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央视《朗读者》舞台上站了一位身着斜襟盘扣青衫的“美男子”,那叫一个明眸善睐、皓齿流光。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

一张嘴,一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用京剧韵白念出来,铿锵有力,情真意满,韵味悠长。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2)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3)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4)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5)

就这份儒雅,得迷倒多少小迷妹!然而,这位现在红遍全国的京剧余派老生演员却不是男生,而是一位真正的坤生。

戏曲舞台上由女性扮演的男性角色,又称“女老生”。与之相对,男性饰演的女性角色则称之为“乾旦”,或称“男旦”。“乾旦”、“坤生”为京剧舞台以及京剧史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著名的“四大名旦”均为“乾旦”;有“冬皇”之美誉的余派老生泰斗孟小冬便是最著名的“坤生”。

她就是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被称为“小冬皇”的王佩瑜。她唱得好不说,又是难得一见的坤生名家,在电影《梅兰芳》里,就是她为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配音《游龙戏凤》的唱腔,和您多说一句,当时给这段对唱中配梅兰芳大师的可是梅葆玖先生,可见业内对王佩瑜的评价之高。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6)

为什么王佩瑜被称作“小冬皇”呢,那是因为她所学的流派正是余(叔岩)派老生,而余叔岩先生的得意弟子中,真正的衣钵传人就当属女老生孟小冬先生了。

她当时是真真正正的风靡大江南北,当时的上海滩,人人大爱孟小冬,给她了雅号“冬皇”。后来她更是一度与梅兰芳齐名,他们合作《四郎探母》《梅龙镇》等剧目真可谓一票难求,非名流无缘得见。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7)

孟小冬作为女老生,嗓子丝毫不见“雌音”(女性声音特点),唱腔醇厚苍劲,扮相上也是大气肃穆,非常“压台”(镇得住)。余派老生特有的声腔自她口中唱出,竟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同样作为女老生,王佩瑜追慕她的艺术,再正常不过了。作为当今戏迷,无缘得见“冬皇”风采,王佩瑜便满足了大家对这位千古坤生的艺术想象吧。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8)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9)

孟小冬爆红的年代,正是京剧最为辉煌的时代,不必说那些精才绝艳的宗师名家们,就单说那些戏迷票友,那可也真都是“老戏油子”,你哪怕一个台步不地道,一个小腔险些走了板,都有被直接哄下来的可能。

就这样的大背景,作为坤生的孟小冬依旧站在了潮流的最顶端,满宫满调的唱腔,一唱三叹的韵味,饱满扎实的台风,随时能“上菜”(指能博得满堂彩)的绝活儿,哪一样都不输给鼎鼎大名的各位老生泰斗。

跨性别的演绎,需克服太多的局限,嗓音、体力、身材、甚至舆论,大家只看到了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冬皇”,她“山后练鞭”的苦与累,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呢?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0)

提起唱戏的苦,您稍微一想,就能想到电影《霸王别姬》里的经典场景,老师父拿着刀坯子抽打坐科的弟子。

指在科班学戏。科班指旧时学与演结合的戏班子,过去的戏曲演员有些是拜师学艺的手把徒弟,属个体为单位的家学或叫私学,而科班是后来出现的集体学艺的组织,类似于专业学校,但是管理更为严格。

少年程蝶衣总是念错唱词,师父就让师兄拿烟袋锅子捣他的嘴(太可怕了,瑟瑟发抖)。程蝶衣就是从小被送入科班的小男旦,打小就要学旦角儿的本事,一生靠这行吃饭。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1)

其实自打戏曲流行,男旦这一行当就开始出现在舞台上了,原因很简单,古代的女子受到封建束缚,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何况上台唱戏给别人看,所以呀那些女性角色也就只得由男性扮演,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魅与美随着不断的发展,也更具特色,更加圆融,直到“四大名旦”出现,达到了男旦这一行当艺术水准与审美的顶峰。

“四大名旦”以其各具特色的艺术造诣,开创的流派至今异彩纷呈。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2)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3)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4)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5)

要说四大名旦的魅力,那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啊,就这么说吧,他们的一声叫板,一个指法,哪怕是一个眼神,都够你品味半年的。

一般的是正工角色在开唱之前的一句念白,最常用的形式是把一句念白中的最后几个字拖长来念。也可以是在另一位角儿的念白或者唱结束之后进行叫板,上场前在幕后叫板的戏也有很多,目的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示意正戏开始。往往在叫板之后,观众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如果没有对人物的深切揣摩,又如何在一行一动间将异性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说,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而应该是男旦,他们演绎出的女子,令女生看了都害羞,都嫉妒。

男旦确实美,可大家也都知道,任何美都来源于痛苦,且不说身体上的“硬伤”——

比如程砚秋大师,他身高一米八多,要演旦角实在是太高了,所以他不得不精研多年,研究出了适合自己的那种垂肩坠肘,收胸存腿的方法,生生让自己“小了”一大圈,每每上台都是整出大戏,有的还有大量的身段、武打,其苦可想而知。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6)

行里都知道,净行(就是花脸)的“剃头”和男旦的“拔毛”最要命。不论是“铜锤”、“架子”或者是“武二花”(卖个关子,这几个名字不懂吧,期待《儿童文学》杂志的“京剧有故事”栏目吧,十月刊特别介绍),包括生行里的“勾脸”,都需要画脸谱,额头必须用剃刀刮的和脸一样光滑,(这时候看出秃头角的优势了,苦涩),那么每天就得刮,刮之前还得拿热水烫,主要是下了台,卸了妆还得这么见人,也够难受的。

而男旦更惨,胡子,胡子是大问题呀!男旦容妆之前都得保证下巴上没有胡子、光滑,绝不能“露青”(看看身边的青年男性,他们胡子没刮干净的时候下巴就是青色的,这也是“愣头青”的由来之一)。要不油彩上去之后艰涩,抹不开不说,即使抹上了也特别粗糙,老难看了。而胡子和头发又不一样,越刮越多,越刮越重,所以老辈的男旦们都采取了一个极其古老的手段,用镊子往下拔!

您想想这个疼劲儿,啧啧。所以说呀,再见着男旦,您怎么也得尊重一下,人家吃的苦不光是“唱念做打”呀可。

女生一定要会的几个本领(最懂女生的不是女生)(17)

乾旦与坤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员在舞台上打破性别的界限进行演绎,这本身便是在挑战中成就美,是逆中求胜。

然而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就这样不断创新,不断研磨,留下了无数异彩流光的艺术宝藏,震撼着我们的感官,丰盈着我们的情感与精神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