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王梓菡 川观新闻记者 燕巧

10月27日7时55分,2艘满载1000吨新疆优质煤的货船“腾胜2号”、“宇峰379号”成功通过嘉陵江14级通航建筑物,抵达此行目的地重庆松溉码头。

四川嘉陵江通航情况(嘉陵江全线14梯级通航调度首次实现)(1)

王梓菡 摄

这标志着嘉陵江全线14梯级通航建筑物调度首次实现“一次报闸,全线通过”,是全国首条跨省级行政区域航道实施的船舶过闸联合调度,也是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一项重要内容。

10月20日9时,四川广元港集团“腾胜2号”、“宇峰379号”货船满载1000吨货物从广元港红岩作业区出发前往重庆,并执行联合调度试运行任务。

四川广元港集团将2艘试运行船舶资料录入联合调度信息系统进行初次申报,经广元市海事部门审核、调度中心确认完成船舶初始注册入库;过闸前,船员通过手机APP提交过闸申请,填写货种、吃水、过闸方向等基本信息;调度中心审核通过后,发出调度指令和计划,实现“一次报闸,全线通过”。

四川嘉陵江通航情况(嘉陵江全线14梯级通航调度首次实现)(2)

王梓菡 摄

据了解,广元到重庆航道全长680公里,目前需通过14级通航建筑物。以前,嘉陵江航道各梯级通航建筑物基本上由运营单位自行安排调度。由于运营单位数量较多、各自为政,通航建筑物调度缺乏统一协调,存在过闸效率不高、船舶通过时间较长等问题。“最慢的时候我们走了50多天。”广元市港航发展中心主任陈建明介绍。

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初,重庆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关于实行嘉陵江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的通知》,川渝两省市将建立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机制,设立联合调度中心,对嘉陵江全线梯级通航建筑物实行统一联合调度,提高船舶过闸效率、缩短船舶过闸时间。

“目前我们在试运行阶段,试运行分三阶段进行,将于今年年底完成。”陈建明介绍,本次航运测试段仅用时7天。“联合调度不仅增强了嘉陵江航运竞争力,同时还将有效带动沿线城市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繁荣城市经济。”

据悉,嘉陵江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是交通运输部为群众办实事重点督办项目,通过联合调度,将有效破解嘉陵江全线船闸运行“业主不一、属性不一、机制不一”、船舶通行效率低的难题,压缩船舶全线三分之一过闸时间,提高过闸效率,为船民船企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服务。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