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的iPhone不要扔,它还可以挂在墙上陪着你!
时间转眼已经到了2020年底,极果君在把玩着自己的iPhone 12时突然想到,虽然极果君每一年都要更新自己的iPhone,但能随时随地陪着自己的就只有最新的一款呀!既然如此,极果君为什么不把这些老朋友们翻出来,让它们每天都能与自己再次邂逅呢?
从乔布斯时代的小巧精致,再到库克时代的大而精巧,极果君也曾一部一部集齐了每一代苹果手机。尽管这些曾经神流畅的老朋友们有的早已寿终正寝,但承载了极果君从校园青葱少年到电脑桌前油腻肥宅的记忆的,也是它们。为了这段回忆,也为了留住老朋友们,极果君决定把它们还原成零件再裱起来挂到墙上,在以后的每一天都有重逢。
极果君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九代iPhone,从抽屉里翻出了初代iPhone、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8还有iPhone X和iPhone 11作为本次的拆机目标。
看!超进化的外观,不变的轮廓在拆机之前,极果君得最后欣赏一下它们精致的外观设计——
圆角矩形的家族式前脸,从“黄金尺寸”变长再变大,然后又变长又变大:
从初代iPhone到1Phone11,十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比如屏幕尺寸,比如从方屏到全面屏的形态,再比如承载了iPhone交互逻辑中最重要的部分却在后来消失无踪的Home键……但直到今天,人们看到圆角矩形轮廓的手机仍然会下意识想想它是不是iPhone。
追求对称美的底部尾插:
iPhone全系列的尾插其实算是形态最稳定的部分,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也就是从老式的30针接口变成小巧坚固、正反可插的Lightning接口,唯一的缺点可能也就是万年缺席的USB3.0了……
时尚就是一个轮回,这句话放在iPhone身上也依然灵验。
初代iPhone的后壳材质是金属,到了两年后的iPhone 4/4S这里就变成了玻璃,但在随后的iPhone 5身上又改回了金属,而三年前的iPhone 8/X系列又将玻璃材质沿用至今。
哦对了,边框也是轮回的,由宽到窄再变宽。没想到吧!2019年的iPhone 11的边框跟iPhone 3GS相比毫无长进,梦回2009。
拆!跟极果君一起动手上古时代:粗犷的主板设计
虽然iPhone的出现改变了智能手机的设计思路,但2007年发布的初代iPhone明显还带着时代的烙印,或者说是诺基亚塞班智能机时代的烙印——与后作拧下底部螺丝掀开前面板不同,初代iPhone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容易维修拆解”:向下推开背部下方的塑料壳,就可以撬开金属后壳了。
至少这一步操作跟当年的诺基亚没啥区别。
当然,揭开后盖之后就能依稀看得到日后iPhone的设计方向了:只有换SIM卡的机会,莫得可换电池,也莫得内存卡。
拽掉电池飞线,拧掉全部螺丝,就可以很轻松地取下初代iPhone的电池和主板,一览它的内部全貌:
欸,iPhone从第一代开始,集成度就这么高了吗?主板居然这么小!
当然不是。但是你又没想到吧!你以为iPhone的双层主板设计是从哪一代开始的,是iPhoneX?那就大错特错了。
初代iPhone也用了双层主板,还用了iPhone X同款奥利奥设计,把CPU夹在了两块主板之间。也许是当年的CPU发热量实在不大,也许是初代iPhone的销量还没有今天这么高,总之当年的双层主板设计并没有像今天一样“恶评如潮”。
尽管初代iPhone的设计看起来“可维修性很强”,但苹果公司似乎并不这么想:他们想要一体性更强的iPhone手机。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iPhone 3GS的设计明显更加坚固:它的开启方式被改为拧开底部两颗螺丝后用吸盘吸起面板,这个设计也一直沿用至今。
与自家众兄弟都不同的是,iPhone 3GS的主板尺寸极其惊人,直接填满了中框,以至于电池只能放在它后面。
iPhone4-iPhone5:集成度大提升
相比前作,iPhone 4的设计大改。尽管底部的固定螺丝仍在,但iPhone 4的内部已经变成了三明治结构,开启方式也从掀前脸儿变成了揭后盖。
在iPhone 4的玻璃后盖下面,苹果也做出了很大改变:原先盖满整个内部的超大号主板消失不见,全新的L型主板苗条纤巧,卡托也大大瘦身变成了Micro SIM规格,电池因此得以在机身厚度降低的情况下容量大涨近两成。不仅如此,iPhone 4甚至还有空间多塞进去一颗3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虽然当年极果君作为一个直男几乎没怎么用过。
在iPhone 4纤细的主板上,占据最大面积的就是那颗主频1GHz的Apple A4处理器。尽管是三星贴牌代工(由蜂鸟C110定制而来)、采用了ARM公版设计,但A4作为作为iPhone的第一款专有处理器,其性能在当时也属于旗舰水平。
由于A4的强劲性能,苹果也在手机屏幕领域又掀起了一场革新: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视网膜屏幕,它的首次亮相是在iPhone 4身上。
iPhone 5无论是在完整状态下还是在被大卸八块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改变就是那块纵向拉长的屏幕了。
拧下螺丝掀开屏幕,与iPhone 4如出一辙的内部构造就出现在了极果君眼前。除了比例不同,iPhone 5最大的差异就是再次大幅瘦身的Nano SIM卡槽,这也是在iPhone 4“强行”改变了SIM卡形态后,苹果公司在短短两年内对它的第二次动刀。
iPhone 5的尾插接口是属于自己的另一个创新:首次将老式30针接口换成小巧坚固、正反可插的Lightning接口。同时,iPhone 5也是第一代采用三段式设计的iPhone。
另外,iPhone 5/5S两兄弟也是最后两代使用ERM偏心转子电机马达作为震动器的iPhone。
什么是ERM偏心转子电机马达?
哦,就是转子马达,山寨机都在用。
变大的iPhone:大幅强化振动马达
到了iPhone 6这一代,我们就再也不会在iPhone身上看到转子马达了——苹果用上了线性马达来实现更好的震动手感,尽管线性马达的体积十分“巨大”,粗暴地挤占了iPhone本就可怜的内部空间。
iPhone6在设计上的最大变化非常直白,又大又轻巧。
屏幕变大,机身变大,电池也变大,又将机身厚度十分激进地压低到了6.9mm,使其成为了历代iPhone中最薄的一款。与此同时,超薄的机身也带来了一个弊端:随随便便这么一撅,它就弯了。
不过,极果君可舍不得这么干,这可是陪了我整整一年的好兄弟呐!
相比于前作,苹果在iPhone 7身上做出的大部分改变都是为了防水。为了提高防水性能、降低进水几率,我们从此再也看不到iPhone机型上的耳机孔,Home键也由按动式变成了固定式。
不过这样一来,iPhone的操作体验不就会受到严重削弱了吗?
苹果则拿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加强线性马达的体积和性能,直接模拟按压式Home键的按动手感。只要让用户“感知不强”,那就可以当作无事发生。
对了,iPhone 7还有苹果全部4.7英寸机型里最大的电池,容量足有1960mAh。不过在电老虎Apple A10的Debuff下,极果君也没体验出来iPhone 7在续航上有什么长进。
作为当时的“末代”小屏旗舰,iPhone 8曾经是极果君最喜欢把玩的一代苹果手机。无论是双面玻璃面板温润如玉的触感,还是小巧圆润的机身,都提供了相当棒的手感。
在掀开屏幕以后,我们就会看到iPhone 8的内部布局并没有什么改变,甚至电池还缩水了。尽管Apple A11处理器的能耗比相比上一代电老虎有了明显长进,Apple你这开倒车的操作也很让人费解啊!
说到A11处理器,极果君就不得不提及它的创新:在iPhone 5的A6处理器使用自研CPU架构后,苹果在A11处理器上更进一步,完全弃用先前一直在合作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的Power VR GPU,转而搭载了自研架构的图形处理器;另外,还有与海思麒麟970处理器的AI模块前后脚发布,上市却比麒麟970早了整整一个月的AI神经引擎。
在掀开主板与电池之后,我们才能看见它的新组件:一片大大的无线充电线圈,占据了整个背板的将近一半面积。
全面屏时代:Face ID与双层主板
在iPhone8发布的同场发布会上,苹果做出了iPhone4以来最大的改变:全面屏。
由于苹果此时已经十分出色的工业设计,极果君在拆解iPhone X和iPhone 11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相比拆解iPhone 7/8时在难度上有什么提升。同样是拧开两颗螺丝,同样是吸开前面板,同样是挑开排线就能完整取下屏幕,同样的好拆——
除了双层主板。对普通玩家来说,拆解iPhone4-iPhone8的主板都很容易,撬开屏蔽罩就能看见历代Apple A系列芯片的真身,但在iPhone X和iPhone 11这里怕是要碰一鼻子灰。
但对极果君来说,这些都不是事。来,上风枪!
在将主板吹热之后,我们才能揭开两款全面屏iPhone最后的面纱。轻轻掰开两块主板,我们就能看到夹在中间的Apple A11/A13处理器。尽管充斥着满满的初代iPhone既视感,但全面屏iPhone主板的集成度显然高了不少,满满当当的排线接口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iPhone X和iPhone 11为何要这么做,单层主板它不香吗?Face ID为此要背大锅。直接对比iPhone 8和iPhone X的前摄模组就不难看出,苹果比为了面容识别牺牲了顶部相当大一片面积。
除了“复古”的双层主板和Face ID组件的加入,全面屏iPhone的另一个大改变是体积巨大的纵向双摄模组。相比最后一代非全面屏、单镜头的iPhone8而言,OIS光学防抖和长焦/超广角副摄的加入都大大增加了影像模组的体积。
至此,拿来做零件相框的全部9代iPhone已经拆解完毕,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比较历代iPhone主要组件的变化,极果君整理了一张表格出来:
自研芯片?指纹和人脸识别?一看这图就懂了。
拼!这面装饰墙就靠你了现在9台iPhone都已经在极果君手里零件化了,但是就这样可不行,规划好的墙面可还空着呐!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九个相框和对应的图纸,把零件一点一点往上粘:
屏幕和主板比较好粘,排线就只能一点一点细心放到胶水上了,十分搞人心态。
终于,极果君赶在2021年到来前完成了所有iPhone的装裱:
接下来,就是在墙上钉好钉子,把这九个画框挂上去。成品就做好啦!
工工整整的样子看上去就很棒!
回首十三年,万变皆不离体验在初代iPhone发布十三年后再来回顾这些代代皆经典的机型,极果君自己也是感触颇深。当年的极果君在拿到每一代最新的iPhone时,总会惊叹于它的时尚外观,惊喜于它的流畅丝滑。
别笑!当时年轻的极果君就是这么肤浅。
如今再回味这些老朋友们,极果君才发现,年少时的喜欢,或许是强劲性能,或许是靓丽外表,或许是超强拍照,也许是“极为先进的系统”,但这些用一个词就能够概括——
体验。
无论是视网膜屏幕、固定Home键还是Face ID,这些改变或多或少都会有缺点。比如视网膜屏幕相比前代多出三倍的GPU压力,比如固定Home键严重劣化的按压触感,比如Face ID起初不那么令人信服的识别能力。但苹果对此在体验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压力大,那就加强GPU再增大内存带宽;Home键手感差,那就用线性马达补上;Face ID不行?那不是还有一起面世的AI神经网络吗?
——无论怎么改,都要保证体验不至于降级。
而这些改变带来的提升也是实打实的:更清晰的屏幕,更安全的防水,还有同样尺寸机身搭载的更大屏幕。
这些还是体验。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极果君的新朋友们也能像墙上的这些哥哥们一样,一切改变都围绕着体验。
顺便,极果君的手又饥渴难耐了!当初的墙面可是按照3*4的规格来布置的,接下来的三个位置该留给谁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