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1)

范进中举

说起科举,众人所知为其自隋朝而立,至一九零五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前后后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历史的尘埃之下留了一道深深的印迹。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利器,由古至今,考试作为受众较广、公平性较高,可接受性较强的一个选拔人才的举措,在我国历史文明长河中经久不衰,同时也在古代文学著作中常用描写。今天,文史君就带大家来瞧一瞧文木老人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里的科举那些事,一道来看看儒林官场群像。

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2)

儒林众生像

一、科举起源

“科举”一词,常人所言皆为隋始设下进士一科后所成进士,而这词更有一广义,为分科举人一说,即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下文所提及“科举”一词皆以狭义为主。

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3)

古代考试场景

进士科始立之初,怕当时的皇帝即隋炀帝也难以想到这一制度将会在今后的历史文明中有如此长的轨迹。古籍《礼记·王制》一书中提到进士一词的含义,即将进而用之士。进士一词的名义诞生很早,出现时代也不晚,但把进士以一门科目的名义正式在一国之中作为考试的科目,则还是要归根于隋炀帝身上。

历朝历代的选官制度依据不同,逐步演变,夏、商、周时期以世卿世禄制为盛,等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背景因素,各国于是纷纷放弃这世卿世禄制,转投了军功爵制的门下,其中以秦国因此获利最大。所以其一举成了秦始皇立国的重要影响因素,待到汉武帝刘彻一统天下之时,时政环境、国家统治需要又出来提醒刘彻该换个选官制度了,由此抱上了察举制的大腿,自下而上地给人才为国效力的机会。而当九品中正制替代了察举制,属于魏晋南北朝的年代又开始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再往下探,便来到了文史君今日要着重提到的科举制,今以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为例,说一说这明清时期的科举。

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4)

汉武帝剧照

二、儒林众生像

清代巨著,讽刺佳作,这些都是对《儒林外史》的称赞之语,历来众多人看重于《儒林外史》中那惊叹妙绝的讽刺之语,讽世之喻,但其中吴敬梓对于清代时期科举制度的诸多描写亦有重要价值。鲁迅曾言此部书为“乃秉持公心,指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既有讽刺之心,又不缺意义之佳作,以笔下风趣自成儒林群像,以讽喻之理贯穿全书,落成经典。

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5)

吴敬梓人像

科举制的帷幕之下,《儒林外史》中的众人大都为此冲锋陷阵,但谁又终能修成正果,拿到那进士的名目。清代,科举制已较为完备,是谓集大成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此言在一只名为科举制的大手之下亦有成真之可能。读书需科举,科举为做官,当“官本位”的思潮漫至整朝,科举便成了那“狼争虎斗”的深潭,而《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正是根据此社会环境刻画了这儒林众生像。

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6)

古代科举复原

书中人物大小约三百,以儒林士子占大多数,而吴敬梓所刻画之人大多有实际人物参照,而这些人物的核心思想便是功名富贵。周进哭贡院,那是一番哭天抢地,泣不成声惨别离,痛自身无用忍辱,六十高龄却仍是被称作个“小友”之名。范进中举前,冷眼更是没少落过,而一得知自己中了之时,那发疯之举更是体现了科举制对其心灵的压迫,喜讯如从天降,可范进的心一时却难以承受。匡超人步步走向“科举制”设下的陷阱,从善良的农家儿女,最终堕落成泥。与此番人相对的则是真真正正的人物,便如杜少卿,王冕、庄绍光等。

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7)

京剧《范进中举》

三、科举为媒,做官有道

科举可谓是进入官场的一大途径,以此作为媒介,进入官场,开启仕途,而这“做官”虽是众多人心想之事,所谓“官诀”便是做官的道理。林同济曾在《文化形态史观》中提到:“投桃、报李、拍马、捧场,此手腕也。标榜、拉拢、结拜、联襟、亦手腕也、排挤、造谣、掠功、嫁祸,又手腕也。”用尽诸多手腕,花去诸多气力,作态作假是谓之做官也。

清朝科举发展过程(古人如何步入仕途)(8)

古代官员形象

《儒林外史》中的那些进科举,入仕途之人,大多为做官,做官敛财,而真正能成为清官者甚少,更不用说在吴敬梓这讽刺小说之中,居朝堂之上便成了这些士子的目标。

文史君说:

论官场成败得失,诸位自有多番见解,若从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中细细探之,可见得其中一番真意。观儒林,看众生,当儒士,多讽刺。《儒林外史》字词之间,透露出对科举制的浓重批判,读书原为完善自身涵养、学问,乃可知反倒被功名利禄给迷住了心神。

参考文献

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杨茜:《<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研究》,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拂晓)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