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1)

近日,工信部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97批)中显示,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飞股份)企业名称变更为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飞制造)。消息一出,沉寂多年的哈飞汽车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2)

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3)

据了解,更名后的哈飞制造是一家新成立的合资公司,股东构成为北京金唐奕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唐奕丰)持股比例90%,哈飞股份则持有哈飞制造的10%股份。

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4)

“触电”重生 代价沉重

自从哈飞汽车2009年被中国长安集团收编后,由于央企重组、发展战略失误等颇为复杂的原因,导致哈飞汽车逐渐走向边缘化。

及至2010年,哈飞年销仍高达22万辆,但由于产品跟不上时代变化,此后销量一路下滑。

从2013年开始,哈飞汽车已进入停产期,“停产、负债、代工厂、裁员”等负面消息更是层出不穷。及至近年,已彻底沦为“僵尸车企”。

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5)

值得注意的是,据来自哈飞股份内部人的消息称,此次合资,哈飞股份是以生产资质与厂房设备等入股,而金唐奕丰除了以投入资金的方式入股外,还帮助哈飞股份清偿了之前的10亿元债务。

对于金唐奕丰而言,则可以通过获得哈飞股份的整车制造资质,进入汽车市场,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未来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

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6)

而对于奄奄一息的哈飞汽车来说,通过此次合资,哈飞股份将剥离常年严重亏损的整车业务,甩掉不良资产,也算是一次重生的重要转机。只是这个转机的代价是转移自己的整车生产资质。这个资质给了新成立的“哈飞制造”后,原来的哈飞汽车只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给别人代代工打打下手了,而在“哈飞制造”这个新公司里,造什么样的新能源车、怎么造都只能听金唐奕丰的了,如此看来,哈飞此举虽然有壮士扼腕的豪情,但也透着深深的无奈。

金唐奕丰由此走上造车之路

金唐奕丰为何能够为一家“半死不活”的僵尸车企如此下血本?只要对这家以新能源汽车科技为主要业务方向的企业稍作研究就不难发现,虽然名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但并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也就是俗称的新能源牌照。而自此掷下重金与哈飞股份合资,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资质。

在解决资质之后,整车框架技术势必要解决来源。那么依托现有燃油车整车架构,是许多车企的“捷径”,类似比亚迪戴姆勒的腾势即以奔驰B级架构、比亚迪电驱动技术整合。

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7)

虽然哈飞制造刚成立不久,但是我们查到这家公司已经有43个技术专利,包括6个整车平台专利、37个零部件专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利申请日期在十年和二十年前,因此很可能来自哈飞股份,长期亏损的后者或许是通过技术专利方式入股。此外,哈飞股份目前还有195个技术专利。对于一家没有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而言,这些技术专利留着作用不大,未来或许将转入哈飞制造。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发放速度明显提速,各家生产企业均在争夺“窗口期”。 从产能来看,发改委已批复的14家新能源车生产企业中,总产能已经超过80万辆,总投资将达到270亿元。然而在这14家企业中,既有像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这样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经验丰富的传统整车企业,也有像万向集团、国能新能源等先前以服务为主业,没有整车制造经验的新企业。

哈飞最新交付消息(哈飞终于做了个了断)(8)

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晋新能源造车企业,无一不在争先恐后地布局新能源市场。但对于缺乏汽车研发、制造经验的新晋新能源造车企业而言,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在短期之内形成战斗力,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未来《管理办法》的正式落地,积分制度的正式实施,留给他们时间也越发紧迫。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新晋新能源造车企业不再需要自己投资建厂,形成产能,通过海外并购有研发、生产经验的造车企业,或是通过与国内拥有丰富造车经验的新能源车企展开合作等方式都将是其在短期之内快速进入状态、形成战斗力的不错选择。而此次金唐奕丰通过与哈飞股份合资的途径快速进入汽车市场,也是走了这样一条道路。

文:韩冬 编辑:齐萌 蔡雅琳(实习)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