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待自己 为自己而活

心中有他人,处处想着别人,这是一个人善良的表现。但如果因此忽略了自己,就会让自己受到委屈,甚至会有一种束缚感。

尤其是一些结了婚的女人,她们整天围着家庭团团转,脑子里想的不是孩子今天要吃什么,就是老公明天要穿什么。至于自己,她们早已抛到脑后。渐渐地,女人们会感到家人越来越不重视自己,自己说话的分量也越来越轻。

要知道,当一个人的生活重心没有了自己,就意味着你在别人心里已经不重要了。想让别人重视你,首先要自己重视自己。

说白了就是要善待自己,为自己而活,要自私一点,凡事遵从一下自己的内心,不要事事都听别人的想法。对待家人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味地宠着对方,对方就会被宠坏。

聪明的女人一定懂得为自己而活,生活除了老公、孩子,还有诗和远方。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精彩时,老公也会更加尊重你,疼爱你,把你视作生命中最应该珍惜的人。

丈夫和前妻吵架闹离婚(丈夫和前妻藕断丝连)(1)

2.丈夫和前妻藕断丝连,妻子气回娘家却被赶出门,妈:离婚谁养你弟

宝妮是个性格要强、事事替人着想的农村姑娘,她20岁来到城里,在超市做护肤品推销员。工作中她十分努力,挣来的钱除了日常开销,还有一部分寄回家去,用来帮妈妈扶养弟弟。

23岁那年,有人给她介绍了个对象。男方是当地人,叫吴越,离过婚,但是没有孩子。宝妮想如果嫁给对方就能在城市扎根,也算是改变了命运,对母亲弟弟来说也是件好事,于是她答应先和对方交往。

男方只有一套平房,条件不是很好,但宝妮认为只要能在城里有个家就好,总比回到老家强。于是,她对吴越非常好,什么事都尊重对方的意见,自己也更加努力地赚钱。

交往一年多后,两人领证结婚。婚后,她对老公更加疼爱,经常给对方买衣服、做对方喜欢吃的菜,可就是对自己比较节省。在宝妮心里,似乎别人总是比自己更重要。

一晃两年过去了,宝妮和吴越的孩子也已一岁了。一天,他们和邻居得到了拆迁的喜讯。宝妮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日子在一天天变好,而且越过越带劲。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她感到伤心欲绝。

丈夫和前妻吵架闹离婚(丈夫和前妻藕断丝连)(2)

宝妮筹划着用拆迁款买一处楼房,如果不够,再用这两年的积蓄添补。一次,她在查卡内余额时发现少了一万,问起老公,老公只说朋友有事,借给人家急用,也没说什么时候还。

过了些日子,宝妮再查又少了两万,再问老公,老公还是上次的理由。宝妮问朋友是谁,吴越叫她不要管。于是她起了疑心,趁老公睡觉时悄悄查起对方的手机。

她发现老公和一个叫曼丽的女人交往密切,原本以为是老公有了别的女人,仔细一看聊天记录才发现曼丽就是老公的前妻。

原来老公一直和前妻藕断丝连,还把家里的钱给了前妻。宝妮忍了一个晚上,转天一早她向老公问起此事。吴越也没再瞒着,说之前曼丽跟着他没过上什么好日子,现在好不容易赶上拆迁,总得补偿一下对方。

宝妮听了觉得好笑,老公竟然这么拎不清。通过聊天记录,她分明能感受到是曼丽在知道了他们这里拆迁后,才和老公纠缠不清,目的就是为了分得一部分拆迁款。

宝妮和吴越说了自己的猜想,没想到吴越却认为是妻子脏心烂肺,说她竟然会这样想自己的前妻。宝妮实在气的不行,她反问道:“为什么曼丽和你离婚几年都没来找你,我们这拆迁没多久,她就找到你了?现在我们都有孩子了,你还和她纠缠不清!”

宝妮越是这样说,吴越越听不进去,他一直称前妻是个好人,自己不能这么绝情。面对这样一个老公,宝妮没有任何办法,她心灰意冷地说:“既然你对她还有情,那就继续和她过吧。”扔下这句话,她独自回了娘家。

本以为这么多年贴补娘家,自己受了气,母亲会安慰一下。没想到当宝妮把事情告诉母亲后,母亲却赶紧让她走,不让她留在娘家,还指责她。母亲说:“你要和他离婚了,在城里就等于没有根了,你的生活咋办?以后谁来养你弟?”

一番话就像冷到骨子里的冰水泼到宝妮心上,她压抑得太久了,一直以来她都以别人为生活重心,到头来却连句理解的话都换不来,老公那里是这样,母亲这里依然是这样。她的心就像一个被压得很紧的弹簧,突然发出了反弹。

宝妮决定和吴越离婚,也不要孩子,弟弟这里也不再管了。她彻底寒了心,这次她想让自己得到喘息的空间,让内心得到解放。

丈夫和前妻吵架闹离婚(丈夫和前妻藕断丝连)(3)

3.不放弃自我 才能活出魅力

宝妮是个事事为他人着想的人,为了让身边的人过好,她情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但委曲求全没有换来亲人的理解和爱,反而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我们可以感受到宝妮很累,她心中装满了亲人,没有自己的位置,可亲人却不是这样待她。她是没有自我、毫无保留的奉献;老公和母亲则是习惯了索取,却不接受她说的任何想法、提出的任何要求。

宝妮这样做真的不值得,她全心全意地对待家人,可这份真心却显得并不珍贵。宝妮有了最后那样极端的想法,证明她需要发泄,渴望被家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和内心真实的想法。

生活中像宝妮这样的女人并不少见,她们几乎很少有自己的要求,也从不为自己争取什么,一辈子就是默默付出。家人也早已习惯了这种模式,但凡她们提出一点要求,就会觉得她们不懂事,或者说她们变了,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归根结底,像宝妮这样的女人从一开始就没有为自己活过,她们是在为家人而活。时间久了就会丢失自己,让亲人看不到、也听不见自己的诉求。

反观一些具有独立思想的女性,她们在组建家庭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我,而是继续提升完善自己。这样的女人会越来越有魅力,她们也在为家人而活,但更重要的是在为自己而活!

文/无笔

聪明的女人为自己而活,你留意过她们是如何做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