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字源中解释为形声字,米为形,青为声,本义为选择米粒。它还有另一个读音:qing,同“情”,性情,性格的意思。

《荀子.修身》中有:体侷固而心执诈,术顺墨而精杂污。而我们平常所说的精(jing)呢,字典中有八个释义:上等白米,细粮;精粹,纯,无杂质;精锐;精密;精心,专诚;精华;精力,精神;精通。

咬文嚼字原文笔记(咬文嚼字)(1)

写着这么多的释义,让我不由得从内心流出很多想法,所谓精米白面,在我们小时候是很难得吃上的,但现在都是,可没了营养。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米的营养在米糠里,那是喂猪的饲料啊,怪不得猪肉会有营养,现在应该多吃些糙粮为好,因为那里的营养流失的不多。《论语》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咬文嚼字原文笔记(咬文嚼字)(2)

精粹,纯,无杂质,范烨《后汉书》中有:以精铜铸成。精锐,多指的是部队,《吴子》中有: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吕氏春秋》中有:选练角材,欲其精也。

精密,《后汉书》中有: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做精密铸件的,看来,做什么还是要精益求精的。

咬文嚼字原文笔记(咬文嚼字)(3)

精心,专诚。《荀子》中有:倾则不精。说到专诚,我想起了一句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呀!

精华,《吕氏春秋》中有: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在人生中,能够保持本真,洗尽铅华,芬芳自然而然的会出来。

精力,精神,《庄子》中有:精用而不已则劳。曾巩《墨池》中有: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咬文嚼字原文笔记(咬文嚼字)(4)

我们人其实就是活一个精神劲儿。一个精气神儿,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才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不在于物质条件有多丰厚。

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承载,给他太多的金钱和物质反而会招来灾祸。因为他德不配位,只有积累了丰厚的德行才可以承载那么多的财富,叫:厚德载物。

精通,业精于勤,荒于嬉,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字典里没有的一个释义就是:成精,我们常说的是指动物懂人的表情,从而按照人的意愿行事,就叫它成精了。

咬文嚼字原文笔记(咬文嚼字)(5)

在西游记中更是有所见,很多成精的动物,比人还厉害。这个成精的过程,指也是动物修炼的过程,是它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提高了一个层次,也就是从动物进化到了人这一层。

而我们人会想到要再进化吗?从人的七情六欲进化到凡事接纳,爱人如己?也是操练的过程。如果能够时时修自己的心,去掉所有的人心,按照正道走下去,这条路应该可以通行,我们可以试试。

咬文嚼字原文笔记(咬文嚼字)(6)

——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