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传统测字文化趣味小故事”第一期:

趣味无穷的测字小故事,带你了解传统“测字文化”

“造字圣人”——仓颉之初造字作书,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有文字,便有文字的延伸和深化:比如“拆字、测字”等传统文化。

“测字”则起源于古代,不乏很多大家都精通测字术。

简易测字秘传(趣味无穷的测字小故事)(1)

所谓测字,就是用汉字笔画、形状、拆合字体结构的方式,推断祸福凶吉。

测字术的是创始人谢石。他本来在成都靠测字成名,后来到京城,受到宋徽宗赏识,封给他一个承信郎。

《清稗类钞》中的“趣味测字”

浙西陈仲年善测字,名震一时。

苏州有个商贾富翁吴某,在浙经商。

一天,吴某收到家书,称妻病危,催促其急归。

吴某心忧如焚,即访陈先生。到后,陈先生的家门已关闭,吴某急忙叩门。

陈先生询问并知道其来意,恰巧有一只狗在旁狂吠。

随即说:“死矣”。

吴某生气厉声问:“字还没有测,怎么就知道生死?”

陈先生答道:刚才你的口与我的口交谈,则为两口;又加一犬,则成一“哭”字也。

吴某懊恼而归。

简易测字秘传(趣味无穷的测字小故事)(2)

同时也有一个,卷入一场官司,想知道结局,便请测试,拈得“言”字。

测试正要开口,旁边有两狗争叫。

测士见此情景,便说:“你刚才拈得‘言’字”又二狗争叫,言字与两个犬字相合为“狱”字,恐有牢狱之灾。”

上面的两个测字案例,虽然事情不同,然而拆字先生却巧妙捕穿合,天机顿显,趣味无穷。

亲:读了上面的两个测字小故事,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测字”文化感兴趣了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请继续关注“源易缘”为您期精心编发推荐的“传统测字文化趣味小故事第二期

简易测字秘传(趣味无穷的测字小故事)(3)

(原创声明:未经许可,禁止进行刊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载,请通过本平台留言获得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