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1)

一场疫情席卷了全世界,人们宅家的时间显著增多,动物园一度人迹罕至,那些动物过着怎样的生活?其实,我们在动物园观察动物的同时,动物们也在观察着我们。疫情或许给了人类一个重新审视自我与动物关系的机会。

编剧、策划人史航从一段视频切入,讲述了一个最不像传统动物园的动物园。他笔下的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在国内率先取消了动物表演,疫情期间还把园内点滴“搬上”了互联网。这家动物园希望真正服务于野生动物保护,并最终把这个看似理想的想法变为现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动物园的故事,也是人们理解爱与尊重的起点。

| 作者 史航

把一个城市比喻成动物园,或者把动物园比喻成一个城市,都不太会让人开心。因为,焦虑一直均匀地分布在这两个名词里。

如果一个城市是个动物园,我们栖身其中,退无可退,逃无可逃,那么,如何在这里居住、迁徙、觅食、休憩、摆脱没完没了的围观和打扰——有人能帮帮我们吗?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2)

动物园中的猛虎“咖啡”

2020年疫情开始,人们宅居在家成为常态。我常闷头读书或上网冲浪,后来在抖音里留意到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故事。

成年后,我很少去逛动物园,也不认为逛动物园会是件正经事。但也许是疫情骤至对心态的影响,我开始觉得自己和所有自己在意的人,确实困在一个动物园里。而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就在提醒我——关在这样的动物园还是那样的动物园里,区别甚大。

我开始明白——今天没日没夜抱书苦读,明天一气儿不停在互联网上跟人互怼,放在动物园里,都是圈养动物的刻板行为,就像兔子疯狂舔毛(还只舔一个地方),鸟类重复啄羽毛 ,仓鼠咬笼子,大熊猫空嚼,大象摇头晃脑来回踱步~

刻板行为不是圈养动物的自娱娱人(它们可不像上网的我们那样时刻求关注),而是浑然不觉的郁闷以及对郁闷的无效挣脱。动物学者很早就提出丰容(enrichment)的概念,意指在圈养条件下,丰富野生动物生活情趣,满足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动物展示更多自然行为。

有人称,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好的公立动物园之一。的确,这里的动物不是被用来示众或者献俘,它们野性犹存,而且,从中得到乐趣。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3)

动物园中的老虎

狼会在水边埋伏,等野喜鹊飞下来喝水,狩猎将一再得逞。它们还会自己刨坑打洞,把小崽生在里面,饲养员第二天早上能捡到一窝狼崽。“那是在野生狼身上才能看到的行为。”

熊谷旁边的灌木丛,清凉夏夜会有许多的野生萤火虫飞舞,有时候还能目击到出来散步的野生的貉子和狗獾,这些原住民的存在格外值得欣慰。

豹猫馆给天性胆怯的豹猫以藏身机会,游客要久久寻觅才有可能与树上叶隙间它们的大眼睛四目相对。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4)

动物园中的猢猴

这种宝贵的邂逅感,你说有没有意义?跟你去海鲜馆子水箱里打量那些待捞待烹的水族,是不是心情迥异。

刻板行为日渐消融,这对网笼之内的鸟兽以及网笼之外的游客,都是一件好事。马克思说过任何解放都是把人和社会的关系还给人自身。我想,动物亦然。

观看者与被观看者、它们与我们,都有可能被标签化、被异化。所以,红山动物园全体员工的点滴努力,对谁都是好消息,我们可以逐渐相信:众生之间,互助为本,共处为乐。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5)

动物园中的水豚

此时向公众推荐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不是一个多困难的事情,它已经具备那么多的网红属性,卓越之处,网搜即得。

我自己印象深刻的首先是几件事:

它是全国唯一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动物园。

2011年,它取消了动物表演项目,成为中国第一个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

2014年,它率先废除销售供游客投喂动物用的饲料。

不挣容易挣的钱了,要做早该做的事了。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园长沈志军,现在可以提到这个名字了,是个我很希望以后有机会认识的有魔力的人。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6)

园长沈志军和动物互动

他是2008年来到红山动物园的,他大学学的是园艺,此前在南京栖霞山种了七年树。那时候先要施工,施工当然会对自然环境有所改变,沈志军的态度就是树能保尽量保,遭遇到野生小动物,也是尽量不打扰,它们不是为了给大家改善伙食而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之前提到丰容,那是以一种较低成本的方式,改变动物的进食方法、增加栖架、玩具乃至隐身地,让动物展现出更多的自然行为——环境丰容、食物丰容、感知丰容、认知丰容及社群丰容——每样都能榨干管理者的脑汁。

沈志军把家里不用的床单被套都拿来了,还有毛绒玩具。他还要去超市,一个人讨来许多塑料袋的卷轴,让饲养员把卷轴扎一些小孔,塞进去食物,给动物多一些斗智觅食的乐趣。各种搜罗与开发始终在继续,生病的小猴子裹的也是沈志军的旧棉袄。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7)

动物园中的犀鸟

技术的引进,可以是对园养动物的限制与管控,也可以是福音与救护。沈志军当然在意的是后者:“比如我们用3D打印技术,给一只缺了门牙的猴子装上了大金牙。有一只丹顶鹤打架打断了嘴,我们也给它装上了假喙。”而且,不展出运动场这样的令人欣慰的区域诞生了。

“为什么需要不展出运动场呢?就是动物在特殊的时期,比如怀孕、哺乳、生病了处在康复治疗期间,或者它心情不好不想给大家看,这时候我们就将它们放在不展出运动场。在这里面它也能晒晒太阳,吹吹微风,呼吸新鲜空气,这是对它最基本的福利的保证。

沈志军总想着如何打通动物场馆的内部区隔,让更多的动物(尤其好动的灵长目),每天都来一场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其实建一个温室不难,难的是在温室里面养猴子,因为猴子的破坏性很大。我们必须选择无毒无害的植物,防止动物误食。但既然它无毒无害,动物就会折腾它们,我们饲养员就得每天想尽办法去做一些玩具和各种各样的设施,吸引猴子们来玩玩具,而不是去折腾植物。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8)

工作人员与犀牛互动

“红山森林动物园”还开了抖音号,在这里,动物的天性展露与知识科普源源不断。疫情下的闭园时间,没人来动物园,沈志军就想办法把动物园送出去,又创办了直播栏目。网友给他们捐款,认养小动物,他们把这些收入拿来喂饱动物的肚子,给动物改造基础设施。

前不久的一场直播记录下了四只斑头鸺鹠的“毕业典礼”,这些被救助的斑头鸺鹠,在红山森林动物园学习捕猎知识,达到了放生条件,夜间,饲养员在草坪上将它们放飞,他们称这场仪式为动物的“毕业”。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9)

斑头鸺鹠

如今,红山森林动物园已成为动物保护领域的独特IP。沈志军在“抖音生活者说”活动中提到,“让更多人爱看动物,才能有更多人爱护动物”。通过屏幕,这家动物园完成了“自救”,也打破了时间、地域、疫情的阻隔,让人们离动物更近,时刻见证动物的成长。动物园不再是人与动物关系的终点,也可以是人们建立与动物的连接,感悟爱与尊重的起点。

以前我出过一个成人绘本叫《野生动物在长春》,然后我发现,很多朋友都会嘴瓢说成《长春野生动物园》,也许大家习惯了让野生动物被收纳在一个园子里。如果动物园还将随着人类文明而存在很久很久,真心希望这些栖息着各种“前野生动物”或“前野生动物二代三代”的动物园,能在有心人的努力下,逐渐野生起来,“万类霜天竞自由”。

沈志军的同事陈月龙说过:“养殖场养动物就像机器生产东西一样,而我们是一种生命陪伴另一种生命。”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10)

园长与老虎互动

那么,请允许我最后推荐几本“用一种生命陪伴另一种生命”的好书吧: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11)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花蚀 著

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作者花蚀成灰不仅是动物爱好者,更是动物园爱好者。他关心动物福祉,愿意为动物发声,为有温度有想象力的动物园点赞,四个月跨越整个中国,兼及海外的优秀动物园——反正,五十六座动物园的分数和观感,诚恳无欺地记录在这里。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12)

《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动物园 》

(英)琼·莫莎德 著 尤丹婷 译

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1903年的英国小男孩参观了曼彻斯特动物园之后对父亲说:“要是我有一座动物园,不会安装任何栅栏。”1931年切斯特动物园诞生,这是他们一家人卖掉自家商铺而创立的伟大的私人动物园,现在则是一家野生动物慈善机构,也是英国每年接待游客最多的动物园。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13)

《别人的动物园》

(德)扬·莫恩浩特 著 张骥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版

上世纪六十年代,冷战中的柏林,西柏林动物园与东柏林动物园之间两位园长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看看热爱动物的专业人士如何角逐竞争,为了职业荣耀。

史航长春动物园(让动物园逐渐野生的人们)(14)

《红山动物园是我家》

(南京市红山动物园书系)

沈志军 朱赢椿 主编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

十三位饲养员的口述与叮咛,针对着人类此前对动物的冒犯和失职,他们默默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本文配图均摄于红山森林动物公园)

作者 | 史 航

编辑 | 姜苏仁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静 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