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flag立好了吗(新年的flag怎么立才不会倒)(1)

pixabay.com

一年又一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年初立下的flag,都是年末打在脸上的巴掌。

立志减肥的你,现在瘦了吗?

列好的书单,已经看了多少了?

说好的精致生活,进行到哪一步了?

发誓不再剁手,真的实现了吗?

人们为什么爱立flag?

心理学家认为,为了实现某一目标,人们会付出各种各样的努力。例如,想成为演说家的人会去积极地做演讲,想成为科学家的人会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努力的同时,人们也乐意把自己的意图让公众知晓(比如“立flag”)。因为在潜意识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行为意图常常与强大的执行力联系在一起,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自我实现理论”。南加州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温迪·伍德(Wendy Wood)如此说道:“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个行为可以让我们立即获得回报,那么这个行为往往就不能实现我们的长期目标。人类建构和组织社会环境的方式,难以帮助自己来轻松养成良好习惯。”

用大白话翻译伍德的哲言就是,“人类追求本能的快乐,而目前人类社会给予人类的即时快乐大多不健康,你要是想寻求长远的身心健康之乐,建立健康习惯,就要逆社会而行,放弃即时的本能快乐。”

遗憾、满足、期待……在感慨flag倒下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地树立新的目标,为自己的未来融入更多可能性,找到前进的方向。

微小的改变让我们越来越好

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大的、值得立下flag的改变才能拯救人生。其实在许多时候,恰恰是那些微小的改变,让我们越来越好。

等我有钱就好了,等我换工作就好了,等我换个城市就好了,等我结婚就好了,等我辞职就好了……那些重大的改变像小时候作文本上的远大理想,似乎实现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但人生是由一分钟、一小时、一天累积而成的,所谓为自己负责,是为自己的每一分钟负责。如果你对当下不满意,不要想着以后会好,改变应当从下一分钟立刻开始。

年初立的flag没有实现,证明你距离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和状态仍有距离。但另一方面,通过努力,你距离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也越来越近。

当然,如果你的flag打脸特别响的话,很有必要在立flag之前,了解和思考自己的现实处境,而不是盲目地跟风比较;在flag的选择上,要量力而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积跬步无以成习惯

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教授艾伦·斯泰西(Alan Stacy)长期研究健康习惯和成瘾问题。他以跑步为例阐述了“新习惯积于跬步”的道理——如果你真心想成为一个长期跑者,那么不妨这么做:

第一步,规划好时间,提前20分钟起床或利用一部分午休的时间。下一步,设置好“提示”,用来引导你朝正确方向前进,例如在早上喝咖啡之前穿上跑鞋,这样你就准备好了出发,且更不容易放弃自己的计划;甚至你可以更进一步,穿着跑步服睡觉……

将行为分解成更小的步骤,并将其绑定到具体的活动链中,这样的强化训练能大大帮助我们养成习惯。

编辑:沈湫莎

综合:新华网思客、人民日报、知乎、世界科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