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认为情绪是有分好情绪和坏情绪的,然后会想尽办法去消除坏情绪,赶走坏情绪并希望坏情绪永远不要找上自己,这就有希望好运常在幸福常伴左右,痛苦远离自己一样。

但情绪作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若存在就肯定有其缘由。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1)

在《情绪,请开门:放出困在情绪中的自己》这本书里,作者张维扬把情绪分成了六大类,分别是焦虑,抑郁,愤怒,悲伤,恐惧和喜悦。

按这个分类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喜悦”才是大家所认为的正面情绪,而另外的五类都是所谓的负面情绪。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想,作者张维扬才说他要为情绪澄清误解,并强调情绪没有正负之分,它是我们的信使,至于送的是什么信,后面会告诉你。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2)

作者认为,任何情绪,不管是让人们舒适的,还是让人们难受的,人类精巧的生命体既然能产生出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一定拥有某种功能。

甚至可以说,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存活、发展、进化,必不可少的其中之一条件就是有情绪的支撑。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当下流行的“通病”:焦虑

不管你是否认同,焦虑真的是无处不在的。

当下这种全速发展的时代,你一个稍不留神就会被社会淘汰,被同行对手甩到九条街之外了。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3)

大家常说“压力山大”,这其中的“山”有不少是来自未来的担忧:万一考试不通过,怎么办?万一岗位考核不通过,怎么办?爱人离我而去怎么办?……

我们就是觉得这些事情有可能发生,又很不希望这些事情发生,明知道未来的事情不可预知,又控制不住地去想。所以就会产生一种难受的情绪——焦虑。

简单地说,焦虑有三个特征或属性:

第一,指向未来;第二,是人们对于不确定感的一种抗拒性的反应;第三,所指向的事情总是人们试图回避的。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4)

那么,处于焦虑情绪中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一般有三种:紧张,有些人会持续地紧张;心烦意乱,心情比较烦躁;坐立不安。

这样看来,焦虑情绪并好像没有好处呀,大家平常不正是要摆脱这些难受感吗?

是的,但我们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度”是个关键,当然也很难把握,也无从计量的。

作者说,焦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触发有效的行为,就是会调动内在能量和内外资源,触发一些有效行为,引导人做很多事情以避免担心或害怕的事情发生。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5)

如在原始社会时,人们怕被老虎野兽吃掉,就会时常防备老虎,还会想办法去抓住它们;人们在晒谷子的时候,担心下雨,会提前搭好遮雨棚;还有人们担心考试不通过,会认真复习备考等。

所以说,焦虑本身并不是问题,更不是疾病,问题是在于你能不能把它转化为有效的化解行为。

那焦虑会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问题呢?

作者总结为三种情况,一是不能确立有效的边界;二是不能转化为有效行为;三是不能觉得内在动机。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6)

就拿你向喜欢的人表白这事来举例吧。

你想对他表白又很担心会被拒绝,感到很焦虑。你要明白,你喜欢他是你的事,他接不接受是他的事。如果你单纯地把注意力放在担心对方的反应上,这就是越界了

你可以通过对方的朋友了解他的喜好,通过改善仪容、衣着品味来提升自己的形象,或是培养一个与他相似的爱好习惯等,以拉近与他的距离等,这就是转为有效行为。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7)

另外,你可以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他呢?是不是他身上的某种特质吸引了你,而具有这一特质的可能是一类人,并非仅此他一个。当你明白这点后,就不会那么焦虑了。这就是觉察内在动机

总结一下:焦虑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可以被转为有效的行为。那些无法转化为有效行为的焦虑,可能会成为新的问题

只要我们能看清“焦虑”的真面目,就能把它的这股能量化为己用。

焦虑是严重的病(焦虑不是病没什么不好)(8)

最后想对大家说:让我们感到焦虑的事情,一般都还没有发生,且很多也不会发生,多关注当下,享受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