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去大概有两年之久,至于为什么搬出来以后会再说。

这次回家发现以前脏衣篓竟然被当成垃圾桶。

父母年迈我心酸了句子(全是心酸的泪母亲让我抑郁)(1)

说起来这个脏衣篓是一个很小的塑料桶,容积大概不到6L,因为那会工作和家里很近,中午回家以后会午休,就把袜子扔到里面,倒不是洁癖,而是脱下来的袜子总感觉有些发潮,基本平均每天都要穿两双袜子。

离家的时候也没有带上,就放在了家里,结果回家一看竟然被当成垃圾桶,那种心情不言而喻,有一种自己珍惜的东西被践踏的感觉。

我也是个普通(穷)人,基本上买东西之前首先就是考虑实用性,货比三家后,还要考虑能不能用长久,价格方面稍微有些小贵,用起来都格外珍惜,基本上非消耗类的东西使用寿命都在三年以上。

父母年迈我心酸了句子(全是心酸的泪母亲让我抑郁)(2)

知道有人会说像这种贴身衣物及时清洗就可以避免这种麻烦了。

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而是,我的东西被占用,甚至于说有一种被践踏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好像吃S一样恶心。

肯定也会有人说,那毕竟是你妈, 你所有一切不都是她给的,那么计较干嘛。

但,要知道,有些东西挪做他用就变了另外一种感觉。

就好比明明再说一种感觉,可非要跟物质扯在一起。

我说我难受,你说脏衣篓值多少钱一样。

二者并不对等,根本是不可能划等号的。

不仅仅只是一个脏衣篓,还有一个装衣服的脏衣篓,就算我比较懒,通常都是一周用洗衣机洗一次。

为什么不家里人的衣服一起洗呢?

很简单,我妈根本不会管衣服褪不褪色。

现在衣服还会有褪色的吗?

有,而且很多,尤其是我妈自己那些衣服,甚至每次洗完衣服都有一种大型漂染的现场。

父母年迈我心酸了句子(全是心酸的泪母亲让我抑郁)(3)

前面说了,我买东西比较注重实用性和耐久性,一件衣服在我这里使用寿命大概也有三年以上,但仅仅洗一次就不能穿的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买了一次性消费品,内心都觉得自己过于奢侈。

对于我妈来说,所有的东西拿来即用,根本不用考虑它的用途是什么,只要它是当下可用的就可以,简单来说,对于我妈真的就是一次性商品,根本不会考虑使用寿命。

如果说不节省,每次她会把外卖的保鲜盒清洗干净留着下次备用,而对我买的保鲜盒选择视而不见,我真的怀疑是上帝在她面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

类似的东西还有各种的瓶瓶罐罐,它们前身可能是辣椒酱、豆腐乳、面酱等等,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甚至有一些奇形怪状,但统统都被保留了下来。

那精心购买规格统一的,实用美观的保鲜盒算什么

明明可以在视觉上达到统一美观,却非要搞稀奇古怪的东西。

难道这就是上一代与之不可逾越的审美鸿沟吗?

好吧,我已无力吐槽。

父母年迈我心酸了句子(全是心酸的泪母亲让我抑郁)(4)

我的脏衣篓变成垃圾桶也无所谓了。

但,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它连垃圾都装不了多少,不适合垃圾袋,往往垃圾桶满了,垃圾袋还有很大的空间。

或许有人会问你家没有垃圾桶吗?

答案是有的,因为个人原因,我购买的垃圾桶都是统一规格,统一颜色。

然而,在我离家的两年,它们纷纷消失不见。

能想象到垃圾桶这种拥有超长使用寿命的东西,竟然能消失不见,当问起的时候,母亲似乎早已忘记,只是对我脏衣篓留有印象。

对,我也可以再买,都无所谓的。

反正,老人嘛,开心就好。

抑郁的是我,无所谓。

父母年迈我心酸了句子(全是心酸的泪母亲让我抑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