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个世界哮喘日科普知识讲座(世界哮喘日消除差距)(1)

红网时刻新闻4月29日讯(通讯员 鲁林秀)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作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哮喘患病基数大且患病率攀升,但诊断率、规范化治疗率等仍有待提高。今年的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

4月27日,长沙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世界哮喘日健康教育活动,为患者和家属普及哮喘防治知识,推广规范化治疗。呼吸综合治疗室主管护师阮洁婷现场演示呼吸慢病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手把手地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注意事项,以保证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学科主任朱应群对哮喘合理治疗及控制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朱应群指出,诱发哮喘的“过敏源”很多,如螨虫、花粉、动物毛发、油漆,甚至鱼、虾、牛奶等食物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此外,吸烟、油烟、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可诱发哮喘发作。所以,一旦确诊为哮喘,应积极配合医生找寻可能的“过敏源”,注意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条件,并遵医嘱长期规范治疗和随访。

朱应群在谈到哮喘的治疗时提及,哮喘的规范治疗中最主要的是吸入药物治疗。吸入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从而减少药物进入血液及其它器官而引起的副作用;患者要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吸入药物,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以提高治疗效果。

哮喘不易根治,但经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儿童哮喘的临床控制率可达95%,成人可达80%以上。朱应群呼吁:坚持全程管理、规范治疗,可以使哮喘管理更加有效,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