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1)

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会惨遭“墨刑”之苦?有关上官婉儿遭受“墨刑”,在古籍之中实有记载,同时在后世也衍生出了许多极具趣味性的多彩传说。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2)

“墨刑”,又被称作“黥刑”和“鲸面”,是诞生于上古时期的“五刑”之一,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早在《尚书•吕刑》中载:“苗民弗用灵,制以刑,唯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爱始淫为劓(割鼻)、刖(砍脚)、椓(宫刑)、大辟(杀)、鲸(刺面)”。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3)

“墨刑”一直延续到了清代,直到清末光绪年间才被彻底的废止。具体的执行方法便是在犯人的脸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以作为表示犯罪的标准,使之区别于常人的一种耻辱代表。一旦刺上便再以洗擦掉。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4)

关于上官婉儿受到“墨刑”的记载,主要出自于唐代学者段公路所著的一本主要收入唐代岭南风土人情的书《北户录》。其中便详细记载了上官婉儿遭受“墨刑”的过程和原因。众所周知,上官婉儿是女皇武则天的亲信,而且在武则天成为皇后揽权后,便出现了二圣临朝的局面。武则天为了掌握重臣们的举动,甚至是抓住大臣的把柄,每次在和大臣进行交谈的时候,便让上官婉儿藏在他案裙下,从而便能将大臣们所奏之事所说之话记录下来。但是有一天,恰逢二人在召见群臣与当朝的宰相商议国事,上官婉儿像往常一样躲在了武则天的案裙下记录宰相所说的每一句话,然而没想到的是竟然被唐高宗察觉到了。退朝之后,唐高宗十分生气,便让上官婉儿从案裙下出来,并且让他把一把小刀扎在了自己的脸上,而且唐高宗还不允许他拔出来。于是上官婉儿便忍着疼痛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诗》,唐高宗这才让他把刀子拔了下来。后来,上官婉儿为了掩盖所留下的伤疤,便在伤疤的位置画上了一朵梅花,以掩盖这道伤疤,而这便是与上官婉儿有关的红梅妆的典故。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5)

另一种说法是,在上官婉儿同时代中药学家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当中的同述记载,因此是比较可信的。其实从本质上来讲,上官婉儿所受的并不是“墨刑”,只是唐高宗一时气愤而对他所做的惩罚而已。而除了这些可信度较高的古籍当中的记载之外,在文学作品以及民间所流传的说法可靠信就没那么高了。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6)

首先要说到的是一本诞生于清代同治年间的禁书《控鹤监秘记》。讲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和男宠张宗昌的风流韵事,而上官婉儿由于同样被张宗昌的俊美而吸引,便和他产生了暧昧之举。而且这两个人之间的暧昧之举,恰恰便被武则天给撞见了,愤怒之下拔出了一把小刀,插在了上官婉儿的前肌之上,伤到了他的左额。受伤之后,上官婉儿为了遮蔽伤疤,便在伤疤所在的位置上画了一朵梅花作以遮掩。这样的一种做法反而成为了后宫梅花妆兴起的一个开端。很显然,小说只是借鉴了上官婉儿“墨刑”之事,在其基础上增添了色彩和感染力为的是渲染小说魅力!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7)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作为一代巾帼宰相,十分厌恶武则天的男宠经常调戏自己,于是关闭了公众的甬道,而他这样的行为致使象征着皇权的“则天明堂”遭到被损和破坏,武则天知道后异常气愤,便下诏处斩上官婉儿。而在临刑之前,武则天却改变了主意,毕竟上官婉儿自始至终都对自己忠心耿耿呕心沥血,于是便给了上官婉儿一次生存的机会。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便命人在上官婉儿的额头上刻了“忤旨”二字,以示她有罪。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是怎样的(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8)

以上两种针对上官婉儿遭受“墨刑”的说法都是毫无根据无可信度而言,不过却更加丰富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这对主仆之间的趣闻轶事,增添了历史的色彩!

上官婉儿一首抒怀之作《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首五言律诗表达了绵长思念的深情之殇,寄以景托情,天之萧瑟,情之惆怅!曲尽缠绵,脱俗清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