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诊了一位漂亮的妈妈,2胎产后2个多月,主诉下背部总是感觉疲劳疼痛,整个人精神状态不好,非常容易疲劳,总是出虚汗,不能久坐、久站和久走。

评估结果:

在检查痛点时,妈妈说1胎的时候没有做产后修复,当时身体感觉都没有恢复好,后来又生了2胎,就感觉越来越难受了,于是我先给她调整腹直肌,做完一次就恢复到2指以内,然后做骨盆的复位,痛点的处理等,做了3次康复以后,她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改善,腰也不疼了,呼吸也顺畅了,整个人的气色也好了很多!

今天就主要给大家讲一讲如何快速地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

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正常情况下等到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回到原先位置。

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的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女性产后腹直肌分离如何恢复(产后如何快速修复腹直肌分离)(1)

1、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作为腹部核心肌群之一,腹直肌与其他腹部肌肉一起共同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正常的腹内压,并协助排便、呼吸、分娩等重要生理功能,对脊柱及盆腔的稳定性与活动度起重要作用。

妇女在妊娠期子宫持续增大,腹壁皮肤随之发生相应扩张,腹直肌间距增大致部分弹力纤维发生断裂,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腹直肌分离不仅会影响产后身体形态的美观,也可造成盆底脏腑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盆底肌松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形成腹壁疝。

2、如何自测腹直肌分离?

一般认为正常人群两侧腹直肌腹白线处距离应<2cm,如间距大于此距离并伴随不适症状,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症。腹直肌纵向从上到下可分为脐上剑突处、脐围、脐下至耻骨联合三部分。

3、腹直肌分离的修复方法

Sahrmann进阶练习是以华盛顿大学Shirley Sahrmann教授命名的一组练习腹部肌群的动作,要求在不增加腹部和背部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腹部肌群力量。

动作为循序渐进的模式,完成上一个动作后转入下一个,不能继续坚持就可以停止,不断提升自己动作的完成度。

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产后2个月恶露排干净后可以进行训练。

1. 准备姿势

(1)找到脊柱中立位,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

(2)找到骨盆中立位,两侧髋部水平且高度一致

(3)核心的激活:仰卧位,髋关节与膝关节屈曲,骨盆自然后倾,做腹式呼吸或抗阻腹式呼吸,重复练习,详情见视频讲解

2. Sahrmann进阶练习1

3. Sahrmann进阶练习2

4. Sahrmann进阶练习3

5. Sahrmann进阶练习4

6. Sahrmann进阶练习5

健康小贴士

1. 始终保持脊柱和骨盆的中立位,一旦不能维持,回到上一步进行练习;

2. 左右侧交替,并进行对比;

3. 过程中配合呼吸,滑动/伸展/触地时呼气,恢复时吸气;

4. 一天做2-4组,一周2-3次,连续做2-3周会有明显效果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