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由张艺谋与张末父女联合执导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狙击手》在各大院线上映。
《狙击手》作为张艺谋第一部进入春节档的电影,在经历了排片太少的状况后上演了一出口碑逆袭,豆瓣开分7.7分,在春节档电影目前位居第一,让观众们纷纷感叹“你永远可以相信张艺谋”、“拍中国人的故事还得是张艺谋”、“希望所有导演们都和张艺谋学学怎么在90分钟里讲完一个故事”······
聚焦普通战士的英雄故事,制作注重真实
与以往的军事战争题材电影突出塑造大人物、大故事不同,《狙击手》对准的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中的一个小群体---冷枪五班的战士的故事,于平凡普通的战士小人物中进行英雄化的伟大塑造,这让许多观影的观众觉得耳目一新。
另外,《狙击手》能实现口碑逆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真实,“终于不是一炮炸死一堆人的狂轰滥炸了”、“没有把敌人塑造成无脑的傻子,对手也值得尊重”,这是很多观众所反馈的一个直观感受。而制作上的用心也让观众们在观影后直呼“快去看,不看就亏了”!
首先是取景场地的真实。张艺谋曾表示“没有真雪不如不拍”,因此《狙击手》的拍摄全程是在零下35度的白雪地里进行,演员们在拍摄前进行了长达一个半月的封闭军事训练。
在电影的后期中也没有使用华丽宏大的虚假特效来渲染,真实地还原战场原貌。没有飞机、大炮、坦克,志愿军战士最终还是战胜了美军;没有了特效的粉饰,也依然可以打造出深动人心的故事,这一潜在的隐喻意味深长。
其次是道具服饰的真实。电影中使用的全部都是在抗美援朝中使用的真枪,例如在片中出现的莫辛甘纳步枪等;披在战士们身上的“白布”也是便于战士在白雪地里进行隐藏的“保护色”的设计。
最后则是对于历史呈现的真实。该电影的故事背景发生于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实行的“冷枪冷炮运动”时期;对于影片中呈现的神枪手“百发百中”的状况,许多观众存疑,认为是像抗日神剧般的处理,其实不然。《狙击手》中的人物原型是以张桃芳、邹习祥为代表的我国抗美援朝的狙击手战士,他们有多厉害?张桃芳被列为世界十大狙击手,邹习祥冷枪冷炮的命中率更是高达98%。
此外,在影片中美方在报纸上报道的中国“死神”也是真实发生的美方悬赏我方神枪手的故事。
细节满满,以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电影使用的语言是四川话,这是片方细思考究的结果。根据统计,来自四川的抗美援朝兵力位列全国之首,因此用四川话更贴切;其次,也有观众注意到了美方士兵多次提到的“军事法庭”,美方士兵都对其避之不及,这一细节的刻画是美方士兵迟迟不肯撤退的根本原因。
张艺谋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导演,也把冬奥简约灵动的理念带入到了《狙击手》中,造就了影片别样的美学风格。这一理念在两者间的贯穿也将往昔峥嵘岁月与如今的盛世强态相连接,又是一重隐喻。
大部分观众在看完《狙击手》后都称“看哭了”、“太好哭了”,也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当我们看到冷枪五班的战士们携手扶持、在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心痛不已的时候,我们体验到了那份浓浓的战友情;当我们看到班长无畏的向敌人跑去、大永不辱使命成功拿到情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气概;当我们看到来自朝鲜族的孩子对中国志愿军战士的信任时,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那跨越国界的军民友好。
在电影前期预热的时候,发布的致敬曲《年轻人》便获多个主流媒体转载,两代“年轻人”的合唱也引发了广大年轻网友的共情。许多年轻的观众在观看后,也让他们愈发地想要好好珍惜如今这物质富足的幸福生活。
在这阖家团圆的时节里,《狙击手》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在保卫祖国的疆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志愿军战士,是他们牺牲了他们的团圆成就了我们如今的团圆,也希望您能在这个团圆的时刻里,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他们曾为我们付出过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