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内半导体产业(韩国半导体崛起背后三大)(1)

芯历史──纵览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挖掘行业奇闻趣事,以古鉴今,探寻产业未来发展之道。

集微网报道,近期美国邀请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组成芯片四方联盟(Chip 4)并举行了首次预备会议,在进行到确认联盟目标这一环节时,韩国提出了不同于美国的诉求,而敢于和Chip 4联盟主导方“叫板”的底气则源于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实力,目前韩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供应商来源国,成长历程也颇为励志。

时间倒退至1959年,“金星社”(LG公司前身)研制、生产出韩国首台真空管收音机,为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打响了“第一枪”。但当时韩国技术以及经济基础薄弱,并不具备自主生产能力,只能对进口元器件进行组装。而今时不同往日,韩国已跻身全球半导体产业大国行列,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讲述韩国半导体产业成功逆袭背后的故事。

韩国“芯片教父”金钟基

提起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则不得不提一个关键人物——被誉为韩国“芯片教父”的金钟基(Kim Choong-Ki,音译)。

1942年,金钟基出生在首尔,听话、沉默是他学生时代的标签。在面临专业选择时,他并没听从家人的建议向父亲所在的纺织行业靠拢,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电气工程。先后在首尔国立大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并师从晶体管理论专家Edward S. Yang,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

韩国国内半导体产业(韩国半导体崛起背后三大)(2)

金钟基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 图源:IEEE Spectrum

博士毕业不久之后,他受聘加入成像设备开发商Fairchild Camera and Instrument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研发实验室,正式成为一名半导体工程师。这5年的工作生涯让他受益匪浅,在潜心钻研技术的同时领悟到了“工程师思维”的真谛,即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

1975年,金钟基在父亲去世之后回到韩国,随后任教于韩国第一所科技大学KAIS(现KAIST的前身)。他在KAIS的实验室自成立之初起,就吸引了数十名渴望了解半导体的硕士和博士生。

在学生们的眼里,金钟基是一位善良、幽默、不专制、一丝不苟、勤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再三强调的“工程师思维”也为学生日后在半导体行业的工作提供了指引。2008年,金钟基从教学岗位上退居二线,在这30多年间,金钟基培养了逾100名学生。毫不夸张的说,韩国前两代半导体专家,几乎都和他有所交集。

梳理时间线可以发现,金钟基的教学生涯几乎与韩国半导体产业同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前,他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政府研究机构,开发了最先进的实验芯片。Lim Hyung-Kyu则是一个例外,他于1976年被三星派到金钟基的实验室学习,学成归来后领导团队进行存储芯片开发。

1983年以后,三星宣布从研发DRAM开始大力发展半导体,“金星社”(LG公司前身)、现代电子(SK海力士前身)也接连入局,韩国半导体产业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一进程中金钟基输送了大量人力资源。

时间来到2000年,韩国半导体发展已见成色,金钟基的学生们在产业内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活跃在三星、SK海力士、LG等大型企业。例如,2010年代担任三星电子CEO的权五铉(Kwon Oh-Hyun)便是金钟基1977年的毕业生;精通平板、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用TFT-LCD和OLED屏幕技术的Ha Yong-Min为LG Display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有着“海力士的宝藏”之称的Park Sung-Kye带领团队开发了公司大部分内存产品。

政府支持 财团“死磕”

韩国半导体的发展除了金钟基为产业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外,也离不开韩国政府资金、政策的支持以及三星、SK集团等财团的“死磕”。

韩国国内半导体产业(韩国半导体崛起背后三大)(3)

可以说,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全过程中都有着韩国政府的身影。20世纪70年代,外部市场环境动荡加之韩国国内工资水平提高,韩国轻工业产业出口比例下降、外债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致使韩国经济下行。彼时韩国政府认识到重工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于1973年推出“重工业促进计划”(HCI促进计划),旨在通过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来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两年后公布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六年计划,以实现电子配件及半导体生产的本土化。而后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陆续出台《半导体工业扶持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共同开发计划》、《半导体设备国产五年计划》、《半导体芯片保护法》等逾十项政策,此外,韩国政府还牵头成立“官民一体”的DRAM共同开发项目小组,进一步助力企业快速掌握先进技术。

时至今日,韩国政府“真金白银”砸向产业的力道依旧强劲,今年7月公布了“半导体超级大国成就战略”,主要围绕投资支持,人才供给,发展系统半导体和提高材料、零部件、设备自给率四个方面展开。

从财团的角度来看,三星、SK集团则是典型的代表。20世纪80年代,以三星为首的韩国财团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计划从工业基地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1983年,三星在京畿道器兴地区建成首个内存芯片厂,而后从资金流不顺的美光手中买下64K DRAM技术,加工工艺则从日本夏普公司获得,此外,三星还取得了夏普“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的许可协议,而后在存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助力三星最终坐上DRAM领域龙头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其在1995年后多次发起“反周期定律”,使得DRAM领域多数厂商走向破产。

韩国另外一家存储大厂SK海力士的前身则是现代电子,其通过OEM代工的方式切入DRAM领域。2001年,现代电子从现代集团拆分,并更名为海力士半导体。然而存储的周期性让其日子并不好过,从2007年开始陷入了三年的亏损。直到2012年被SK集团收购后才走出资金匮乏的困境,之后历经发展成为全球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

得益于在存储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三星和SK海力士已连续多年进入全球TOP10半导体供应商榜单,全球知名半导体数据分析机构IC Insights的报告显示,2021年三星电子以13.3%的份额位列全球半导体供应商榜首,SK海力士则以6.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结语:韩国“芯片教父”金钟基、韩国政府以及财团在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使得韩国从不具备半导体自主生产能力到逐渐发展出存储、面板两大“王牌”产业,也使韩国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从籍籍无名走向不可或缺。

(校对/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