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是老师,不过,儿子是我的‘老师’”每每提起自己的儿子,王智玲脸上难掩自豪之情,“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他会使用电脑、会唱歌、会做饭、会游泳,他勇敢、善良、热情,他有许多好哥们儿,他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孩子”,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宁津县柳荫小学所有老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宁津县柳荫小学所有老师(宁津县教师王智玲)

宁津县柳荫小学所有老师

“我的职业是老师,不过,儿子是我的‘老师’。”每每提起自己的儿子,王智玲脸上难掩自豪之情,“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他会使用电脑、会唱歌、会做饭、会游泳,他勇敢、善良、热情,他有许多好哥们儿,他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孩子。”

王智玲是宁津县第一中学的英语教师,她的儿子小乐今年18岁,是一位脑瘫患者、一级多重残疾人。

“小乐快两岁的时候,大夫告诉我,小乐是脑瘫患儿。那么好的孩子,会笑,会叫,亮晶晶的眼睛里跳动着希望,怎么能得这个病呢?”王智玲不相信孩子会得病,“脑瘫”两个字像一颗炸弹,炸碎了她对孩子未来的憧憬和期盼,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称脑瘫为“这个病”,“我教过那么多孩子,他们都活蹦乱跳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就得了‘这个病’?”“认命”两个字,像把刀子,一笔一划刻在王智玲心中:“我可以认命,但是不能服输。”

“小乐的病让我懂得,人活着得有梦想,有梦想就有目标。”王智玲说。“孩子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王智玲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带着孩子走上了漫长的康复之路。“2004年,我们两口子工资加起来才1000多元钱,公婆的工资和所有的家底,为了孩子也都拿出来了。但孩子做康复一天就要300元左右,通常是我们去做康复,做到没钱了就回家,攒几个月再去做,如此反复。”王智玲说,“当时公婆还没退休,为了带着孩子做康复,我们全家轮流向单位请假。为了省钱,我跟康复师‘偷艺’,现在我的康复按摩手法也很专业。”规划有序的康复治疗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让王智玲离梦想越来越近,小乐没有像大多数脑瘫儿一样肢体萎缩,他可以短距离独立行走,可以骑三轮车逛街,可以用筷子吃饭,可以提笔写字。坐在教室里,不知道的人几乎看不出小乐同普通青少年有什么区别。

“小乐爱学习,有时候做康复会落下课程,他也不放弃,自己想办法补课。正因为自己的孩子这样,所以我更关注任教班级里的边缘生,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尽自己最大努力让他们都能取得好成绩。”王智玲说。小乐小时候学走路,王智玲或紧跟在小乐身后,或在前方安全距离内等着他,准备随时能够抓住可能摔倒的小乐;学说话,舌头出不来,王智玲就拿着棒棒糖“诱惑” 小乐吐出舌头。小乐会走路、会说话,连当初给他看病的大夫都认为是奇迹。王智玲深切体会到,不管是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还是教学生学文化知识,鼓励、适当刺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王智玲任教的班级有的学生带手机入校、上课看小说,王智玲发现后,从不提出直接没收手机、小说等,而是在轻松的氛围下和学生谈心,等到学生向王智玲敞开心扉、诉说自己在生活或者学习上的苦恼,王智玲循序渐进,耐心分析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有时还邀请其他学科老师一起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帮助他们设定目标,鼓励他们扬长避短,跟老师约法三章,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争取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成效把手机、小说“赢”回去。学生和王智玲交流后,都能主动认识到错误,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个爱看小说的学生,英语成绩很差,第一次为了赢回小说,七天之内背熟了一整本课本里的单词,经我逐个检查全部正确。过后他还笑呵呵地跟我说‘感觉这单词越背越有意思了呢!’第二次考了全班第一又把没收的小说赢了回去。还有一个带手机的学生,以前成绩中游,上课除了自己蔫玩儿就是走神、睡觉,现在能考到全班第一名了。现在还有一个手机暂存我这儿的成绩中游的学生,现在已经考进了全班前十名……;我经常跟学生们说,在高中,你们要勇敢地为自己拼一拼,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王智玲聊起他的学生,总是神采奕奕、滔滔不绝,有讲不完的故事。

“在小乐的成长过程中我学会了感恩。”说起这些,王智玲眼里泛起泪花。王智玲的公婆年过古稀,依然在物质、精神甚至行动上帮助王智玲;为了给小乐换个生活环境,王智玲的父母经常叫王智玲带着孩子回去吃饭;小乐出生后,为了方便王智玲工作、照顾孩子,学校领导专门腾出学生宿舍楼一楼的一间学生宿舍供王智玲全家居住,学校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王智玲的“福利”没有变。2020年,小乐考入宁津县第一中学,学校领导又把小乐所在的班级安排在教学楼一楼离洗手间最近的教室。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以小乐为先考虑考场安排。小乐小时候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个大型超市,为了锻炼小乐的交际能力,王智玲经常带他去超市买东西,超市的工作人员和王智玲一起引导小乐自己算账、自己交钱,超市的工作人员还耐心和其他排队交钱的消费者解释,希望他们“多给小乐一点时间”。“还有一次,一位大哥从楼上拎着斧头直冲我和孩子跑来,我爱人远远看见,以为有什么事,也往外面这边跑。没想到那位大哥跑到我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他是楼上的装修工人,天天看见我带孩子在楼下锻炼,今天好不容易有空能下来跟我见面了,让我千万不要放弃对孩子的锻炼,他的孩子也是脑瘫,就是因为缺乏锻炼,在床上起不来了。”王智玲说,“我很谢谢那位大哥的告诫和劝说。”

小乐的病是家庭的负担,但绝不是累赘。王智玲的爱人在国企是一位负责人,工作繁忙。王智玲和她爱人一直相互扶持,一家人和和睦睦。不管谁工作忙,对方都能承担起家中的琐事,以解其后顾之忧。小乐也很懂事,看到妈妈累得腰疼的时候,会主动地给妈妈做按摩,让妈妈感觉更舒服了才肯罢手。为了让小乐能够生活自理,王智玲一直不间断地教小乐洗衣、做饭等可以糊口的家务事。王智玲的公婆身体不太好。小乐一直是爷爷奶奶的开心果,有好吃的先想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看着小乐和面时满头大汗的样子心疼不已,看着小乐做的花卷、煎的鸡蛋、摊的软饼又开心地合不拢嘴。

多年来,王智玲不仅将家庭照顾好,在工作中也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年年获得校级“优秀工作者”、“优秀教师”,并取得了县级“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设计的教学课件也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工作之余,王智玲热心社会事业,她发挥英语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调研活动,主持参与了 “宁津县互联网经济及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先后被评为“德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德州市诚信使者”“德州好人之星”“山东好人”等。

“儿子是我的老师,其实,我的家人、学生、同事、领导和我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给予我充分的尊重,帮助我的孩子融入集体、融入社会。除了教书育人,如果社会需要我去做什么,我义不容辞。”王智玲说。

(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李晓东 公娜 张兆坤 记者 张双双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