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河长制”,是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自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来,碧江区始终坚持河长管河、源头护河、系统治河,有序推进河流水生态修复、治理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水环境目标。2020年,全区地表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地表水水质和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铜仁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水清河畅岸绿)(1)

深入推进河湖“巡河工作”常态化

4月,碧波荡漾的锦江河上,几只小木船悠悠地穿梭期间。船上,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正持着长长的捕捞网杆打捞着水面漂浮物,身旁的竹篓里还装着一些树叶和打捞上来的塑料罐。这是碧江区组织开展的以“整治入河排污口、清除河道垃圾、拆除河道违法建筑”为重点的“巡河清河行动”的工作现场。

铜仁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水清河畅岸绿)(2)

自河长制工作自启动以来,碧江区持续加大贯彻落实《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通过围绕河长履职、河湖“清四乱”、河湖采砂等开展联合执法、督查现场、查阅资料的巡河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要求,对全区河道岸线范围内污染企业、各类垃圾、违章建筑全部“清零”,并加大力度对“四乱”问题全面摸排,建立问题台账,营造出浓厚的清河、护河、治河工作氛围。

“针对辖区主要河流流域,我区建立了巡查、监管、治理三方联动的水生态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对锦江河流域内的河道保洁、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问题进行网格化巡查管理,确保河湖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解决。”碧江区环保局督查办负责人王永智介绍到。

铜仁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水清河畅岸绿)(3)

常态化开展巡河,不仅让“河长制”落到实,也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持。如今锦江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这样的变化,让家住铜仁市碧江区锦江广场社区的黄桂银婆婆感慨万分:“以前,锦江河不仅水脏,而且白色垃圾多,现在好了,垃圾没了,水也变清了。”

据了解,截止2020年底,碧江区共计开展巡查河道、水源地保护等共计94次,其中,区级河长巡河78人次,乡级河长巡河490人次,村级河长巡河3660人次。下达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7份,责令改正通知书16份,与市水务局、市水投公司、区环保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4次,督办整改南坪河瓮南溪段渠道管理范围乱堆、大梁河板栗园村段修建产业路乱堆和利用河道滩涂从事烧烤等“四乱”问题5个,受理群众举报小江河段清水塘电站坝前有白色垃圾和锦江河吴家湾下游河段有大量溧浮物问题2个。

深入推进城乡污水处理 提质增效

近年来,碧江区以锦江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为契机,通过配置或升级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等有效措施,实现城乡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和长效管控,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脏乱差”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锦江河流域碧江区段隶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沅江水系,共计17条支流,覆盖全区7个街道、3个镇、5个乡。早年间,由于地下管网及其他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部分乡(镇、街道)农村的生活污水长期存在直排、乱排、无处排等无序排放现象,长年积累在村内低洼区域和渗透到地下,一遇到大雨等恶劣天气,污水直接随雨水流入附近水域,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和附近河流水生态。

为有效改善水生态和周边农村环境,碧江区实施了乡、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滑石乡新寨村污水处理站就是该项目的子项目之一,设计规模为40m³/日,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建设,服务范围为新寨村新寨组共计146户491人的生活污水排放处理。

铜仁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水清河畅岸绿)(4)

据碧江区水务局乡镇供排水科科长向凌介绍,该污水处理工程采取的是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排放标准是一级A标。

如今,随着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投入运行,滑石乡新寨村污水随处排放的问题解决了,取而代之的是规范的管网和科学的处理。经过降解处置,污水变成了干净无味的清水。

“臭烘烘的污水没有了,洗衣服、洗碗的水全部排到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好了,村民生活干净了,乡村的面貌改善了很多。”对于污水处理站带来的改变,滑石乡新寨村村民张祥忠深有体会。

自碧江区乡、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至开工以来,累计开工建设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5座,共建成管网约 70.1km。同时,还续建了2座污水处理厂,新增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6.64km。累计开工农村污水处理站401个,其中建成投入运行的230个,在建的171个,累计建设管网461.34km,完成投资2.8亿余元。

深入推进党群共建 凝聚全民护河力量

灯塔街道寨桂村贺家组七股水位于距碧江城区约15公里的六龙山峡谷内,因其七个瀑布并列于悬崖绝壁间而得名。2012年,七股水因水质优良成为了农夫山泉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与此同时,其独特的地貌和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也吸引着众多徒步登山爱好者前来“打卡”。但随着,前来徒步、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随地乱扔的垃圾也随着增多,这给七股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铜仁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水清河畅岸绿)(5)

为了增强全民爱水护河意识,碧江区积极探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在寨桂村贺家组设立七股水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开展徒步旅行捡垃圾志愿服务活动,以捡拾垃圾可兑换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的方式,来号召、引领志愿者发挥“践行 宣传 监督”的作用,让徒步者在沿河徒步过程中能边走边自觉捡拾垃圾,提高爱水护河主人翁意识,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进行传递,从而影响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保护水生态的行动中,共同维护美丽的七股水风景线。

“七股水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成后,游客和当地群众都积极参其中,如今,沿河两岸,河水清亮,河道两边看不见任何垃圾,与此前相比,水质有了明显的提升。”碧江区水务局河长办负责人鄢光洋说道。

据悉,贺家组七股水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是碧江区唯一一个沿河而设、因水而设的实践点,该实践点的建立是碧江区探索巡河护河新路径、新方式的重要举措,对于汇聚全民力量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一步,碧江区还将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探索“民心党建 河长制”文明实践模式,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十大工程,结合全区“河长制”工作实际,按照“党建引领、党员带领、群众参与”的思路,大力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爱河护河的积极性,全面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打造“人人爱河、人人护河”的良好氛围,让河畅景美、水清岸绿成为碧江常态,为奋力推进“一区五地”建设,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碧江篇章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碧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逢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