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元月初一,赵匡胤借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是一位仁慈心善的皇帝,他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实行“右文抑武”国策,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造就了宋词文化高峰。后世十分羡慕,十分向往“宋朝这个文人的乐园”。

赵匡胤当皇帝第八年的一天,他在阅览宰相赵普拿来的新科进士名单时,看到陶邴这个名字,不禁起了眉头。问道,这个人是翰林学士陶谷的儿子吧?得到肯定回答后,赵匡胤又问道主考官是谁。赵普回答是陶谷。

宋代进士人数多的原因(宋代寒门出贵子)(1)

赵匡胤一听脸色不好看了,自己的儿子参加考试,当老子的为什么不选择回避?

赵普解释说,陶谷自己是提出回避了,但由于找不到合适替他的人。再加上他们父子都是规矩人,所以就没换人。

赵匡胤对这个解释不满意。他发怒了,认为这是动摇国家根本的大事,严斥了赵普一顿。他当即立下一道圣旨:录取官二代时,必须给他们增加一道复试,不通过不予录取。

皇帝说的那就是铁板一块。此后,整个宋朝在科举取士过程中,对官宦子弟有了严格的条条框框。每次确定殿试名次时,官宦子弟没商量都要往后排,这样就形成了官宦子弟礼让平民子弟的风气。

宰相范质的侄子范杲饱读诗书,具备有状元实力。但他不给叔叔找麻烦,主动避讳,放弃了殿试,被传为美谈。后来,他被候补太庙斋郎,历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后出任史馆重修《宋太祖实录》。

“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两句话是说,考卷糊名的做法保证了考试的公道,孤寒子弟应当奋发努力在科举中求取功名。宋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表明社会科举公正的广泛认可。

宋代进士人数多的原因(宋代寒门出贵子)(2)

我们来看看一些“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经典的例子。

张雍,曾过着逃荒乞讨的日子。太祖开宝六年,他考中进士,做官后办事勤勉、厉行节约。真宗时做过财政大臣、开封知府,最后做到了尚书右丞退休。

杜衍,少年时一贫如洗,到处流浪,真宗朝登科,仁宗朝做到了宰相。

陈升之,年少时家庭贫苦,仁宗朝登科、神宗时做到了宰相。

谢深甫,家本寒微,父亲去世后生计维艰。他立志苦学,在孝宗时登科,宁宗朝拜相。

范仲淹,两岁而孤,生活艰辛。他中进士后官至参知政事。

欧阳修,4岁丧父,立志考取功名,终于举进士甲科,官至参知政事。

王淑是汪激的书童,他与主人同时考中。同科登第的还有苏轼、曾巩等人,王淑排名还在曾巩之上。

以上这些都是“取士不问出身”、“寒门出贵子”的历史佳话。

宋代进士人数多的原因(宋代寒门出贵子)(3)

两宋时期,官办学校、书院对进京赶考的穷困学子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北宋曾给路途遥远的举子发送“公券”,可在公家的驿站招待所免费食宿。学子也可以通过民间有义学,家族有义庄等多种渠道获得资助。

南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其中,601名进士,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不及贫民子弟的半数。

有数据表明,在两宋共计320年间,共取士人数超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其中,北宋取士总数约61000人。宋以后的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都不及宋代。

《宋史》北宋有传的153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比55.12%;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至北宋末达64.44%。

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由此可见唐代寒门难出贵子。

宋代进士人数多的原因(宋代寒门出贵子)(4)

宋朝是一个开放性的平民社会,寒门多出贵子,努力就有机会。

宋朝重用、厚待读书人,影响全社会勤奋向学,读书人更是通过自身努力回报朝廷,改变命运。中国人对“公平”问题历来相当敏感,凡事都讲公平二字,正是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对布衣平民来说,唯有科举还算信得过。宋代科举制度的相对公平,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那就是:

家家崇读书,人人有机会。

寒门出贵子,社会享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