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圣地,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每个学生都渴望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因此,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需要严肃面对和认真思考而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在欺凌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进行及时的处理,更要进行合理的预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对预防校园欺凌的合理化建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预防校园欺凌的合理化建议(浅谈校园欺凌的预防应对措施)

对预防校园欺凌的合理化建议

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圣地,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每个学生都渴望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因此,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需要严肃面对和认真思考。而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在欺凌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进行及时的处理,更要进行合理的预防,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措施

  (一)完善班级管理,制定反欺凌制度。

  对于欺凌行为,班主任是零容忍的。对此,班主任的态度和立场非常重要,需要班主任针对欺凌行为向学生做非常强硬且明确的表态:对于发生在班级里的欺凌行为,不论是谁,只要是恶意通过肢体或语言实施欺压或侮辱他人,一定严惩不贷。表态之后,再针对反欺凌行为提出明确做法:1、推选一些比较有正义感、有号召力、胆大心细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及时向班主任反映班级内部不好的事件苗头,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教育工作,将校园欺凌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2、关注顽劣生动态,及时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内心问题并加以解决,正确引导他们的发展方向;3、提醒学生,一旦感觉自己受到恶意威胁,立即向班主任汇报,老师一定调查到底,保护受欺凌学生;4、事件发生后,班主任在调查事情原委时,被访者必须如实回答,不可包庇遮掩;5、向学生明确表态举报欺凌行为并非告密,而是值得提倡的正义行为;6、经班主任调查,一旦欺凌行为属实,严格按照学校惩戒制度执行,绝不姑息。

  (二)发挥班会课作用,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班主任要合理利用主题班会的良好作用,确定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首先,让学生明白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其次,利用游戏,创设情境,通过游戏让每个人从角色里感受校园欺凌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感受。欺凌者,一开始感到害怕,后来觉得痛快;被欺凌者,先感到无助,后来转为愤怒,最后反抗;旁观者,一开始想要制止,后来怕被连累和报复。接着,班主任再分析这三种角色的感受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伤害,是不可取的行为。最后,总结遇到校园欺凌时应当:①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②自己不能欺凌他人;③学会控制情绪;④时刻相信自己,充满正能量。

  (三)与家长携手,合力预防校园欺凌。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在备受溺爱之下,他们很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还有一些孩子由于父母离异、早逝或外出打工,导致他们缺乏家庭的关爱与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个性特征,自大、自卑、情绪化、缺少同情心,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体大多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由于家庭教育方式或者家庭教育处理不当,使校园里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变成了欺凌事件发生的导火线,给欺凌事件的双方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联系,积极开展家校联合工作,利用微信、电话、家访或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家、校的表现,相互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动向,及时从思想方面进行教育和改善,从根源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应对措施

  (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制止,稳定事件双方情绪。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班主任要了解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了解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在处理过程中要与双方进行沟通,从客观的角度评价事情,不主观臆断,公平公正处理。对于欺凌学生而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是基于什么状况下,会有欺凌意识的产生,要让他们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并向学生传递出欺凌就是不正确的行为,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正面积极的教育和适当引导;对于被欺凌学生而言,老师要安抚他们的情绪,耐心地问及欺凌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细节,让他们感受到对班主任的信任,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要教会孩子面对欺凌时大声呼喊,保护自己。此外,班主任要把欺凌事件第一时间告知双方家长,并协商解决对策,统一战线,明确对过错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改进自身问题,杜绝欺凌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在班级公开处理过程及结果,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在班级里公开处理过程及结果,告诫学生欺凌行为是不被容忍的,是违背道德的。同时教育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教给学生获取帮助的方法,指导学生该如何处理同学关系,有必要时对被欺凌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疏通和引导。此外,还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若孩子是欺凌者,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谈话,了解具体情况,向孩子教授与欺凌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孩子明白欺凌行为的严重性;若孩子是被欺凌者,家长也应当反思,是否陪伴过少,是否平时缺乏交流,是否孩子自信心不够,是否孩子身体弱小等,如果有,则需加强陪伴,多交流,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加强孩子的人格培养。

  总之,校园欺凌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毒瘤、学校管理中的“重点顽疾”。而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的直接管理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预防教育。同时,遇到欺凌事件发生时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减少双方受伤害的程度,努力为学生创造安定团结的校园环境,保障学生安心学习、茁壮成长。

  汕头市潮阳区棉北街道蝴蝶小学 肖汝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