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这所安徽的县中为何能别树一帜)(1)

【《恰桐城少年》,王千马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吾球商业地理引张英家训

采写|王千马

主编|王千马

图片|王千马

编辑| 大腰精 哟嚯

制作 | 粉红女佩奇

在我人生早期的求学生涯中,耳畔一直会萦绕着老父亲说的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老父亲只上过两天的小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说不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文雅的话,也学不来老前辈张英在家训中所言“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只懂得用大实话般的俚语,来表达自己粗浅的见解,或者说人生的欲望。

也不能说父亲督促得不对,在向上通道比较狭窄的前现代社会,只有拼命地读书,才能打开人生通往未来的一线孔道。事实上,来自老家无数文人的亲身经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他们或为张英、张廷玉这样的朝廷重臣,或为张秉文、赵鈛这样的封疆大吏,尤其是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文人的声名煊赫,更激励着后辈们“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所以,桐城人在读书上是不怕吃苦的,也不屑于喊苦的。

安徽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这所安徽的县中为何能别树一帜)(2)

【桐中120年,得感恩全体桐中人乃至整个桐城的努力,更应该感恩老校长吴汝纶。摄自王千马】

不得不说,在强调人的阶层、出身的过往,成为“人上人”无疑是吸引大多数人的目标,哪怕是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但问题是,它总有点像“朋友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当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向上通道的打开,读书已经不再是成为“人上人”的唯一机会,甚至,它有时已无法保证让自己能成为“人上人”,就像这个时代曾一度甚嚣尘上的口号:读书无用论,那么,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尤其是正在逐渐成型的现代社会,相对比较以前,更加追求平等、自由,以及共同富裕,这不免让“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语,显得很激励,但却不中听了。那么,读书又到底为了什么?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有关读书目的的问题,它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是为了日后有机会发财、当大官?还是为了什么?

同样,它也涉及到了一个有关教育目的的问题,它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改变命运,培养官僚,以及其它专业人才?还是为了什么?

安徽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这所安徽的县中为何能别树一帜)(3)

【在桐中半山阁前留影。半山阁,寓意在此地读书,还只攀到半山,尤需继续努力。摄自王千马】

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学子来说,无疑是幸运的。因为高考制度的重新恢复,让很多人从此走向了另一种人生。那个时候,学习好不好,成了评判我们能力强不强的重要标志。学习好的孩子,在十里八乡都是受宠的。但另一方面,我们无疑也是“不幸”的,因为我们正处在了一个风雷激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工业时代社会大生产、放开户籍限制的到来,让很多人在其它方面也很快找到了立身之本——就像我在《恰桐城少年》中一开始便写到的,当主人公马啸天的家还是土基屋时,维克多·高早已住上了青砖大瓦房。而且,尽管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在整个宿舍的气势是很高的,因为“恩介就是再发狠,一辈子也赚不到我家现在赚到的钱”。

在进入八九十年代之后,曾以农业立县、耕读传家的桐城,换了一种活法。像维克多·高一家之所以有钱,也是因为他的父亲抓住了时代的东风,早早地出去“包了工程”。与此同时,尽管并没有太多的工业资源,但是靠着脑袋,以及“四千四万”的精神,桐城居然成了全国乡镇企业最为旺盛发达的区域之一,而消费也水涨船高,就像书中的父亲所慨叹的那样,“看看桐城,我介还在抽红梅、大前门,他介就抽阿诗玛、红塔山,日后就是中华,连硬壳的都被人鄙视。酒呢,我介喝个迎驾贡,或者焦陂特曲、明光大曲,就已经人五人六了,他介呢,古井、口子窖,外加茅台。”

这种变化了的经济基础无疑动摇了桐城人千年来“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理念,也让张英的家训倍受质疑——如果说市场经济还需要“积德”和“择交”,但是,守田者还会不饥吗,而读书者真的还能不贱?

学校的存在同样也面临着考验。除了经济基础的急速改变之外,国门的打开,让各种思潮,和西方文化纷纷涌了进来。它们在洗刷着国人审美的同时,也冲刷了大家的思维。这里面有积极的,当然也有泥沙俱下的负能。它让很多教育的从业者变得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无所适从。就像文中所提到的一位以“人活一世,不讲理可照”为人生格言的老物理教师“老理”,便面临着这样的人生困境:“他眼睁睁地看着,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变迁,以及全球化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也开始发生变化。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现在的学生,也同样和以前不一样,他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也不愿意聚集在集体的指挥棒下,相反,主体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他们有的不再以学习为纲,对‘知识改变命运’不再痴迷或坚信,本能地排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宏大叙事;有的则推崇暴力秩序,尤其是以往的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给人带来的束缚性越强,就越让有的人渴望反叛和逾越、践踏社会规则,以满足自己的虚荣,以及某种‘黑色心理’;有的则追逐潮流,将自己打扮得很时尚,以为这样很帅、很酷……这放在以前,是不可以想象的。除此之外,他们在对待很多事物和问题上,也和前人不同。比如说看待英雄,以前的答案应该是也必须是‘正义的,为人民着想的人物’,但是在他们眼里,坏蛋难道就不配有英雄?有些坏蛋重情重义、智勇双全,甚至还义薄云天,他们难道就不是‘英雄’?总之,他们崇拜英雄,却又分不清正义和邪恶;他们向往热血,却又分不清一时冲动,还是坚定的信仰,更搞不清楚,这份热血最后会不会变成狗血?但不管如何,这些变化都让老理感到心虚气短,不再那么自信——以前,他觉得自己心里有一千个道理,一万个道理,可以降伏很多妖魔,但他们现在虽然还在那里,但要是再拿出来,不是很难再说服人,就是刻舟求剑。”

不得不说,这些给他带来的冲击,就像他坚持了一辈子,相信这个世界是有“万物理论”的经典物理,却被量子力学所冲击。量子力学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是并不确定的,就像上帝扔骰子。

而书中另一位老师,从乡镇中学青草高中调到桐中任教的“老班”,也对此同样感同身受:“现在的学生好带,也更难带了。说好带,是同学们的眼界比以前开阔多了;说难带,也是因为眼界开阔了,思想变复杂了。现在的学生,有时你都不知道他的脑袋瓜里都装着什么,心思也不一定放在学习上。以前在青草高中,四周都是农田,想玩都没地方,只有到附近的镇上。进了县城,诱惑就多了,学校周边不知道开了多少家台球室、电子游戏厅,还有录像厅。录像厅尽是放一些打打杀杀的片子,这给这些还没有思想成型的小伢,带来了多大的负面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多大的困扰。更要命的是,现在的父母都忙着赚钱,也不管自家的小伢,将教育问题都推给了学校,推给了老师。如果老师再管不过来,这些学生就只能两头不靠,流落在社会上当古惑仔。”

安徽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这所安徽的县中为何能别树一帜)(4)

【桐中桐溪塥。清澈的流水,不仅洗涤身体污垢,更是洗涤心灵。摄自王千马】

某种意义上,我写作《恰桐城少年》,并不仅仅只停留在当年的高中生活以及学习上——那无非是一句青春的呢喃,和一段略显浅薄的怀旧——而是通过时代的风雷落在桐城这块古老的热土上所溅起的点点飞泥,来展现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而我们每个人,读书又为了什么?

所以,我至今还在庆幸,自己能从香铺初中考入了桐城中学,又从桐城中学考入了山东大学。因为在我最迷惘,或者说,对很多年轻学子而言都很徘徊,不知以何为师的年纪,它给了我很好的呵护,和塑造。

得承认得是,这所创办于晚清1902年,创始人吴汝纶也出身于传统,受益于科举的学校,是一个教育革命的产物,应该懂得什么叫与时俱进。老校长虽是桐城派后期大师,但时代的风云变幻,让他清楚地意识到,不能死抱着过去的成法不放,而且,只有新式学堂才能“教育救国”。所以,他创办的桐城学堂,也就是未来的桐城中学,曾有这样一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上联是表明他办学的目的,下联则是他倡导的办学方式,那就是提倡中西合璧陶冶锤炼。不能不说,在守着传统义法,甚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旧时代,这副对联以及其背后所孕育的教育理念,无疑振聋发聩。尽管吴汝纶创校不久,便积劳成疾,于1903年仙逝,但是后来者依旧继承他的遗志,秉承多元、开放的价值,来开门办学。

今天的桐中校园,有著名八景,一亭(后乐亭)一阁(半山阁)、一祠(左公祠)一址(渡江作战指挥部旧址)、一树(银杏树)一藤(紫藤),以及一石一溪。溪为桐溪塥,而石则为石刻柱。石刻柱在入门不远的校道东侧,为高4.32米、边宽0.34米的方形麻条石,顶端呈锥形,四方竖行阴刻两组铭文,东西两面,分别为“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以及“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在《恰桐城少年》中,便这样解读“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那就是“我介不需要过于整饬的花园,因为这样的花园,有时会缺点生命力,相反,众声喧哗,色调斑驳,才有生机,”想想,尽管社会的变迁,让校园变得不如集体时代那种步调一致、话语相似,但谁说这不也是一种进步,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呢?所以,我们首先不能被这种变化所困扰,而是积极地认识到这种变化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给出应对的方式。相应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则是要告诉大家为学、做事要不厌其高、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同时也要纯洁无私,能让人一眼看清。

安徽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这所安徽的县中为何能别树一帜)(5)

【桐中石刻柱,依校道而立,大言稀声,时刻提醒每位师生。摄自王千马】

所有的手段和方式,最终的指向,其实都是为了“勉成国器”——它是上副对联的匾额,为吴汝纶所题写,自然可以看成是他对这所中学的寄语。日后,它也成了这所学校的校训。在我看来,它无疑是吴汝纶给未来时代的变迁所开的一副解药。所谓的“勉成国器”,其实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就是“勉”,也就是说,今日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应该找到一些合适的方式,来培养今天的学生”,另一个则是成为“国器”——正如老理面对时代的变迁,虽然不失困惑,但是,他依旧坚定认为,不管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它们都一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万物理论”,总而言之,不变的是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勉可以有无数种方式,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成为国器。当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国器也有着不同的内涵,比如说,在吴汝纶之前的时代,国器应该是那些力敌万夫的勇士和巧言善辩的谋臣,到了他生活的年代,应该是懂得睁眼看世界和经世致用的人才……但不管如何,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才。

不得不说,多元、包容的格局,以及高高飘扬的旗帜,让桐城中学走出了无数人才,而当年懵懂、困惑的我等学子,也被重塑价值观、世界观,进而拥有自己坚定的理想。或许,通道的打开,让很多人不用通过学校的教育,也能成为国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尽管商品时代的初期经济的狂飙,曾让人对读书的意义产生了质疑,但是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也是开始竖起了门槛——科技和文化越发重要,逐渐成了经济之所以能持续推动的主动力——这已经不再是扛着锄头就能修地球的那个年代了。

安徽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这所安徽的县中为何能别树一帜)(6)

【桐中的校训随着精美的文创产品走向天下。摄自王千马】

此外,正如我在《恰桐城少年》中所提到的那样,尽管“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也曾因为“读书无用论”而备受冲击,但是,在我们摈弃读书为了当官,或者红袖添香这些功利性目的之后,你会发现,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可以让内心充盈,面对世界的变迁而坐怀不乱。换句当下很流行的话说,就是拥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及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所以,读书者终究是不贱的,它会让你周身上下散发出光辉,就像“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守田者同样是不饥的,尤其在粮食安全被频繁提及的当下,“田”关系着我们的肚皮乃至生存。但是,在科技现代化的时代,守好田需要被注入新的灵魂,而这背后,依旧需要的是读书。

当然,今天的读书,或者说,今天的教育,依旧还面临着问题,比如说社会的发展,让很多老师的心思也开始变得“活泛”,而“安贫乐道”也不再成为主流的价值观。更重要是,中心城市的建设,并不断加大投入,让它们很快就产生了虹吸效应,很多周围的卫星城,或者县城,都难免被它们所影响。据我所知,近年来,桐城中学也有老师流失到合肥,甚至南方的大湾区,而桐城当地的优秀生源,也为安庆、合肥所“拉拢”……曾有一段时间来,关于县中的塌陷,成了媒体所关注的焦点,我想,这也是桐城中学不可避免的痛。《恰桐城少年》对此也有展现。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当地政府,教育系统以及每个从母校走出去的人,群策群力,寻找对策。但我终归相信,一个与时俱进,以教育学生“勉成国器”为己任,的学校,一定会拥有自己的群众基础。

正如石刻柱上的另两句话:为梁为柱罔不宜,志重远者,不师汝而师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学校为国培养栋梁,和学生成为栋梁都是当仁不让、理宜固然。

我不以你为师,还能以谁为师呢?!

特别提示

新书正式发布时期:2022年10月29日,敬请关注

安徽百年名校桐城中学(这所安徽的县中为何能别树一帜)(7)

壹点号吾球商业地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