学不分迟早,三人行,必有我师。多数人是平庸的,没有所谓的前程似锦,为衣食奔波劳碌,无从享受闲适雅致的生活,考量人生的意义。小友博识,非我当年年轻时所能企及,与小友相谈甚欢,受益匪浅。说句厚脸皮的话,我最喜欢周边的人叫我“王秀才”,这或许就是我“存在”自满。我这个人不够谦虚,依我这等浅见薄识,不足以为小友释疑解惑。小友好学,孜孜以求,假以时日,羽翼丰满,定能游刃有余。它日高朋满座,品茶论道,夫复何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