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1)

花艳君,国家一级演员,是一位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老一代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花派艺术创始人,是晋剧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她一生奉行着“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人生准则。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2)

1935 年春天, 一个六岁的小姑娘被人贩子卖给了太原锦梨园戏班的台柱子王凤鸣、邱凤英夫妇。 义父王凤鸣给她取名王玉珍。 从此她开始了学艺生涯。 她先跟义母邱凤英、二舅邱树山练基本功、学戏。 那时学戏方法极为原始,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喊嗓。喊罢嗓子,又练身段。最苦的是练腿功、下腰、吊腿、踩跷、踢腿、跑圆场,每天练到腰酸腿疼才能休息。当时,邱家搭的是锦梨园戏班,丁果仙在这个戏班里领衔主演。 小玉珍每天跟着大人来到舞台上,有时帮着干点杂活,有时躲在角落里看戏,偶尔也顶个娃娃生、娃娃旦之类的小角色。1937 年,丁果仙到上海灌制唱片,便把小玉珍也带上了,让她演《芦花》中的英哥。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3)

9 岁时,便跟着家人登台演戏了,第一个演出的剧目是《哪吒闹海》中的小哪吒,她功底扎实,扮相俏丽,班子里的师傅都夸她是个有前途的好苗苗。 养父母是武行演员,为了给她打好唱功基础,他们专门请了师傅教唱。 在严格的训练下,她很快就唱得像模像样了。 12 岁那年因练功不慎,双腿受伤,不能再练武功了,于是,家人决定让她改学青衣,拜在筱桂桃门下。筱桂桃给她开课传艺的第一出戏是《三娘教子》。14 岁在太原“鸣盛楼”首演《三娘教子》,崭露头角,开蒙戏一炮打响。 一位老先生给她取了艺名“花艳君”,意为戏剧是艺术之花,她的才艺引人瞩目。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4)

此后,她就跟上舅舅邱树山到外地搭班演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演唱也趋于成熟,开始挂头牌、扛大轴了。 出名后,她注重向老前辈多方学习,向“说书红”、丁果仙等名家登门拜艺, “说书红”为新收的女弟子辅导了《汾河湾》、《武家坡》、《芦花河》等好几出传统剧目。 丁果仙也看中了花艳君勤学好问,肯于吃苦,给花艳君排了《南天门》、《清风亭》、《日月图》等多出戏。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5)

太原解放后,剧团经过整顿改名为人民剧团,张宝魁为团长, 花艳君担任副团长。 为了宣传新社会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红娘子》、《白毛女》、《小女婿》等新剧目。 她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排戏演出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这一时期主演的《情探》、《三上轿》征服了省城数十万观众的心。 1954年,中央文化部为提高各地戏曲演员的整体素质,在北京举办了为期半年的“演员道德讲习会”,花艳君和省城的几位演员都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学习。 在半年的学习中,她聆听了首都著名戏剧理论家和艺术大师的讲课, 还观摩了各地著名艺术家的演出,使她受益匪浅,程砚秋、梅兰芳先生的经验之谈,在唱功和表演技巧上都给她以新的启示。 学习归来后, 她学以致用,把从大师们那里学到的东西消化吸收,举一反三地运用到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身上,使之更加丰满动人。 同时,她还虚心向其他省市的艺术家学习,她把常香玉、王秀兰等人的一些很有特色的唱腔和旋律恰当地运用到她演出的剧目中, 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唱腔。 1957 年,她出席了共青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 年,她由太原市晋剧院调到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担任副团长,除了演出还教授学生。 80 年代以后,她把精力主要用于培养年青一代,现在已是桃李缤纷。 1989 年,太原市文化局和太原市剧协为她举办了“舞台生涯 50 周年”纪念活动,表彰她为晋剧艺术作出的贡献。她曾当选为第五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 年开始连任两届太原市人大常委,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太原市戏剧家协会顾问。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6)

花艳君的表演艺术以唱功见长,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她敢于突破程式,大胆改革唱腔,创造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 她改变了晋剧古老传统唱法中“以腔带字”的弊病,使自己的演唱能够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喷口有力,以字正腔圆的唱功去感染观众。 为此,她吸收了京剧和其他剧种的科学演唱方法,强调了以拼音字母来吐字,创造了“以字带腔”的新声。她善于借鉴其它剧种诸名家的演唱,消化吸收后,根据自己扮演人物的需要,恰当地揉进她的演唱中,以新鲜、丰富的唱腔刻画人物。她的行腔很有技巧,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运用自如,刚柔相济、起伏跌宕,富于变化。 她的唱腔声情相融,声因情发,情真意切。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7)

花艳君还以演悲剧见长。《情探》中的敫桂英、《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张羽煮海》中的琼莲等角色,她独树一帜,表演上臻于佳境。 经过她千锤百炼的《三上轿》、《急子回国》则是她悲剧表演的又一个高度,这两个戏,一个属于社会悲剧,一个属于宫廷悲剧,她的表演把《三上轿》中崔秀英哀恸欲绝、愤恨交加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惟妙惟肖,把《急子回国》中宣姜麻木复杂、爱恨交织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对悲剧意蕴的发掘,人物情感与表演技巧的完美结合,以及继承传统而又发展传统的创新意识,使她的表演达到了很高层次的艺术品位,并且获得了“悲剧演员”的称号。 其他如《芦花河》、《二堂舍子》、《宇宙锋》、《明公断》、《三娘教子》、《孟姜女》、《孟丽君》、《血手印》等,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花艳君成功塑造了许多历经苦难而意志坚强的封建时代的妇女形象。 她的表演使她享誉三晋,有口皆碑。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8)

山西晋剧名家名段杜十娘 三晋戏曲人物之花艳君(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