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焦灼的战争让整个欧洲大陆都几乎燃成了焦土。
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几乎以一己之力承担了轴心国在欧洲战场上的全部军事行动,即使后期他们面对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围攻,也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其强悍的作战能力令人侧目。
那么二战时期的德国究竟有哪些优势,才能让他们对抗整个欧洲,甚至差点取得最终的胜利呢?
二战时的德军军队
一、德国的经济优势我们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到了战胜国的限制,其经济发展迅速陷入了低迷,这让德国不复欧陆第一强国的风采。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德国的经济就已经恢复到了十分不错的水平,甚至超越了英法等一战战胜国,这也是他们能够在战争早期迅速取得优势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德国的经济能够快速走上正轨,其实和欧洲老牌强国的内讧是分不开的。
在《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德国本应向战胜国支付数额惊人的赔款,其国内的工业发展也会受到种种限制,但是英美等国的介入却让德国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凡尔赛和约》
虽然在一战后英法都认为遏制德国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英国后来却动了别的心思。
在德国战败之后,西欧的老牌强国只剩下英法,法国作为德国的邻国显然可以从德国的衰弱中得到更多的好处。英国自然不希望自己被法国压下去,因此其曾经阻止了法国的扩张,并支援过德国的发展。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希望欧洲各国处于相互制衡的状态,因此在德国经济低迷的时候,他们也曾经支援了德国不少资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为了缓解德国的经济压力,他们甚至将一战赔款的年限延长到了六十年,这都让战后的德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经济大萧条下的美国人
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中,德国也是最早走出来的那一个。
由于当时德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不如英美等国,因此他们受到的冲击也相对更小。在大萧条发生之后,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府逐渐走上前台,在得到执政权之后他们推行了大量经济改革政策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让德国迅速从这次危机中恢复了元气。
相较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纳粹政府的集权程度无疑更高,这让他们在面对重大问题的时候有着更强的决策力。
希特勒很早就做出了发动战争的决定,因此德国在战前就在军工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让其在战争早期有着更好的武器生产体系,这也为其早期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的指挥体系与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无疑是他们的闪电战战术了。
他们依靠步兵和机动化部队的协同作战,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打下了拥有百万士兵的波兰,之后更是突破了号称天堑的马奇诺防线,几乎将整个欧洲大陆掌控在自己手里。
入侵波兰的德军坦克
而这种闪电战战术实际上是起源于一战后苏联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即以机械化部队为核心,快速突入敌方防线纵深,在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之后,再和后续步兵部队一同击溃敌人。
这种战术的原理听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对于参与部队的战术指挥要求却是很高的,这不但需要机动化部队能够对命令做出快速反应,还需要步兵部队的无条件服从配合,更重要的是德军必须要有能够紧跟机械化部队脚步的后勤系统,这才能让闪电战发挥最大的威力。
在德国潜心研究闪电战的同时,他们主要的对手法国人的思维方式却依然停留在一战时期。
法国人对于防御阵地和工事的迷信让他们建造出了庞大的马奇诺防线。这样的阵地在一战中自然堪称无敌,但是在机动化作战的德国人面前,却成为了笨拙的笑话。
马奇诺防线遗址
而且德国闪电战战术在刚刚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对于敌人的震慑力也是十分强悍的,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在丢失了防线之后很快就选择了投降,虽然这也有法国的“历史传统”在里面,但是德军强悍的战斗力也是不应忽略的因素。
为了保障闪电战的执行力,德军在二战前对指挥系统也进行了改革,总司令部的设立让参战的各支军队都可以处在高层将领的掌控之下,他们之间的配合自然也要比对手的军队更加默契。
与此同时在开战前希特勒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其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将德国人很好地整合到了一起,这也让德军的战斗力变得十分强大。
最关键的是,德军在二战中做出的决策十分决绝,无论是闪击波兰,还是巴巴罗萨计划,甚至到了后期阿登战役时,德军对于命令的贯彻力度都是令人敬佩的。
纵使军队内部有人对希特勒或者其他高层的决定不满,德军宁可撤换将领也要保证计划的执行,这样的执行力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望尘莫及的。
检阅军队的希特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英法等国也都有百万规模的军队,但是在整体指挥调动上却存在极大的问题,这让他们没有办法发挥出军队的所有实力。与之相比,德国人的统筹协调能力却十分出色,这也是为什么在战争初期英法联军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不过这样的措施也给德军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在苏德战争中希特勒的几次决策就出现了问题,下层反馈渠道的缺少让德军蒙受的巨大的损失,也彻底丢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逐渐由全面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守。
三、德军的先进武器一支军队仅仅有出色的战术和有效的指挥体系是不足以让他们在战场上取胜的,优秀的武器装备也是德军能够在战场上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
在《凡尔赛和约》中,对于德军的发展提出了诸多限制,其中就包括对于其武器研发和军队规模的内容。
由于在一战中英法等国在海战中吃够了德军潜艇的苦头,因此他们严禁德军在战后发展潜艇技术,也不允许德国海军配装潜艇。
不过德国人却以帮助其他国家生产潜艇为借口继续研发潜艇的工作,并在代工过程中积累了制作潜艇的宝贵经验,这让他们在正式开战后很快便拥有了一支数目惊人的潜艇部队,对大西洋上的盟军补给船只造成了致命的威胁。
二战时的德国潜艇
对于闪电战的关键装备——坦克,也在《凡尔赛和约》中被反复提及,不过德国人以生产拖拉机为借口,在国内开设了多条坦克生产线,并且对坦克的机动性进行了重要改良,这种瞒天过海的做法让英法放松了警惕,最终只能吞下苦果。
在德国正式撕毁和约之后,他们在武器研发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也取得了许多不俗的成果,在陆军方面,德国工程师设计的虎式坦克在当时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其对于敌方坦克的碾压优势让德军在正面战场上战绩斐然。
在其他方面,德军发明的V-2火箭也让英国人吃尽了苦头,其超音速的飞行速度让英国的防空武器都成了摆设,巨大的威力更是将伦敦等地烧成了一片火海。
而且在战争后期,德国工程师们甚至还发明了喷气式战斗机,其战斗力远胜于二战时期其他国家的活塞式战机。
德国V-2火箭
虽然上面提到的两种武器在二战中出现得太晚,并没有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但这依然可以体现出德军在武器研发上的优势,这也是德军能够与盟军各国军队作战多年的原因。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原因之外,德军战斗力强悍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在纳粹政党的洗脑下,德军士兵对于他们鼓吹的民族理论深信不疑。因此在战场上他们要比其他国家的士兵更加冷血,在占领别国之后,他们甚至会对部分种族的百姓实施惨无人道的屠杀。
这些冷血的战争机器在面临流血和牺牲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虽然德军士兵不像日本军国主义者那样极端,但是这也足够让他们在面对战争的时候拥有更高的热情,这也是德军能够发挥出极强战斗力的原因。
集中营中的犹太人
因此德军虽然在二战中表现出了数一数二的战斗力,但我们依然不能追捧或者称赞他们,因为在纳粹德国的背后是反人类的种族灭绝政策和他们犯下的累累罪行。
即使他们拥有诸多优势,最终还是会败给正义的一方,这才是二战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