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四家”苏、黄、米、蔡,其中“蔡”到底是指蔡京还是蔡襄呢?

在中国书法史上一直是聚讼纷纷,众说不一。很多人认为是蔡京,只是因为蔡京是奸臣,所以这个名额呢便被蔡襄给占了。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1)

苏、黄、米、蔡塑像。

笔者以为应该是蔡襄,理由有三点:

第一,时人高度赞誉

宋四家之首苏东坡在当时地位非常高的,文坛领袖级人物,因此他在书坛的地位也是相辅相成,苏东坡和欧阳询都曾经给蔡襄无以复加的高度评价,苏东坡说:

“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东坡题跋》)

欧阳修也有高度评价,说:

“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既然是“本朝第一”,既然其书法已可“主盟”,那么,列于四家应是当之无愧的。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2)

泉州蔡襄塑像

我们分析,虽说蔡襄是高居副宰相的官位,以欧阳修和苏东坡的身份和地位而言,还不至于拍马溜须蔡襄,要知道欧阳询、苏东坡是文人的代表,都是有气节的人物,从东坡一生的命运可知,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再者,为别人作嫁衣裳,是要注意自己身份的,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都一样的。

第二,书法本体论

从书法本体而论,四个人的书法各有各的风格特色。苏东坡是天纵其才,开宋一代尚意书风,是为当时书坛“宗主”;而黄庭坚主要成就在草书,以荡浆笔法著称于世,是宋草书的集大成者;米芾呢,他以复兴魏晋古法而开帖学新境界,以八面出锋的刷字纵横书坛,独霸天下;蔡襄,则是以传承古法集大成者,必须占一席之地,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书法书传承的艺术,书法史上每一位书家皆从传统中来,即所谓的传统派,对他们而言,即便是没有创新也是实实在在的继承者;而蔡京呢,无论是在复古还是尚意创新上,不足以成为“四家”中一员。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3)

蔡襄《扈从帖》(又称公谨帖) 纸本23.3X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毫健、沉着痛快的特点,能体察宋“尚意”的书法审美。

书法是需要传承的,由于宋代“尚意”书法造成了书法技法的减退,这是不争的事实。直到元代赵孟頫复古之风,又把书拉回了“正途”,这一点而言,蔡襄对书法是有很大的贡献,只是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而已。蔡襄恪守晋唐法度,是宋代书法发展上是不可或缺的纽带人物。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4)

《纡问帖》 1052年 纸本 26.7cm X2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三,人品论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学识渊博。

从简介可知,蔡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走出的人物,在地方为官时为地方做了大量有益于百姓的事,是一个好官,这一点是做保证了其人品之正。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5)

蔡襄《澄心堂纸帖》尺牍 纸本 1063年作 行楷书 24.7 x 27.1cm

《澄心堂纸帖》。是蔡襄存世的书作中经典的一件,是宋人对文房用品考究、生活品质的讲究的见证。该作不仅彰显蔡襄在书法艺术上功夫,也是考据“澄心堂”纸的有力佐证。

中国书法自古讲“书品即人品”的说法。蔡襄与蔡京两人的人格秉性有天壤之别的,一个是欺上媚下,一个是铮铮铁骨的文人气节,敢于回绝皇帝安排的任务。

朱长文《续书断》记载这段故事:

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

可见当时的书坛已经注重尺牍雅事,对书写碑文这样的差事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这也看出宋代书法尚意审美的风气,写心、写意书法情感为上,即便是违背皇帝的敕命,也不去做技术工种。也看出蔡襄是骨气凛然的人,敢对皇上说不。蔡京是不敢的,巴结还来不及呢,不说送上门的溜须机会。

毕竟,在儒家正统为上的传统束缚下,人品显得尤为重要。蔡京,身为当朝宰相,但其所作所为时人不能接受,同样会遭到后人的批判,人们总向往做好人,做好事。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6)

蔡襄楷书,颜真卿告身帖跋 纸本 1055年作

虽然宋代书法审美上“尚意”,但这只是一个时代审美的基本标准,并不能全完说明问题。蔡襄作为传统书家,他是主流书法代表人物,在当时影响是非常大的。《宋史》关于蔡襄的评述

“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

在历史上首先提出“宋四家”的是元朝的王存,他在《跋蔡襄洮河石砚铭》墨迹中称蔡襄书法

“笔力疏纵,自为一体,当时位置为四家。窃尝评之,东坡浑灏流转神色最壮,涪翁瘦硬通神,襄阳纵横变化,然皆须从放笔为佳。若君谟作,以视拘牵绳尺者,虽亦自纵,而以视三家,则中正不倚矣。”

可见王存不仅指出当时有四家之说,而且四家明确无误是苏、黄、米、蔡。此外,在书法史上,蔡襄的书法成就以全面著称,楷、行、草书皆独树一帜,且又有屏弃帖学,振兴书风的贡献,因此,从总体上看,其成就显然是超过蔡京的。

一位书法家是否能被写入书法史,要看他的综合水平和影响力。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评价蔡襄的草书:

“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

《梦溪笔谈》是中国历史上一部综合巨著,我们不可否认其评价的中肯与客观性。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7)

蔡襄行草书《入春帖》 1051年 纸本 30cm X41.1cm

再从两位存世的书法作品看,蔡京的作品数量实在太少,这虽然并不直接说明理由,起码说明书以人传的千古真理。关于《宣和书谱》中对蔡京的吹捧,完全有理由说虚假的成分多,因为那是官方主持编撰的,宋徽宗赏识自己的手下那是正常的,毕竟赵佶是文化大咖,蔡京的文化艺术水平也不低,自然惺惺相惜。蔡京还能给赵佶的画作上题跋,那可不是一般人物。

蔡襄书法小楷欣赏(不要再争了书法史上)(8)

蔡京行书,赵佶《听琴图》题跋

笔者以为,最终决定蔡襄胜出的还是书法本体,各位书友您怎么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