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7月15日电 题:传承老“晒”法 尝试新“晒”法——西藏千年盐田焕发新生机
新华社记者曹健、范帆、陈尚才
盛夏时节,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境内的盐井地区,一年中最佳的“晒盐季”即将进入尾声。盛满卤水的盐田沿着澜沧江次第排开,倒映着雪域高原的天高云淡。从空中俯瞰,波光粼粼的盐田仿佛延展在山间的调色盘。
“3月到6月是晒盐的黄金时间,等到雨季来临,就不好晒盐了。”一大早,53岁的加达村村民美拉就来到盐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从澜沧江畔的盐井抽取卤水到盐田,待风吹日晒后析出盐晶,再从盐田里刮出盐粒……
当美拉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她就看着村里的大人们这样制盐,这项古老的技艺在加达村已延续传承1300余年。
加达村村民在古盐田里劳作。新华社记者 陈尚才 摄
这里的每块盐田面积约在5平方米左右,架空于山间,上方覆上透水性差的黏土,下方则由一根根木棍支撑,站在盐田底部抬头看,还能看到盐滴结晶而成的盐柱。每年冬天,当地村民要从山上取土,对盐田进行修缮和管护,以保证来年更好地产盐。
根据成色和用途,盐田一般可扫收三层盐,上面一层干净的白盐,一般可用作食盐烹饪食物;中间一层受黏土影响,盐粒变成红色,一般可作保健之用;下面一层盐粒颜色更深且有一定杂质,一般可用于饲喂牛羊。
美拉告诉记者,从浇灌卤水到析出盐晶,一般需要12天左右,经过高原强烈的光照和烈风蒸发,一块盐田产量约在25公斤左右。美拉的13块盐田,每年可以给她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
加达村所在的这片区域,被当地人称作盐井地区,藏语叫作“察卡洛”,意思是产盐之地。这里位于藏、川、滇三省区的交界处,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的入藏重要驿站,过去人们用盐换取食物和生活用品,大自然的馈赠帮助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维持着生计。时至今日,盐井地区依然保存着3500多块盐田,最多一户有50多块盐田,最少也有五六块盐田。
这是在加达村拍摄的古盐田。新华社记者 范帆 摄
2008年,盐井地区的食盐晒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盐井盐田之所以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除古法晒盐的历史和文化外,还因为这里如“天空之镜”一般的独特美景。
“云南乡土小丫”是一个主要做古村落主题直播的账号,在盐井地区做了连续多天的直播。“账号特色就是带网民通过屏幕,直观感受古村落的真实状态。”主播米娜说,盐井地区很有特色,跟踪拍摄古法制盐,包括抽取卤水、收取盐粒、夯实盐田、背盐运盐等流程,是直播的重点之一。
村里的年轻人也在用更为时尚的方式,通过网络“晒一晒”,让更多人了解制盐技艺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村民在古盐田里劳作。新华社记者 周荻潇 摄
今年33岁的村民扎西拉姆在劳作之余,会经常拿出手机,将盐田的风光拍成短视频,有时她还会做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介这里的风土人情。
如今,扎西拉姆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最近几年,她每年能通过网络卖盐3000多袋,有时自家的盐供不应求,她还要收购其他村民的盐。“保健红盐最受欢迎,很多游客旅游时买过后,还会通过网上再次购买。”扎西拉姆说,“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我相信传统的制盐技艺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