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沁水,柳氏民居、历山甚至小米这些名词就会在你的嘴里打转,可从地图上看,它们似乎都一股脑儿“挤”在了沁水的西边,吵吵嚷嚷,热闹着四季。而东面则相对安静,没有成荫的绿植纳凉,完美的建筑迷眼。但就是在这样的淡然之下,生活着曾经的“金郭壁银窦庄”、规模宏大的湘峪古城,只是刚好它们被时光的尘埃蒙了身,也就与世无争,固守着一方城池,在日复一日的晨钟暮鼓中等待着你,来窥探它苍老却仍然迷人的面容。

窦庄是个小北京

窦庄村位于沁河岸边,原是一个以窦氏家族血缘聚居的古城堡式村落。据《窦氏家谱》记载,北宋天圣六年(1028),窦氏家族由陕西扶风徙居于此。宋元祐八年(1093),窦氏家族在先茔东侧择地兴建窦氏宅院。到了明代,村中寒门张氏兴起,其中张五典和张铨父子尤为显赫,现存的窦庄古堡就是在张五典主持下修建的。

“小北京”、“夫人城”、张铨舍身取义的传说,都为窦庄人时常津津乐道。相传明朝时窦庄出了一位京官,名为张烈功,是出名的孝子。因其母多病,不能远行,但又想见京城模样。张烈功便按北京城样,修筑城池、街景、院落,让老人在家即可满足心愿。因此窦庄又被当地人称为“小北京”,成为“孝顺”的象征。 如今古村只留一南门能够进入。古城宛如迷宫,大街穿胡同,大院连小院,大门连暗门,院院互通。一旦敌寇来犯,村民可利用曲径与之周旋。村里流传一民谣,“串门不出街,下雨不湿鞋,一门通百院,百门串遍村”,生动表现了窦庄古堡的精妙建筑风格与防御规制。

现在城内保存较完好的建筑有尚书府、九宅院、念修院、怡善院、贾家大院、古公堂等10多个明清院落。其中最有气势,也最讲究的当属尚书府下宅的大门楼。这个门楼建于明代,是为皇室旌表张家父子而建。门楼上有木制彩绘斗拱九层,两边飞檐挑角,五脊六兽,琉璃筒瓦覆盖顶部,整个顶部肥大壮硕。门楼两边用四根高10余米的石柱支撑,石柱前后四墩石狮石鼓相贴,雕琢精细。八字门的砖壁上的雕刻,玲珑剔透。大门正中木匾上书“天恩世赐”四个大字,整座门楼恢宏壮观,气派异常。

太行山深处的美景村庄:行走太行山那些村落(1)

村中老人马晓秋十多年来一直义务宣传着窦庄,在他家,我看到了整整两大箱子关于窦庄的各种资料,他不会使用电脑,所以基本都是手写,再请别人整理成电子版保打印保存。他也是村中十多年的义务导游,这次又带着我们走过了这些院落。常家大院曾经是陪嫁院,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院门、院墙都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建筑特色,吸收了西方的尖顶、曲线修饰,富于异国情调;贾家大院为民国时京议员贾受德的住宅,整座门楼精雕细刻,典雅中显示着威严,豪华中透露着精细,门、墙上均有砖拟斗拱飞檐,筒瓦结顶,门头砖匾刻“怡善”二字,左右两边院墙上布满精美的砖雕花饰;念修院也叫慈母堂,是窦氏后裔在清代所建的一处居所,门额上书“念修”两字。二门匾额为主人窦铤中举的捷报及历次受表彰的记录,匾额背面是一篇书写工整的家训,叙述窦氏先祖的辉煌业绩和诗礼传家的传统美德,教导子孙“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院内正房木匾上刻“慈母堂”三字,整个建筑典雅大方。

“天下庄,数窦庄,窦庄是个小北京”,或许如今它早已不能和时尚现代的北京相媲美,但曾经的荣耀与光环,却是被深深铭刻在窦庄的角角落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安眠于此。

日进斗金铸郭壁

距离窦庄不过五分钟的车程,即是沁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金郭壁银窦庄”之郭壁。只是如今它也不叫郭壁,而是分为了郭南和郭北两个自然村。郭壁背山面河,从沁河东岸看去,整个古村南北延伸,民居随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绵延起伏,仿佛一条巨龙偎山而卧,傍水而息。

太行山深处的美景村庄:行走太行山那些村落(2)

青缃里

沿郭北村,一路南行,边走边欣赏古建风格与特点。郭北民居与古街保存相对完好,不仅气势恢宏,而且风韵独特。许多名门大院外观豪华绚丽,门楼、外墙和门内照壁均装饰有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有的门楼外侧还保存着“忠”、“孝”二字的精美照壁,而且多数门楼上都有石刻或木制的门匾,题为“进士第”、“大中第”等居多,身临其境,很容易使人想到当年古村的显赫和繁华。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古民居当属三槐里和青缃里。

三槐里位于村街右侧,据说是王氏族人祖居之地。“三槐里”石拱券阁正临村街,券阁两侧各有两层街房。券阁内是一条直直的甬道,南北两侧对称建有两个垂花门楼。北侧门楼为三层斗拱,门上有“敬天畏人”四字,上端有“进士第”三字。门内西侧为“敦睦院”,院中两层西房,上设挑廊,廊上栏杆雕成竹节,中间用栏板相连,显示了主人高雅的品德操守。与“敬天畏人”的“进士第”相对的是“耕读传家”的“怀德居”。进入其中,有一条10余米长、南北走向的小胡同。胡同东侧是咸丰六年(1856)建的“迎爽院”,西侧是“庆心苑”。垂花门楼上书“乐善”二字,下方门斗则书“视履考详”四字,体现了主人严谨的治学风格。

从三槐里甬道尽头右拐左拐,沿着一条沙石铺砌成的斜坡前行,便到了青缃里寨前的平台之下。青缃里其实就是一个坚固的城堡,古今称其为堡中之堡。它耸立在村西北的最高处,是为官至陕西、山东按察司兵备道王纪的府第。青缃里前的平台高九层,城门石匾上镌刻着“青缃里”三个楷体大字。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其高大的围墙、庄严的门楼、幽静的小街,显得古风犹存、叠层有致,很有曲径通幽之感。

走出郭北不远就是郭南,南村相对北村古建少些,最著名的建筑也就是村口崔府君庙里的元代舞楼了。因为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高峰期,相应的建造戏楼也就成了一种风气,能工巧匠更是把戏楼这一建筑形式发挥到了极致。此座舞楼是单檐歇山顶式的木结构建筑,重檐翘角,形式典雅。台基为正方形,四角以木柱支撑,柱子有收份,柱头有卷刹,侧角,升起明显。柱上设井字大栏额,上置普拍枋,斗栱粗壮厚实,五铺作,全真昂,前后普拍枋正中设四十五度异形栱各一攒,内部梁架为八卦藻井,手法精湛。屋顶山花向前,山面透空,出檐较深,举折平缓。脊兽为琉璃烧制,鸱吻颜以孔雀蓝,以下则素面筒瓦,滴水勾檐。

村里的老人说,在府君庙东南临河的地方,就是古代沁水十景“沁渡秋风”之旧址。清人王徽有《沁渡秋风》诗咏道:“沁水河边古渡头,往来不断送行舟。垂杨两岸微风动,数点眠沙起白鸥。”描绘了一副古代沁渡的繁荣景象:往来不断地送行舟楫,穿梭于垂杨夹岸的沁河渡口,偶然一阵微风吹来,河心数点沙岛上飞起翩翩鸥鸟。诗情画意,令人陶醉。遥想当年河水浩荡,往来船只日夜不歇,浮桥上过往商贾不断,那古堡内的商贸街该是何等的繁华。“日进斗金”,这就是金郭壁的来由。

万夫莫开湘峪城 

湘峪古城背山临河,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宛然如画。观其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珠,其“水”五龙相会,故名湘峪。又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相、御史都堂孙可相、四部首司孙鼎相三兄弟同朝为官,所以它在民间也称“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80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依山就势,规模宏伟,结构精巧,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在这群山环抱的山村里,孕育了明清进士9人,举人、秀才不计其数,故有“湘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之说。

太行山深处的美景村庄:行走太行山那些村落(3)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同朝做官的可能为数不少,而一家亲兄弟三人同朝为官的却是凤毛麟角。据史料记载,孙居相曾任南京御史台御史,户部、吏部、兵部左侍郎和户部尚书等职。在任时,他改陋习,除弊端,惩腐败,倡廉洁,曾振动朝野,号称为“天下第一清官”。二弟孙可相曾任七省巡抚、御史都堂。三弟孙鼎相曾任户部侍郎、通议大夫、四部首司、巡抚广西、湖南等地并提督军务,著有《承恩堂遗稿》数卷。他们的学识、官品和人格受到了世人的颂扬和称赞。

太行山深处的美景村庄:行走太行山那些村落(4)

四部首司

明天启三年(1623),为避战乱,孙氏三人便开始筹划在家乡修建城堡。整个城堡建筑由孙氏三兄弟精心规划和严密组织,施工时间长达十年。湘峪城亦为蜂窝式城堡,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分外、内二城。各防御窑洞上窄下宽,与城墙相连,是当年用于防卫城堡的藏兵洞。由于地形险峻,遂在每个藏兵洞内设拱形窗户一个,直面城外,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成为嘹望敌情和用于防御的坚固工事。藏兵洞洞体宽大,集兵营与仓库功能为一体,同时兼顾了抗击功能。除此之外,它还设有通道与城墙顶部的“帅府院”相联,以便于战时指挥和武力增援。湘峪古城的藏兵洞,修得极其富有创造力,是沁河流域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现保存完整的有南城门和东城门,还有南面及北面的几段古城墙。虽然年久残破,但镶刻在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仍清晰可辨。在城堡外围有护城河,在过去,进城只可渡船,别无它路可行。

三都堂建筑雄伟,雕梁画栋,主要建筑---瞭望楼为五层,高约25米,是整个古堡里最高的明代建筑。该楼为砖木结构,硬山楼顶,垂花门窗,拱形楼门,体现了明代民居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仿西欧建筑。

俯视古城堡,城内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既有较宽敞的街坊,也有弯曲的丁字小巷。这些丁字小巷有阻隔又通畅,除了有积极的防御功能外,更多的表现了孙氏三兄弟的建筑理念和对江南的怀旧情感。但现在,由于村民的改建和缺乏维护,昔日“五纵三横”的街巷格局已经很不明显。只有一条中街和几条小巷仍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路面全以条石和磨盘石铺成,街巷两侧是一座座紧紧相邻的明清大院。古城楼院层叠,古迹斑斑,万历皇帝御赐的功德双面石坊“三代少宰”、“两世清乡”高大雄伟,碑楼下石狮仰视,甚是威严。城内还建有棋盘四院望景楼、金鸡高楼、双插花院、绣楼、文昌阁等建筑,将木、砖、石雕融为一体,收敛成南北建筑艺术和中西风格的雅典艺术宅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