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欧几年,算是对欧体楷书有一些浅薄的理解,正所谓“闭门造车,难以出门合辙”,交流是必要的,其实书法来说是百家争鸣的一种文化,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既然自己学的是欧体楷书,也只能是说说欧体的写法,并不是“罢黜百家、独尊欧楷”,只能说是讲讲对欧体的一些体会而已吧。

所谓的学习效率,在我看来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努力”和“方法”,前者应该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不注重方法,也许会做很多无用功,但是方法是个特别抽象的概念,也许,我们方法已经错误,因为没有人指出,自己也没有发现,却一直朝着这个错误的方向前进,往往是和真理渐行渐远,所以,写这个“欧楷细讲”的初衷,便是和同道们强调一下,这个很容易忽略的、学习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的——“方法”的重要性,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从事任何一个学科,让你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就是“每天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如果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很难说这是件快乐的事,所以,让我们一起注意“方法”,让“努力”变得有价值。

今天讲的是一个“南”字,学习书法无非学三样东西,点画、结构和章法,对于楷书而言,一般的大楷中楷,都是横成行、竖成列,章法问题比较简单,点画和结构就显得比较重要了,要写好一个字,两个问题,第一就是你要知道这个字怎么写符合法则、怎么写好看,这个是个理解的问题,需要你去仔细的观察法帖,把它记在脑子里;第二就是你要能把符合法则、好看的写法给写出来,这是个手上的功夫,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针对性地去临帖、练习,锻炼基本功。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1)

欧阳询的法书我就不展示了,当然是以他的为准,这是我写的一个“南”(字体大小和“九成宫醴泉铭”原大基本类似),写得不好多多批评,墨没调好,有点洇了,见谅,下面基于点画和结构,详细地谈谈看法。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2)

上面的这个结构要写得小一些,同时不必写得太实,笔画轻浮一些也没有关系,因为并不是这个字的主笔,另外,我要说的是这个短横不应该写得太斜,尽可能让它水平,基本要和下面的长横平行,而且这个结构基于下半部应该是居中或者左偏,不能右偏。短横应该位于竖撇的中下方,而不应该靠上,否则整个字出来就会显得松散。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3)

左短竖相对粗重一些,起笔收笔注意细节动作,行笔过程是由外往内,不能太长,而接下来的长横很吃功夫,要写得细一些,同时不要抗肩,尽量水平,和上面的短横基本平行,同时要长,使下面的半包围结构总体是一个宽而扁的形状。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4)

错误实例

短竖和横的关系应该是短竖挡住长横的去路,可以连上也可以不连上,不能把横写在竖的上方(如上图)。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5)

类似的例子也有,这个长横非常不好写,它不像一般单独使用的长横,有粗细变化,而它基本上是没有粗细变化,而且行笔要挺直、水平,笔画要细。宝盖头的长横基本和这个一样(如上图),需要勤加练习,慢慢体味。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6)

下面的竖钩笔画也是要粗重一些,基本分两步来写,竖和钩,长横写完以后,一个顿笔,也是由外向内倾斜,因为视角的遮挡和毛笔有一些不确定性,粗细很难把握、很难每次都写准,这个也是要多多练习,总体来说一定要比长横要粗,和左边的短竖相仿。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7)

同样这个竖钩也不能写长,维持下半部结构宽扁的形状,和左边的短竖差不多就可以了,写完竖以后,一定要抬起毛笔,用笔尖来挑钩,在竖的末端边上找好角度,顺势挑钩,这个钩不能大,尽量小,挑钩时要有一定的速度,否者这个钩就会比较粗钝。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8)

半包围里面的结构就没那么讲究了,总体来说,就是写在当中(起笔和上半部的撇的末端基本对齐),两个短横和前面的横平行,注意间距,然后竖笔要比横要粗一些,竖笔超出整个半包围结构的下方,至于是垂露还是悬针都可以,但是因为是这个字的最后一笔,不能写太细了。


欧体楷书单字示范1(欧体楷书单字细解之一)(9)

以上就是我对欧体“南”字的一些体会,半包围结构里面的长横和竖钩应该是这个字的主要笔画,也是难点所在,总体来说这个字还是很难写的,法则较多,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以后会继续更新。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