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论文(北平无战事读书笔记之三)(1)

徐铁英:“有哪方面的牵连就说哪方面的牵连。这可对今天下午开庭救你们大少爷至关重要。”

  崔中石何等精明,立刻答道:“主任是通人,民食调配委员会的账肯定要在我们北平分行走。背后牵涉到宋家的棉纱公司和孔家的扬子公司,我们行长也不能不帮他们走账。但有一点我可以向主任保证,走私倒卖民生物资的钱,我们北平分行包括我们行长本人,没有在里而拿一分一厘。主任,是不是昨天北平学潮的事,给救我们大少爷添了新的难处?”

北平无战事论文(北平无战事读书笔记之三)(2)

北平无战事剧照

这里的宋家指的是宋子文家族,孔家指的就是孔祥熙家族。宋子文不仅懂外交,但他最擅长的还是金融,宋子文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上学,他主攻的是经济学。因此宋子文对金融有着很强的敏感性,这在当时中国来说是厉害人物。他比只会用印钞的姐夫孔祥熙强之百倍。但是正是因为宋子文不擅长外交,远远不如孔祥熙般左右逢源,相比较之下遍少了很多的机会,二人在蒋介石面前,孔祥熙是要比宋子文受到重用的。

这里的崔中石说的很直白,这些账目肯定是从北平分行走的,这个事情谁也没有办法拒绝,但是他们保证只是做了账务处理,绝对没有参与其中。崔中石知道,徐铁英的政治信仰没有那么高,他是贪财的,但是他又不敢担这么大的责任,所以他才问北平分行有没有牵扯其中。同时,徐铁英知道侯俊堂在里面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他这么问,也在暗示侯俊堂的百分之二十股份哪里去了。

“主任能否等我说完。”崔中石炉火纯青地把握着节奏,以使徐铁英能够舒服地保持沉默。橡皮擦现成摆在公文纸边,崔中石拿起慢慢擦掉纸上的铅笔字,接着说道,“我们行长是为了儿子,主任干了半辈子也应该为儿女们想想了。您的家眷已经去台北,听说尊夫人带着四个孩子还是租着两间民房。往后总得给他们一个住处,还有四个孩子,总不能让他们辍学。我管着账,我知道,他们那些人捞的钱可是子孙五辈子也花不完。主任信得过我和我们行长,您就当我刚才说的话从来没听到过。事情我们去做,两个字,稳妥。”

北平无战事论文(北平无战事读书笔记之三)(3)

北平无战事剧照

这几句话才真正的说到徐铁英的心里了。国民党退逃到台湾后,有一大批家眷也跟着去到了台湾,有些还是男人还在大陆,家眷已经被当局安排去了台湾。跟随国民党将介石撒退到台湾的大陆各省军政人员已经很难有返功大陆成功的机会。只好滞留台湾。国民党政府为了安顿好跟随撤退到台的军政工作人员的家属和子女,在台湾各地修建了不少眷村,安顿军心。这一住就是几十年。当年随军撒退到台的小伙子只好在台娶妻生子,滞留台湾,这一住就将近70年,大部份已客死台湾。所以他徐铁英可以不管自己,可以一心为蒋介石卖命,但是他却不能不为自己的儿女考虑。崔中石一针见血,最后两个字,稳妥。

刚才还挺直腰板坐着的方孟敖忽然抬起右腿架在左腿上,回应曾可达逼视的目光。

  更可气的是,唰的一声,方孟敖身后的飞行员们同时整齐地抬起右腿架在左腿上。

面对这位显然二者兼而有之的老法官,方孟敖刚才还谁都不看的目光礼貌地望向了他,立刻大声应道:“是!”马上放下了架着的腿,挺直了腰板。

  接着,他背后那排飞行员架着的腿整齐地跟着放下了。所有的身板像是给法官一个天大的面子同时挺得笔直。

  坐在那里的曾可达,脸更阴沉了。

北平无战事论文(北平无战事读书笔记之三)(4)

北平无战事剧照

这一段是全书的经典片段,方孟敖带领着手下的飞行员,令行禁止,动作整齐划一,作为军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与此同时的国民党军队是什么状态,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松松垮垮,和方孟敖手下的飞行员比,高下立判。这也说明了方孟敖本身就和国民党的人不一样了,也衬托出方孟敖这个特殊共产党员的身份,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争取他的意义和价值。

北平无战事论文(北平无战事读书笔记之三)(5)

北平无战事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