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1)

噬嗑卦卦象

接着上一篇 易经详解第49篇—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就叫噬嗑 的内容,来看噬嗑卦的爻辞。

初九:屦校[jù jiào]灭趾[zhǐ],无咎。

象曰:屦校[jù jiào]灭趾[zhǐ],不行也。

用麻葛做的鞋,就叫“屦”。“屦”,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履也”,“屦”和“履”是一样的,都指鞋子。“校”,《说文解字》:“木囚也”,就是给人戴上木制刑具。“趾”,脚指头。“屦校灭趾”,初爻这是被戴上刑具了,用刑具取代了鞋子。“灭趾”,倒不是说脚指头没了,是说刑具戴上之后看不见脚指头了。“无咎”,居然没问题。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2)

屦校灭趾

小象说:“屦校灭趾,不行也。”“不行”,就是不能行动。戴了刑具被限制自由,不能行动,爻辞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为什么?“校”,除了有刑具的意思,还有校对的意思。上刑是为了纠正行为。如果以犯事来说,初爻属于初犯、从犯,情节比较轻。“屦校灭趾”,警告的意味居多,属于略施小惩,并没有一棒子打死。孔子在《系辞传》里单独讲了这一爻,来看下。

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3)

小惩大诫

大意是说,小人会做一些“不耻不仁不义”的事,不看到具体利益就不勤勉努力。针对这样的人,道德约束是没用的,得用惩戒来威慑他。如果受一点小惩罚,能让他产生大警醒,这是小人的福气。“屦校灭趾,无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孔子的这段话来看,初九爻“无咎”的关键,在“小惩后能不能大诫”。小惩是易经的宽容,他不会给人定性,惩戒过后依然可以重新开始,能不能醒悟并及时改正,就看自己了。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从六二开始,到六三、到九四、到六五,噬嗑卦除了上下两个爻,中间的四个爻,都在吃,爻辞都以“噬”开头。吃谁呢?吃对方、吃敌人、吃分到或者抢到的资源,张开大嘴,看谁咬得多。“噬肤灭鼻”,六二爻吃到的明显少,“噬肤”,他吃到的只是像皮肤那样薄薄的一片。这个是什么呢?肉皮,连肉片都不算。结果还“灭鼻”,这是判断失误,一口咬下去,咬穿了,肉贴在了鼻子上。就像小孩子吃蛋糕一样,一不小心,就弄得到处都是。“无咎”,初爻的无咎,是改正后可以无咎。六二的无咎,是用力过猛,产生的滑稽的表现,这个虽然无伤大雅,可毕竟投入的成本太大了。这是新手刚进角斗场表现出来的稚嫩。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4)

杀鸡用牛刀

小象说:“噬肤灭鼻,乘刚也”。六二为什么这么紧张?他刚进来,还没掌握情况,也没掌握规则和潜规则。就好比是杀鸡用牛刀,赢是赢了,没什么可炫耀的,甚至还有些丢脸。不过毕竟只是丢脸,不算大事,爻辞这才给了个“无咎”。“乘刚”,他骑在初九爻上面,给初九戴刑具的时候老不放心,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虽然初九是阳爻,可他是被刑治的对象,换句话说,是被吃的那块“肉皮”。因为自己判断失误,觉得人家是阳爻,肯定很硬,用力一口咬下去,产生了“灭鼻”的那个滑稽的结果。

噬嗑卦如果按“吃”和“被吃”来分,六二处在“吃之初”,在“吃”的这个利益集团里,他位置最下,不是核心成员。将来如果要付出某种代价,六二大概率会被推出去顶事,因为他嗅觉不够敏锐。所以六二要想真正“无咎”,还得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发现没有?《大象传》“明罚敕[chì]法”的思想,一到具体的执行,就偏了,这是世事的无奈。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六三爻还是“无咎”。噬嗑卦六爻,除了上爻,其他五爻,不是无咎,就是吉。这个乍一看,还蛮难理解的,其实每个“无咎”的含义都不同。来看爻辞。“噬腊肉,遇毒”,六三吃到真东西了,实实在在的肉,可是“遇毒”了。“毒”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厚也”。我们现在有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比如:“今天太阳太毒了”,意思是太热;“这个人太毒了”,意思是太狠。超过一般人接受的正常范围,就叫“毒”。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5)

不要心急冒进

六三跟六二情况相反,六二是用力过猛,六三是心急冒进,出现了意外情况。“腊肉”是什么特征呢?肉中藏骨,外面熏得黢黑,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里面有骨头的。六三没有循序渐进,太心急了,直接一口咬下去,结果“遇毒”,“遇”是“不期而遇”,在垢卦会讲。没想到里面这么厚、这么硬、这么难对付,牙都差点崩掉了。“毒”,不是真的有毒,是预估错误招致的强势反弹,不要命,但是人很难受,这个就叫“小吝”。咬一口发现之后,后面慢慢来,慢慢把这块“腊肉”啃掉,结果还是“无咎”。六三的无咎,是发现意外之后及时调整策略的结果,假如他能够稳健些,一开始就慢慢来不急躁,连“小吝”都可以避免。

小象说:“遇毒,位不当也。”六三爻的缺陷,在于阴居阳位,不中不正,这是“位不当”的典型特征。“位不当”在易经里几乎等同于“行为失正”。如果以“腊肉”代表“被刑者”,六三这属于是没有按“先王”颁布的“明罚敕法”的成例、条令执行,导致“被刑者”不服,产生了反弹、反抗。易经很善意,加上噬嗑卦是站在“噬咬”的角度来谈的,就也给了六三爻“无咎”的待遇。六三如果不明白这个深意,下次还冒冒失失的硬来,迟早门牙要被崩掉。

九四:噬干胏[zǐ],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前面三爻连着三个“无咎”,到九四,结论是“吉”。第四爻的风险,我个人觉得在噬嗑卦里最高,可是居然有“吉”。往下看。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6)

古代狩猎

“干胏”,特指连着骨头的干肉,就是俗称的“硬骨头”。“矢”就是“箭”,古代打仗或者狩猎用的工具,箭是很硬的。“金矢”,不是指金子做的箭,而是指金属箭头,箭头一般是用铜或者铁做的,那个更硬。“金矢”是怎么来的?这个跟狩猎有关。狩猎是古代皇族或贵族专享的活动,把个地方一圈,大队人马弯弓搭箭射捕这个圈内的猎物。收获的猎物自己留一部分,剩下的风干留着赏给有功之臣或有功之人。

九四大概是得到了这种赏赐,在享用这块“干胏”的时候,吃着吃着吃出来个遗留在“干胏”里的“金矢”——也就是箭头,“干胏”是硬的、箭是硬的,箭头是硬的,一个比一个硬。用这种场景,象征治狱明法的艰难。“金矢”,是隐藏在幕后的老板。除了搞定眼前的“干胏”还要搞定幕后的“金矢”。这得多难,才能收拾这种局面。

“利艰贞,吉”,“利艰贞”是具体的办法,“吉”是按照这个办法执行之后的结果,换句话说,受不得艰贞之苦,就不会吉。艰贞,是很苦的。艰苦奋争,不愧于人,无畏于事,就叫艰贞。坚贞前面带个利字,利者,义之和也,义者,宜也。是说只有“坚贞”才是最合适的、应对“噬干胏,得金矢”这个局面的解决方案,没有别的路。这个风险很高,一般人是扛不住因应不过去的。1948年“蒋经国打虎”为什么会失败?那个情况跟噬嗑卦九四爻几乎完全一样,上海这块“干胏”他本来就咬不太动,结果里面还碰到“金矢”,牵扯到了他更动不了的孔家,结果就是乘兴而来铩羽而归。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7)

古代箭矢

“噬干胏”基本没什么疑义,“得金矢”还可以最另外的解读。可以把“得金矢”和“利坚贞”都当成处理这块硬骨头的策略办法。这样“金矢”就不单指箭头了,代指工具。金属,是刚的、锋锐的;箭矢,是直的、硬的。找到这种趁手的工具,比这块“连着骨头的干肉”还硬还刚的工具,肉里不是有骨头么,用工具剔出来,把肉剔出来或者把骨头剔出来都可以,问题就处理干净了。这个过程还是“利坚贞”的,非常考验人的心性,不过这种“艰贞”借助了工具,比前面那个“坚贞”已经容易很多了。同时,“金矢”还可以理解为“如金之刚、如矢之直”,这是讲九四的心性得像金属一样刚强,像箭矢一样正直,再结合长久的艰苦奋争,才能够处理掉这个难题。九四如果能找到趁手的帮衬,处理问题会容易很多;如果找不到,那就老老实实地守正奋争,一点点啃吧。九四爻这个“吉”,充满了未知风险,是熬过去了才吉。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8)

古代宰相(影视剧形象)

完了吗?还没完。九四爻没有这么简单。前面是站在爻的角度做的分析,站在全卦的角度,九四是横在全卦中间的那块“干胏”。他在为上面“噬干胏”的同时也有被定性为“新的干胏”的可能,一旦做得不好,就是新的被噬嗑的对象。说到底,噬嗑,是权利利益的角斗场。权利的本质是坐地分肉。在古代,有个专门协助君主分肉的角色,叫宰相。宰相的“宰”,就是看肉分得好不好,能不能分得有理有据、恰到好处,还让各方都满意,这是宰相的最大职责。如果分得不满意,大家就要抢就要争。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9)

守正不挠

九四的位置是不中不正的,不中不正代表没有在最好的位置上,如果是在下卦,问题可能还不大。可是他在上卦,是掌管刑狱的大臣,肩上担子很重又卸不掉,距离六五这个君又很近,上面时刻盯着他。办理“干胏”这样难的案子,一旦出错,自己就成了众矢之的。九四有可能出错吗?可能性很大。他处在阴位,容易动感情。一旦感情用事,或办事不力或被拉拢腐蚀或对上形成威胁,那时候,他就变成“干胏”了。所以爻辞,才提醒要贞、并且是坚贞。就是他守正,也会守得很辛苦。爻辞已经明确告诉九四了,你要守住,守会守得很辛苦,光守还不行,还得奋争,这样才会吉。在噬嗑卦这个复杂的生态里,真正做事是很难的,做好事还能保全自己,更难。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10)

活在阳光下

小象说:“利艰贞吉,未光也”。“未光”,在屯卦九五爻的小象就出现过。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屯卦六爻解读,可以参看:易经详解第14篇—屯卦是生命诞生的全过程)。光是“德普施”的,“未光”就是不能“德普施”。这个表达比较含蓄,意思是说,九四的“吉”,是“利坚贞”来的,这个“利坚贞”的过程,有见光死的东西在里边,不宜推广。爻辞到这里,跟“先王以明罚敕法”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了,这是现实的无奈。社会到处都讲竞争,原来体育竞技算是一方净土,基本是真实竞争力的表现,现在也不行了,各种丑闻层出不穷。不管什么领域,有多少竞争的过程是能拿到阳光底下晒的?恐怕只有天知道。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11)

干肉

六二噬肤,六三噬腊肉,九四噬干胏,六五噬干肉。按咬合难度排一下,从难到易依次是干胏、腊肉、干肉、噬肤。干肉是没有骨头的,跟现在内蒙四川青海等地产的那种风干牛肉干差不多。噬干肉,压力就很小,几乎没难度,只要牙口齐整就能咬下来。

“得黄金”,黄金可千万不要把它等同于现在的黄金,不是一个概念。黄金开始等同货币,至少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从考古发现上来说,夏商周的出土货币,主要是贝壳,这东西在当时比较罕见稀奇,也就“物以稀为贵”,拿来当货币流通了。后来经过冶炼技术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以铜铸币,再之后才以金铸币。但要说最贵重,也还不是黄金,是珍珠宝玉,那个玩意在当时,才真正被稀罕。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12)

秉承中道

“黄”,是坤卦“黄裳元吉”、“黄中理正”的概念,是“秉承中道”。“金”还是金属,是“坚固”的意思。现代有个成语“情比金坚”,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比金属还坚固,“得黄金”,勉强可以翻译成“秉承中道比金坚”。得跟失相对,“得黄金”,是说不要失去“秉承中道”的理念,这个理念要根植在思想和行为上,要“比金还坚”。“贞厉,无咎”,做到了“秉承中道比金坚”,在六五爻才算“守贞”。可是依然还有危险,“厉”是危险的意思,最后会没事,危险能够解除,“无咎”。

卦辞实际对六五爻有些批判的意味。噬嗑卦走到这里,难啃的(九四爻)和没肉的(六二爻)还有“有毒的”(六三爻),都分给别人了,作为君主,他自己吃的是干肉,有点享受的意味在里头。这一爻的核心在“贞厉”两个字,贞是劝他,你不能这样,别光顾着自己,要多为下面分担,不然就有“厉”了。到这里点到即止,就没有深入了,这又是一种“微言大义”。没有说的话,在小象里。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13)

左右逢源

作爻辞的人和作小象的不是一个人。爻辞没说的话,小象说了。“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小象用了“得当”两个字来总结“贞厉无咎”的原因,这是一种无奈。在噬嗑的环境里,即使六五不守贞,即使他有“厉”,可能也是无咎的。因为他是君,压着一切。最强悍的九四是唯一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对象,他也有办法应对。九四在为他啃最难啃的骨头,做得好对他没有威胁,那最好。做得好对他有威胁,就把九四定性成一块“新的难啃的骨头”,让全卦一致去针对他,自己的威胁也就解除了。做得不好,看心情决定要不要惩罚。左右也就这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六五都有应对办法。所以,谜底已经揭晓了,噬嗑卦全卦,六五爻才是真正“最难啃的骨头”。作爻辞的人也只能寄希望于“得黄金”三个字,能不能约束他了。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初九爻“屦校灭趾”,上九爻“何校灭耳”,一个“凶”,一个“无咎”,这是重犯和轻犯的区别。初九如果被惩戒后不思悔改,就会发展到上九的程度。“何”通负荷的“荷”,“校”,指木枷。“何校”,这是戴上木枷了,木枷是除了手铐、脚镣之外,戴在脖子上的刑具。只有重犯才会上枷,戴上木枷主要是为了警示民众,而不是为了让犯人改正,这种犯人装在囚车上游街示众之后就该斩首了,当然“凶”。木枷也好,囚车也好,大概跟耳朵是齐平的,会把耳朵遮住,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象。

易经六爻高级断卦(易经详解第50篇噬嗑卦全卦)(14)

何校灭耳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聪不明”,就是耳不聪目不明。他不听规劝不辨形势,小惩后不能大诫,反而积恶愈深,最终等待他的就是“何校灭耳”。很多人,犯了点小错被惩罚,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会觉得犯错的成本低,把社会对他的宽容当成纵容,一步一步发展成巨恶,上九指的就是这种人。对这种给过机会不珍惜的人,爻辞毫不客气,一个字“凶”。

总结一下,噬嗑卦的六个爻,初爻罪小上爻罪大。在罪小的时候如果能改正,就没事了;如果冥顽不灵发展到上爻,谁也救不了。二爻到四爻是“用狱之人”。二三治小事;九四啃“硬骨头”,自身风险很高、很难;六五是主位,提领着整个噬嗑卦左右逢源。

往期内容,欢迎点击头像,到个人主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