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应该如果去加深理解?

学财务的人都知道,财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三者相互关联,而且存在很强的逻辑关系,那么,这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应该如果去加深理解呢?

将复杂的报表简单化,需要掌握背后的基本逻辑;将简单地报表复杂化,需要在逻辑清晰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保证数据准确;能在简单与复杂间自由切换,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什么(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应该如何去加深理解)(1)

一、理解简易会计恒等式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该表主要体现了会计主体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2、利润表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该表主要体现了会计主体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3、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 期初现金余额=期末现金余额

该表主要体现了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

通过现金流量表, 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 对于评价企业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 要比传统的损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础。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什么(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应该如何去加深理解)(2)

二、会计恒等式复杂化变形

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 收入-费用(当期利润) 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部分)

该关系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主要由利润表中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及费用情况所决定。

2、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现金流入=期初现金余额 现金流出

现金流入=营业收入 销项税额 应收账款期初期末差额(实务中考虑应收票据、预收款项和坏账)

现金流出=营业成本 进项税额 存货期初期末差额 应付账款期初期末差额(实务中考虑应付票据和预收款项)

该关系式反映了利润的形成主要依靠经营活动各种现金驱动因素决定,现金净流量主要来源于当期实现的收入及成本费用。

3、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货币资金期初期末差额=现金流量净额

货币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等)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该关系式综合反映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各现金流量,与公司的资本结构密切相关。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什么(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应该如何去加深理解)(3)

三、如何加深理解并掌握

1、由简单到复杂

从基本的会计恒等式转化为复杂恒等式,需要对各报表的内存逻辑完全掌握并熟练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举一反三,熟能生巧。

2、化复杂为简单

再复杂的报表,也离不开基本的逻辑,将复杂报表简单化,需要我们在逻辑清晰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保证数据准确,出具报表后学会自检,并不断提升能力。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什么(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应该如何去加深理解)(4)

四、会计原理有哪些

1、会计假设的体现

上述三张报表,无不体现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基本假设。

首先,有了会计主体,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才出现了会计分期,分期才会产生各会计期间的信息对比,而上述三个假设也必须以货计量才得以体现。

2、信息质量的体现

各报表间关系平衡,逻辑清晰,数据准确,离不开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可靠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的要求。

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有机结合

利润表体现的是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体现的是收付实现制,资产负债表则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4、反映了公司资本结构

体现了会计主体的资本结构,如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决定了公司是以负债经营为主,还是以自有资金经营为主,同时也决定了会计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高低。

财务知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学习并掌握,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多加练习,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本文由“寡言少语006”原创,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